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讲义1010doc
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提纲绪论:文化的定义各学科从不同侧面,对文化的定义有250多种。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美国语言学家萨佩尔Sapir在《语言论》中提出:“文化这一名称的定义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辞海》: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绪论:人类文化四个体系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在《东方文化集成》总序中说道:“文化虽然千差万殊,各有各的特点,但却又能形成体系。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据我个人的分法,纷纭复杂的文化,根据其共同之点,共可分为四个体系。人类文化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再扩大之,全人类文化又可以分为两大文化体系: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人类并没有创造出第三个大文化体系。”阿拉伯是一个民族的概念阿拉伯国家地理位置:22个阿拉伯国家分别位于西亚和北非。其中,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国家有12个: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也门、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伊拉克、巴勒斯坦、位于非洲的阿拉伯国家10个: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埃及、苏丹、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变数)人口:近3亿;(变数)国家:22个国家;(变数)信仰:90%左右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概况阿拉伯半岛是闪族的摇篮。历史上,闪族从这里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包括伊2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它东临波斯湾,南濒阿拉伯海,西傍红海,西北接叙利亚沙漠,北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东西方贸易的走廊。中世纪早期,阿拉伯民族崛起于阿拉伯半岛,之后,不仅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而且还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早期居民,属于闪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叫贝都因人(意为“游牧民”)。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北阿拉伯人以游牧为主,并且很多人做了商队的驼夫、向导和保镖;南阿拉伯人以农业为主,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贸易集散地打工;而靠近西海岸的阿拉伯人,则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由于地域的分散性,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五花八门。伊斯兰是一个宗教的概念阿拉伯地区作为伊斯兰教的发祥地,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密不可分。阿拉伯≠伊斯兰,伊斯兰国家的范畴远远大于阿拉伯国家。世界上伊斯兰教国家63个(又说65个),包括28个8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20多个阿拉伯国家和印度尼西亚、尼尔利亚、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和35个5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我国穆斯林人口约2000万;有清真寺35000余座;阿訇45000余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教徒约16—18·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3·5%);伊斯兰教(教徒=穆斯林约12—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5%);佛教(教徒约3·34—6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世界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经典;内容;信仰;产生地。)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的目的和意义1、我国周边战略的发展需要:随着冷战的结束,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阿拉伯国家所处的中东地区战略地位与重要性日益凸显。从“我国周边战略的延伸”发展到“我国周边战略的组成部分”。2、我国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主张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方面:20多个阿拉伯国家以及60多个伊斯兰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世界人权大会;申奥与申博的选票;经济方面:油气能源安全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中阿贸易额2003年253亿美元,2004年367亿美元,2005年512亿美元,2006年655亿美元。2008年1328亿美元。文化方面:文明冲突论:冷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人亨廷顿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们认为:以欧美社会道德价值观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文化)和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将会在新的世纪产生剧烈冲突,并以此取代冷战时期的军事对峙。于是我们看到西3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和中国人,也同样妖魔化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3、外事工作的需要。举例:*外事交往注意忌讳;接待注意饮食习惯;安排出访注意对方节假日;*出口肉类注意宗教规定;商标图案色彩尊重文化风俗;*美日商人在中东商业活动失败与成功的经验。什么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文化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而共同创造的具有伊斯兰特点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兼容并蓄多民族多样性的文化为一体,并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加以发展和创新,形成多学科的知识形态,广泛使用阿拉伯语创作,具有鲜明的伊斯兰色彩,故又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及罗马文化并称为古代四大文化体系,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世纪灿烂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文化传承与东西方文化交融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古代传说与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阿拉伯社会贾希利叶时期(又称蒙昧时期或伊斯兰以前时期,从公元5世纪到伊斯兰教诞生。公元475—622年)与(公元610年—622年的说法)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历史1、伊斯兰初期(先知与四大哈里发时期)(麦地那公社)(公元622—661年)。