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认识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得半个苹果,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这个讨论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其实是很多的。在多种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操作和描述活动过程中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认、会读、会写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本节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分析: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平均分的意义是学生在二年级(上)的时候学习的,通过一年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已经很容易理解把一个具体的事物平均分成几份的含义,并且能够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4份,也能把一些实物图片或者图形平均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数,但是他们基本上不能正确表达分数的意义,因此使学生能够通过把具体的材料平均分得到分数,也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表示一个分数或者用描述操作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就是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思维;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3、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淘气和笑笑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俩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你看,他们正在玩分苹果的游戏呢。你们愿意帮他们公平的分一分吗?师:4个苹果怎样分?2个苹果怎样分?像这样每份分的一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设计意图: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是“平均分”,这样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苹果只有一个,怎样才能平均分给2个人呢?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一半。(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分数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师: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呢?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画各式各样的图形来表示,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师:每个人的表示方法不同,但怎样的表示才能让人一目了然,知其意又便交流沟通呢?活动二:构建“二分之一”。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二分之一”。师:让我们共同来回忆一下刚才分一个苹果的过程,老师逐步写下“1/2。师:“一半”正好是2份中的1份,可以用1/2表示。另外的一半可以怎样表示?师引导学生结合刚才分苹果的例子来说说1/2什么意思?小结: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可以用1/2表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创造,先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在多种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并渗透分数写法所表示的意义。)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二分之一”。涂一涂。(出示花瓶、脸谱、圆形、六边形、正方行。)师:你能找到这些图形的1/2吗?师:你怎么又快又准确的找到这些图形的1/2呢?给它的1/2涂色。师: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怎么表示?结合你涂色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师:没有涂色的“一半”怎样表示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利用“涂一涂”、“折一折”表示1/2等操作活动,丰富了学生对1/2内涵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单位“1”可以是1个苹果、1片树叶,也可以是1个图形,深化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活动三: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吗?其中的1份该如何表示呢?生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分数,展示在黑板上。师:其中的1份可以用1/4表示,2份该如何表示呢?3份、4份呢?生利用折纸涂色表示2/4、3/4、4/4,并表示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在认识理解1/2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顺利认识并表达1/4、2/4等分数,并理解这些分数表示的内涵。)活动四: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方法。谈话:像我们刚才认识的1/2、1/4、2/4、3/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今天我们就认识分数,并和这些分数交朋友。(出示课题)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分数,分数每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你们知道吗?师:我们就以“3/4”为例。写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板书:分数线),再写下面的分母,(板书: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分子(板书:分子)。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活动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课本54页说一说(设计意图: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以后教学作铺垫。)2、课55页第一题(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分数的意义)3、课55页第一题(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4、生活中的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分数,比如说:一天有六节课,其中的一节课可以用六分之一表示。你能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吗?(设计意图:通过用分数表示身边的事物,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美,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5、反思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本节课你的表现如何?6、谈话激励:同学们,人的一生按七十年来算,用于在校园学习的时间大约是一生的2/7,投入社会工作的时间约占一生的3/7,都是非常有限的,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努力学好本领,将来投身社会后,利用有限的工作时间,为社会创造无限的财富,更希望同学们活到老,学到老,更多的为国家做出贡献。