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文档
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根据《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材编写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加、减法计算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有讨论交流的要求或画面,例如加、减法的验算2方法均是以讨论的形式呈现的,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除了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开放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二、学情分析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1)加法:计算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的种数。(2)减法:云南旅游。(3)加减法验算:购物。2.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1)计算500-185时体现算法多样化。(2)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3)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不单独出现例题。3(2)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四位数的情况也不单独出例题,只在练习中出现。(3)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利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自己完成。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四、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及掌握加减法验算的方法。难点:正确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4第一课时加法一、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课程标准》1、总体和学段目标:(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2、内容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计算法则,(2)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依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二、教学过程:51、复习(1)、口算4+3+17+4+18+9+18+7+19+7+16+4+17+6+16+5+18+3+1(2)、用竖式计算:36+5748+3456+2948+37找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三、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第15页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2、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3、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你能看着这张统计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4、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解答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8+25。”5、你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独立试算,再指名板演,并口述计算过程。66、教师小结:像这样连续进位的加法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四、实践应用1、完成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指名说一说进位的过程。2、完成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连线后,再集体讲评。3、第2题,先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解答。4、第3题,先引导学生看图,解答书本的第1问,再引导学生独立提出不同的问题。5、作业:练习四第2、3题做在练习本上。五、全课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2、师总结。板书设计7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例198+25=123(种)98+251238第二课时加法一、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课程标准》1、总体和学段目标:(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2、内容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如: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依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二、教学过程9(一)、复习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364287+72+88+492、结合板演对具体情况进行评议。(二)、探究新知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的内容。下面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2、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怎样解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76+2843、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4、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么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屏幕上出现课本第18页的估算方法)5、教师小结: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通常我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划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未能估计出和的范围,这一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106、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7、学生独立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8、教师小结: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现实性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9、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三)、巩固练习1、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2、第二题,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再集体进行订正。3、作业,练习五第9题。(四)、全课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2、师总结。板书设计:11例2、376+284=660(种)376+28466012第三课时加法综合练习课一、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课程标准》1、总体和学段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2、内容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如: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依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13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二、复习检测(一)、复习:笔算下列各题:645+285=34+678=订正:1、说一说,计算过程。2、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练习:1、练习五第5题。(小竞赛)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479+506=238+79=683+279=365+461=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2、练习五第7题。下面的各题计算有错误吗?错的说一说错在哪里?并把错题改过来。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14生1:相同数位没有对齐。生2:个位7+3=10,满十项前一位进1,十位上应得7。生3:十位上应算6+5+1=12,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写2;再算百位1+9+1=11,向前一位进1,百位上写1。3、练习五第8题。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4、练习五第6题。比一比,看谁开锁最快?同位交流答案。5、练习五第9题。小君可以做哪条路?在书上画出来。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小组内交流答案。1、练习五/10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一做。三、课堂总结:今天复习了什么内容?(连续进位加法)四、作业: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15板书设计:练习135+6920416第四课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一、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课程标准》1、总体和学段目标:(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2、内容目标: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笔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退位的减法。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估算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尤其是中间带“0”的减法题。依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17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二、教学过程(一)、复习:笔算下列各题。72-38=56-27=订正:1、说一说计算过程。2、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二)、新授课:1、教学例1:今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云南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指名讲一讲图意,同时介绍一下云南。(出示线段图)谁来指一指大理到丽江有多远啊?我们先估算一下。汇报:你是怎么估计的?生1:517可以看作500,348可以看作350,500-350=150,所以大约150千米。生2:517可以看作520,348可以看作350,520-350=170,所以大约170千米。18你能准确的算出来吗?学生列式计算。你是怎样算得?(学生多说)出示:517-348=独立做,笔算的同学重点讲一讲是怎样算的?谁来说一说十位上应怎样算?小结:十位上借给个位一个十,十位上只剩零,再算十位时,就要向百位上借十,因此,十位上就应算10-4得6。2、做一做:看图提问题,并计算。先同位互提问题,学生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3、教学例2出示:507-348=学生独立做。指名说计算过程。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生:0减4不够减,从百位退1,10-4=6,十位上写6。小结:做这类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三、巩固练习:191、练习六/1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么想的?生1:410-152-174=84(千克)生2:410-(152+174)=84(千克)2、练习六/2、3(检测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生:852-265+403=990(位)四、课堂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减法517-348=169(千米)517-34816920第五课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末尾中间带0的减法)一、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课程标准》1、总体和学段目标:(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2、内容目标: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中间末尾带0)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中间末尾带0)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依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21二、教学过程(一)、复习:笔算下列各题:6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6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