其中:先知穆罕默德时期(公元622—632年)四大哈里发时期(公元632—661年)(哈里发意为“安拉使者”的继承人,是政教合一的领袖)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公元632—634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默尔(公元634—644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公元644—656年)第四任哈里发:阿里(公元656—661年)2、伍麦叶(王朝)时期(公元661—750年)3、阿拔斯(王朝)时期(公元750—1258年)4、衰落时期:(公元1258—1516年)蒙古人统治阿拉伯东部地区;马木鲁克王朝统治西部地区;5、土耳其人统治时期:公元1516年开始,直至20世纪2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阿拉伯国家长达400年之久;6、近代时期(公元1798年—迄今)7、现代时期(公元1952年—迄今)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4公元570年3月穆罕默德前后生于麦加,父亲经商病故,遗腹子。沙漠游牧区生活5年。6岁时,母亲带她去麦地那母舅家探亲,归途病故,遂由祖父阿卜杜·穆塔里布抚养。8岁祖父病故,由伯父艾布·塔里布抚养,为人牧羊。10岁随伯父奔走谋生,12岁前往叙利亚,结识基督教士,见闻日广。20岁以后受雇为麦加富孀赫底彻经商,25岁时与40岁的赫底彻结婚。公元610年,他40岁时,宣称奉安拉使命开始传播伊斯兰教。最初以秘密形式进行,开始范围很小,三年后才开始公开宣传他的教义。公元619年伯父艾布·塔里布与赫底彻先后去世,穆罕默德处境艰难。迁都:公元622年7月16日被迫离开麦加,出走叶斯里卜(后改称“麦地那”)9月26日到达麦地那郊外,史称“希志来”。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训》:“求学乃男女穆民之天职”、“学问虽远在中国,你们亦当往求之。”从第二任哈里发欧默尔时代开始,阿拉伯人已开始向半岛外扩张,到645年,先后占领了叙利亚、巴勒斯坦、波斯、埃及和利比亚等地。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通过海陆“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最后形成。它的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地跨欧亚非三洲。八世纪中叶到九世纪中叶,是阿拔斯朝的前期,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停止,国内外出现了一个相对的和平时期,人民得到了暂时的休养生息,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文化生活空前活跃,被阿拉伯人征服的叙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原先都是文化发达较早的地区,阿拉伯民族固有的文化受到了被征服民族文化的影响,并在吸收希腊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基础上逐渐融合,创造出了中世纪灿烂的阿拉伯新文化。当时大量古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各种学术著作被译成了阿文,阿拉伯的神学、法学、哲学、科学和文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阿拔斯王朝的头一百年即曼苏尔、哈伦·拉希德、麦蒙等哈里法在位时期最为昌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条件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传了伊斯兰教.以“宗教革命”的形式进行了社会变革,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创建了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8世纪中期,随着阿拉伯人的向外征服,形成了地跨亚、非、欧的幅员广大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这个新兴的帝国实行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对新征服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其民族成分、宗教信仰和文化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共同的思想基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时,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在以后的几个哈里发统治时,阿拉伯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领土扩张到亚、非、欧广大地区。阿拉伯人首先向东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发动攻势,占领了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和开罗。同一时期又对波斯大举进攻,占领两河流域,夺取了巴格达,北达高加索山,接着占领了波斯全境。8世纪初,阿拉伯人再一次发动攻势,占领北非全境后,越过海峡进入欧洲占5领西班牙。在东方又征服中亚细亚,把疆界推到中国唐朝的边境,还进占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经过一百年的扩张,阿拉伯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封建军事帝国。2、帝国政治的统一,封建关系的确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3、帝国新征服的广大地区,如叙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北印度等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有着优秀的传统的科学文化遗产。这些地区多样性的文化是伊斯兰文化赖以发展的基础。帝国东西交通的畅通,各地区人民之间活动范围扩大,阿拉伯商人、旅行家、航海家、传教士到达各地,世界穆斯林到达麦加朝觐以学者游学,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多样性的文化相互交流提供了契机。4、国家对发展文化采取大力倡导和赞助的政策。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宗教发展的需要,哈里发们遵照先知穆罕默德关于“求学乃男女穆民之天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的遗训,将发展多学科的文化事业作为重要的国策之一。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首都和各主要城市广建清真寺、学校、图书馆、天文台、医院和翻译机构,并以重金搜集珍本书籍予以收藏和研究。5、广招天下英才。哈里发宫廷招贤纳士,巴格达学者荟萃,成为文化中心。对异教徒采取宽容的政策,广罗各族及不同信仰的人才,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大力奖掖学者著书立说,倡导学术的自由讨论,对于有卓越贡献的学者奖以重金,并擢升官吏。从而使大批有学识的“麦瓦里”(即释奴)投入学术文化活动,为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6、百年翻译运动。国家倡导的翻译运动,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伍麦叶王朝,就开始从古叙利亚语翻译史学、医学和文学的典籍。从8世纪起,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大力倡导和赞助翻译活动,搜集和研究古典文化遗产,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公元750—850年)。巴格达“智慧馆”哈里发马蒙(813—833在位)于830年在首都巴格达创办了综合性的学术机构“智慧馆”,来自各地的著名学者、翻译家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哲学及自然科学等古典著作100多种译成阿拉伯文,并做了大量的考证
本文标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讲义1010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5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