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7-8周宋惠琴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年月日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执教宋惠琴课题平均数教学目标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媒体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方法或手段、小结、作业等)个人设想一、复习理解平均数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1、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3.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拓展与应用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五、作业练习十一3,6板书设计: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教后反思: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年月日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执教宋惠琴课题年、月、日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教学媒体课时安排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方法或手段、小结、作业等)个人设想一、激趣导入1、出示: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2、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认识年历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名回答。)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板书: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个)1年12个月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个)28天29天二月特殊月2、记忆大、小月三、巩固练习:(出示)1、一年有()个大月,有()小月。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月()日;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4、你的生日是()月()日;5、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四、总结竞猜:板书设计:年、月、日1年12个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个)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个)28天29天二月特殊月2、记忆大、小月教后反思:学生对于年月日的理解不够清楚,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年月日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执教宋惠琴课题年、月、日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教学媒体课时安排第四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方法或手段、小结、作业等)个人设想一复习,(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板书: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个)1年12个月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个)28天29天二月特殊月2、记忆大、小月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的二月。那么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呢?(1)课本上介绍了一种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么数呢?请同学们看书本48页最上面一段话。教师检查学习情况,电脑显示:左手拳头图。全班齐数一次。(2)师: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帮你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出示儿歌)教师讲解儿歌,让学生自由记忆儿歌。(3)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一年有()个大月,有()小月。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月()日;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4、你的生日是()月()日;四,作业板书设计:年、月、日教后反思: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年月日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执教宋惠琴课题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学重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媒体钟面课时安排第五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方法或手段、小结、作业等)个人设想一、认识24时记时法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3、组织学生猜测。4、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5、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5、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练习:抢答: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晚上9时12分24时计时法19时23时40分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教后反思: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年月日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执教宋惠琴课题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学重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媒体钟面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方法或手段、小结、作业等)个人设想一、复习说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上午8时,11时,下午3时、5时,晚上10时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收集交流信息。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3、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4、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4、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工作了8小时,在校3小时45分。5、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6、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三、巩固练习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2、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五、作业:练习十三3、4、5、6板书设计:24时计时法教后反思: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年月日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执教宋惠琴课题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学重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媒体钟面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方法或手段、小结、作业等)个人设想一、复习说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上午8时,11时,下午3时、5时,晚上10时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收集交流信息。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3、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4、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4、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工作了8小时,在校3小时45分。5、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6、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三、巩固练习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2、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五、作业:练习十三3、4、5、6板书设计:24时计时法教后反思: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年月日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执教宋惠琴课题制作年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制作年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巩固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从年到月再到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引导学生在探索年历制作方法的同时,体验年历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探索年历制作方法的同时,体验年历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媒体制作的各项工具,材料课时安排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方法或手段、小结、作业等)个人设想一、创设情境,回忆旧知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现在想请大家自己动手来制作今年的年历,有兴趣吗?1、谁来说说这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什么知识?2、介绍不同的年历展示收集到的年历,并作简单的介绍。二、小组合作,共同制作1、制作2005年1月月历2005年1月1日是星期六小组合作教师参与。2、汇报交流说说制作过程3、计算每月1日是星期几这是今年每月1日的星期数,可是少了几个,你们有办法补充完吗?独立计算,小组交流1月1日2月1日3月1日4月1日5月1日6月1日星期六星期二星期五星期三7月1日8月1日9月1日10月1日11月1日12月1日星期五星期四星期六星期二星期四小组汇报说说理由4、动手制作年历每个小组做2个月,老师做12月5、展示交流给我们制作的作品提点建议?三、拓展练习课后自己制作2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7-8周宋惠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6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