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数第四单元备课(吴龙江)0
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集体备课教案编号:内容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主备人吴龙江复备栏备课时间: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具体的内容有: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几千几百(或几千)。没有安排新的实际问题,只是结合计算教学,巩固已经教学的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发展解题思路、积累数量关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般分两步乘,第一步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已经具有计算的能力,第二步乘是两位数乘整十数,学生尚未掌握。第28页例题教学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是为笔算作准备的知识与技能。例题教学两位数乘10,“试一试”教学两位数乘几十,在“想想做做”中还有几十乘几十的口算。“10”是最小的整十数,也是最小的两位数。在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先教学两位数乘10,知识跨度小,算法容易想到。掌握了两位数乘10的口算,教学两位数乘几十就容易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思路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在交流时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评价优化算法。例题12×10的算法多样化从何处来?出于对情境的感受,从现实中得到启发。也出于已有的口算经验以及合情推理。无论哪一种算法,都是充分运用了旧知识解决新课题,都应该受到肯定和赞扬。第30页例题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列出算式28×12以后,不急于教学竖式怎样算,而是让学生用自己可能想到的办法计算。这样安排有三个目的,一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培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养创新精神;二是为理解竖式计算积累感性认识;三是形成“蘑菇”那样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进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教学时要营造探索新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新问题。如28×12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虽然以前没有学过,你能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吗?你有办法算出得数吗?要评价学生的各种方法,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尤其是“蕃茄”的思路与方法要让全体学生理解和接受,因为这种方法与竖式计算的步骤已经十分接近了。竖式的教学从“蘑菇”的质疑切入,要联系“番茄”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体会“蘑菇”已经算了什么,还要继续算什么,并接着算下去,经历的过程,并对这样的过程作出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很可能是计算错误的高发区,计算错误一般集中在进位上。因此,要进行相应的专项练习,经常口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加一位数这样的题,能有效减少计算错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过程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并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为: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感受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与灵活。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会简单的估算。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方法与措施:1、体现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新的计算问题,产生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现实需求。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3、安排形式多样,数量较多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教学准备:投影、《江苏省优质资源教学片》课时安排:乘法口算和笔算2课时练习三1课时乘法估算1课时练习四1课时乘法末尾有零的乘法1课时练习五1课时复习2课时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集体备课教案编号:内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主备人吴龙江复备栏第一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P28-29例题及P29“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2、能运用口算的方法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在口算的练习活动中,与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培养互助精神。教学重点、难点: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近位)口算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挂图、实物、摄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1、抢答8×10=10×6=10×3=7×10=2、指名口答得数并集体讨论:你发现这组题怎样算简便?20×3=4×20=10×3=8×10=指名说说你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3、激趣揭题:上面的口算题中,都有一个特别的数,你知道是什么数吗?(整十数)今天我们就来学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板书)。二、探索与归纳: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情境图,学生观察后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你怎么想?(3)12×10可以怎样算?学生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想。(4)学生汇报各自的算法并启发:你认为在这些算法中哪种比较简便?(5)小结:虽然有多种方法可以算出得数,计算时我们还是应该选择最简便的算法,这样算得更快。2、教学“试一试”。(1)提问:“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怎样列式?(2)12×30你是怎样算的?你能很快地算出来吗?小组交流,汇报算法。(3)提问:这题你是怎样很快算出答案的?(4)教师小结:一个数和几十乘,可以先算0前面的数,再在抹尾添上一个0,这样计算比较简便。(5)即时训练:口算。33×20=21×30=60×11=14×20=50×11=32×30=学生直接说出结果。提问:你怎样很快地算出得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数?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1、2。独立完成。提问:比较一下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你怎样可以很快地算出第二题的得数?2、完成“想想做做”4。学生把题目制作成卡片,再以游戏的形式分组练习。3、完成“想想做做”5。学生独立地填写。集体订正时提问:你是怎样算出下面每种文具各有多少的?说出算法及数量关系。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和整十数乘,你知道怎样算得快吗?五、作业设计:1、第32页“想想做做”3。2、趣味园:妈妈买来12个橘子,想称称有多重,可秤太小,最多只能称10个,你说怎么办?板书设计:两位数乘整十数12×10=120(瓶)(1)12×5=60(2)12×9=10860×2=120108+12=120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集体备课教案编号: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主备人吴龙江复备栏第二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30—31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会用坚式计算。2、能运用笔算乘法解决有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的数学问题。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准备:例题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用坚式计算:28×235×6指名板演,其余的自己做,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2、谈话揭题: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若乘数都是两位数,该怎么做?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探索与归纳: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情境图,学生看图发现信息。(2)设疑:求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怎样列式?(3)28×12你能算出结果吗?学生思考,汇报算法。(4)如果用坚式怎样算?你会算吗?试试看。①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尝试情况。②学生汇报堂试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③教师结合板书提问:第二步的积应该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能说一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吗?③教师说明:这里的“280”的“0”可以省略不写,因此28×12用坚式也可以这样写(板书)。教师结合板书再次提问:你能说一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吗?3、教学“试一试”。(1)调换28和12的位置相乘,结果怎样?请大家按照刚才学会的方法自己计算。①学生计算,指名板演。②集体订正,说一说算的步骤。(2)乘法验算:①提问:观察这题的计算结果与例题的比一比,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②教师说明:我们可以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对乘法进行验算。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3)即时训练:(用坚式计算,并验算。)16×2151×19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中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组织对论,加以纠正。2、完成“想想做做”3。(1)提问:你会把错题改正过来吗?(2)学生独立找出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错误。(3)学生汇报改错结果3、完成“想想做做”5(1)学生看题,了解题意。(2)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合理问题)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坚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说说看你是怎样计算的?你又是怎样验算的?五、作业设计:1、“想想做做”2、52、你能估算出下面的积大约是多少吗?35×40积大约是()29×50积大约是()80×35积大约是()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集体备课教案编号:内容练习三主备人吴龙江复备栏第三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第32页,练习三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正确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发展应用意识,发展实践能力。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方法。教学难点;乘法口算、笔算方法的实际灵活应用。教学准备:口算卡、投影片等。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练习三第1题(1)教师利用口算卡呈现算式;(2)口答算式逐题出示;(3)学生回答时,语言表达要完整;(4)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简要讲解。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2、比较练习:(投影出示)3×2=12×4=18×2=3×20=12×8=18×4=3×200=14×40=18×40=(1)先说出结果;(2)观察算式中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3)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3、练习三第2题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二、解决问题1、练习三第3题(1)由学生按题意,完成填表;(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提问:①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②你能归纳出其中的规律吗?(3)在此基础上,师生同共概括出积与因数的关系。2、练习三第4题。(1)先由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两位互相交流,检验解答结果,交流提出的数字问题。每盒枝数1212121212合数510153045一共枝数60120180360540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数)总第页(3)小组反馈,全班交流。3、练习三第5题。(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3)反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三、拓展提高:填一填,说一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坚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说说看你是怎样计算的?你又是怎样验算的?作业设计:1、小东写一篇小作文,每行25个字,共有16行,一共有多少个字?2、小猫搬运1袋土豆,途中丢掉土豆12个,每个土豆大约70克。丢掉的土豆大约是多少克?3、某校有550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租了12辆车,每辆车限坐48人,够坐吗?教学反思:一个因数333333另一个因数44040081620积
本文标题:三数第四单元备课(吴龙江)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7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