(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用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自我反思评价,师生互评,有利用建立学习自信心、主动性,体现评价的多样性。)分一分(二)教材分析:《分一分(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这部分内容是在分一分(一),即:把个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认识要分的是一个群体,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这节课的学习是对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个部分这个整体内涵的丰富。学生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分一分(一)》,初步理解了简单分数(单位1是个体)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认识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了简单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节课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将由上节课所研究的个体,拓展到这节课所研究的由许多事物组成的集合,理解将群体平均分如何用分数表示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设计理念:力求亲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注重双向互动;巧妙创设情境,以学生喜欢的童话形式,即:熊妈妈用蜂蜜饼为小熊庆祝生日这一事件为主线展开,贯穿全课;关注学生的探究行为,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去体验、去理解、去探索、去发现;关注学生个人及小组的发展,将评价贯穿本节课的始终,通过师生、生生互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红、黄、蓝色彩笔各1支,活动报告1份,小正方形9个,饼图1张。教师:小红花(智慧花)7朵,饼图1张。教学目标:1.结合创设的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问题、探究意识。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做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前谈话:上课前,我在黑板右侧依次贴上课前准备的7朵小红花后,兴致勃勃地对同学们说:“宋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7朵智慧花,我要把它奖励给今天课上表现非常出色的同学,你们有信心得到它吗?”学生信心十足,(齐声)“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过生日是学生最高兴的事情之一,课的开始屏幕出现小熊bear过生日的画面,学生被这一欢快的气氛所感染。]“今天就是小熊bear的生日。我们一起唱生日歌祝他生日快乐吧!”[出示课件:音乐响起,学生随着音乐自然地拍着手,和小熊们共同为bear唱生日歌庆祝生日。]“有这么多同学和兄弟姐妹和bear一起过生日,小熊真是太高兴了,那熊妈妈是怎么给小熊过生日的呢?”[出示课件熊妈妈给小熊过生日的情景:熊妈妈先端上一张蜂蜜饼,五只小熊互相谦让谁也不抢着吃,最后还是聪明的bear想出了分饼的办法。]“同学们,你们猜他想的什么办法?”(我猜它把这张蜂蜜饼平均分成了5份,每只小熊吃其中的1份。)由于学生有学习分一分(一)的基础,在这里很容易就会想到将这张蜂蜜饼平均分成5份,每只小熊吃这张饼的想法。“那bear是怎么想的呢?”[电脑出示bear将蜂蜜饼平均分成5份的过程。学生的眼神由好奇到欣喜,他们为自己和bear的意见不谋而合感到高兴]“bear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大家都满意地吃到了蜂蜜饼,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呢?”[课件出示:熊妈妈再次端出刚烙好的一大摞饼,bear感到为难。]“怎么第一次分饼那么容易,而这次就有些为难了呢?”(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太多了!”)“刚才分的是一张饼,分一张饼用分数表示我们学过吗?(上节课学的)现在要分的还是一张饼吗?(不是)那是多少?”(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绘着“是一摞饼、一些饼、一堆饼、一打饼……”)“那分这一摞饼怎样用分数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分一分(二)。”[板书:分一分(二)]同学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急于想帮助小熊解决分这一摞饼怎样用分数表示这一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引入新知识考虑到学生对现实情景、动态的画面及熟悉的动物形象感兴趣这一年龄特点。通过创设生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通过两次分饼这一新旧知识的对比,引出学习任务,毫无雕琢之感,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去。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㈠探究分饼问题[一摞饼展开变成5张]“这5张饼平均分给5只小熊,每只小熊能得到这些饼的几分之几呢?”[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想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我并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先让学生去思考,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分饼,经历将群体平均分的过程。很快大家就分完了,我请一位小男孩到前面给大家分分看。](男孩走上讲台,边画边说“我把这5张饼平均分给5只小熊,每只小熊得1张饼”。)我没有及时给予肯定,而是把目光转向同学们:“大家是这样分的吗?”(同学们点头表示赞同)“好,1张是这些饼的几分之几?()还是这一张饼的吗?(不是)那是谁的?(是这5张饼的)”“你们会写吗?”在师生的问答交流中,加深了学生对群体的认识,在写分数的过程中复习了分数的写法,分子分母的名称及各自表示的意思。“那表示什么意思呢?”(把这些(5张)饼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饼的。)“1只小熊吃了这些饼的(),那2只小熊吃了这些饼的几分之几呢?()谁的?是什么意思?”“里有几个呀?”[学生边说教师边配合电脑演示数的过程1个,2个]“3只小熊分到了哪些饼的几分之几?()表示的意思是?左边同学当老师,右边同学说一说,如果他说对了就点点头,如果需要纠正就悄悄地告诉他。”“里有几个?”“4只小熊吃了多少?()的意思?右边同学当老师,左边同学说一说。”“还剩多少?(),把这给剩下的最后一只小熊,到现在他们一共吃了这些饼的(),吃了也就是吃了?”(学生异口同声:“所有的饼。”)把5张饼平均分成5份,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并不难,而理解将群体平均分如何用分数表示以及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应该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经历了分饼过程的基础上,请学生依次说一说一只小熊、两只小熊直到五只小熊他们分到了这些饼的几分之几,学生结合分饼的结果,依次说出了、、、、,重点研讨了每个分数表示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
本文标题: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认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5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