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备课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人之初石珩小学孙光丽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三、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四、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五、教学模式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六、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二)、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杨)(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2)、试着自己读一读。(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3、质疑释义。(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古筝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三)拓展升华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把老师当作家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2012.8.30(备)子不学石珩小学孙光丽教学目标:1、介绍三字经。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教学重点: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教学难点: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曹操、孟子等)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二、讲解课文内容。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2)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三、总结。2012.9.3(备)昔仲尼石珩小学孙光丽教学目标:1、熟读三字经。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熟读三字经。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前面所学内容。二、学习新课1、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2、彼既仕学且勤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三、总结。201.9.6(备)师生石珩小学孙光丽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四、总结。2012.9.7(备)花木石珩小学孙光丽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二、教学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三、总结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四、拓展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2012.9.10(备)精卫填海石珩小学孙光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读15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2)学习过程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知识,积累语言。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2)使学生从感情上感觉到自己在成长,知识能力也在增长,逐渐懂事,在各方面有所进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教师活动:你们听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吗?下面就请你们听一个《精卫填海》的故事吧。放课文录音。简单介绍炎帝是远古时候的帝王,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称中华民族为“炎黄子孙”。学生活动: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大致内容。预设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小老师带读教师活动: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课文。学生活动:积极举手的同学带着大家读课文,读后学生给与评价。预设目标:听读识字。给能力强的学生一些机会。练习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会认真听别人读。三、初读课文教师活动:你们想读吗?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学生活动: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预设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四、认读生字教师活动:1.提出自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学这课的生字。2.检查生字。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呢?(在全班进行简单的检测,学生都认识的字就不必讲解了。)3.巩固练习:生字游戏。学生活动:1.自学生字。(可以问别人、查字典、查书后的查字表等。)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字音字形。可以给生字组词。3.学生当小老师,讲解难字。4.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预设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指导学生观察。指导示范,巡视指导书写。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再找出关键笔画的位置,说说书写要领。预设目标:能认真踏实写字。六、巩固练习教师活动:捉迷藏具体做法如下:将学生本节课中要求认的字重新放入另一篇文章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试读,找出藏在其中的字宝宝,然后试着读出这篇文章,并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学生活动:找出藏在其中的字宝宝,然后试着读出这篇文章,并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预设目标:这种游戏适合于检验学生识字的迁移能力。源于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喜欢的活动入手,把藏在文章中的字宝宝找出来,从而完成了生字的迁移。七、作业写生字词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2.发挥想象力,想象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教师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变成的一只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预设目标: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品味课文教师活动:请你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指导朗读,理解词义。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愤怒”就是很生气的样子。“坚定”就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到。声音要重一些,表现出精卫的坚定。分角色朗读。预设目标: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以读来体会、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愤怒、坚定。使本来难懂的词语,在朗读的体验中领悟到了,比起查字典解释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三、体验课文教师活动:刚才大家把大海、精卫的语气读得很精彩,我想如果我们再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和想象,肯定能表现出大海和精卫,你们愿意试一试吗?学生活动:学生表演。预设目标:继续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在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发挥,创设情境,体验角色,对精卫填海坚定的信念理解得更为透彻。四、反思课文教师活动: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大海和精卫这两个角色,你欣赏谁呢?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勇敢善良,又欣赏大海的宽广美丽,为人类造福。如果你是善良的精卫运用你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学生活动:展开小小辩论会。预设目标: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对作品的理解。五、课外延伸编新“精卫填海”。预设目标:课内外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写作能力。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012.9.13(备)大禹治水石珩小学孙光丽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4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