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原创】公园设计景观调研分析(调研内容周边环境基地内部分析优秀景观场所的十大共同点)
1/50景观调研报告班级:景观0802组员:李俊0607080219(一、使用者感言)毅力奇0607080216(二、基地分析)杨心悦0607080204(三、细节分析)沈雯漪0607080202(四、调研总结及改进建议;优秀景观场所的十大共同点:图文整理编辑)指导老师:魏娜2/50目录:一、使用者感言………………………………………………………P3(总体印象、人文因素、使用者感受)二、基地分析…………………………………………………………P6(停车场、交通流线、功能分布、主入口、周边环境)三、实地调研分析……………………………………………………P9(地面铺装;园区照明设施;标示系统;公共服务类设施;借景手法;无障碍设施;叶片状遮阳小品;园区内坐具设计;亲水空间;人车流线;季节性景观;水体景观;道路;空间序列)四、调研总结及改进建议——优秀景观场所的十大共同点………P34(优秀场所的照明系统;优秀场所的景观建筑;优秀场所的借景手法;;优秀场所的人性化设施;优秀场所的坐具;优秀场所的交通流线;优秀场所的亲水空间;优秀场所的生态功能;优秀场所以时间关系安排空间序列;优秀场所以空间感受关系安排空间序列)3/50一、使用者感言与当地人文因素的关系,蠡湖公园就面积来说感觉是一个中型的公园,对于长期受到江南私家园林熏陶的江南人来说,园内的景物设施都显得比较大。没有古典园林中的精致感,但同时也多了一些宽阔大气的感觉。在公园中心处有一个小湖泊,围绕它建造了大半圈长廊,内部通过字画,文物雕刻展示了无锡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以此为中心,将公园内其余地块分为春夏秋冬四景,或取自于扬州个园,不过这也体现了古典园林中造景应与季节相辅相成的元素。同时公园内水网分布广阔,水与岸有软性的相接,也有硬性的相接,并不是相互交叉,体现出了江南水乡的感觉。整体来说,这是个现代景观,与上海与广州等地区的同类公园并无太多区别,具体的景物不尽相同,但给人的感觉确是差不多的。不过整个中国的城市都同化了,公园又如何能幸免呢。不过虽与历史相关不多,倒是与现在高速发展的无锡很是相宜。道路都比较宽阔并且非常的平整,唯有少数几个台阶算是障碍。园内还配备了观光车,服务不可谓不周到,但是就这么大一点公园,还坐车来观看,一边开车一边观景,倒是走马观花的现代版。空间形态,一进公园门口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大道,一开始的空间不宜来的太突然,并把重点留待入园之后,这是比较合适的。左边是一个微地形,右边一片茂密的树林使后面的景物都被遮住,视线被自然的引入了前方4/50的水镜廊,进入水镜廊后光影交错,一旁是一个小湖泊,另一旁是无锡几千来的历史,这是一个值得漫步欣赏的空间。出水镜廊后沿湖漫步,步移景异,有湖对面的小桥,亭子,坐在岸边游人,还有远处的摩天轮,蠡湖大桥以及半隐在树林后的美术馆。离开公园中心的小湖泊之后,可直接来到蠡湖岸边,蠡湖岸边则是一片开阔,与水零距离接触,广阔的空间平静的湖面让人心情变得放松起来,并在脑海中留下美好的印象;5/50也可以转向公园东面的大草坪,大草坪通过边界的处理,地形的轻微起伏还有较大的树距,再加上草坪自身的特性,使得这个空间成为了一个公共事件的发生场地,而有别于其他空间,人们到此处后或驻足观看或坐下小憩。最后是四季之景,此四景的空间均主要有茂密的植物与其间曲折的小路形成,利用四季特色的植物营造氛围。整个公园的空间感觉良好,有主有次,有松有紧。由几个主要的景观点组成,同时衔接也比较自然,在此地块中巧妙的利用了蠡湖的景色,同时也大幅减少了北面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6/50二、基地分析停车场平面图7/50交通流线平面图功能分布平面图8/50主入口平面图周边环境平面图9/50三、实地调研分析一.地面铺装1根据道路级别,更改地面铺装,明晰了园区的道路系统。2铺装材质和图案的改变,暗示空间类型的改变,辅助空间氛围的形成。10/50地面的水波纹状铺装烘托了环境幽静的气氛。通过铺装的改变,左边的人行空间与右侧的休闲餐饮空间被分别强化了。11/50左侧的人行空间和右侧的休息区域被区分开来,但在整体环境中来看,两个功能区域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3地面铺装带有意象性。12/50被成叶片形状的地面铺装。4硬质铺装与软质铺装根据空间类型而灵活使用。13/50此处通过地面材质的改变,从园路的硬质铺装向景观节点处的软质铺装过渡。5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地面铺装使环境变得轻松,愉悦。此处零落的黑色地砖点缀了整条道路,避免了因为地面单调而可能产生的乏味感。6出铺设地面铺装外,路边基石亦可强化道路的空间感。14/5015/50二.园区照明设施。1.照明设施的外观缺乏统一性,显得杂乱无章。部分地点的路灯设计略显草率。2.将灯嵌设于木板地面中,改变道路由上而下的照明方式。16/503.灯光的基本用途是照明,灯光照射的角度决定了夜间观赏者的观赏视线,因此多样的照射角度能为参观者带来多样的观赏感受。4.园区内部分地点使用了太阳能板发点的路灯,节约能源,环境友好。17/50三.标示系统1.园区内只有入口处安放了园区地图,其他部位完全没有方位指示,不能使旅客明确自己所处的方位。2.园区入口有显著的游园时间提示,方便游客掌握入园时间。18/503.园区内道路指示标示极为缺乏,游客基本依靠园区外建筑判断行径方向。4.此类指示只起到了提示电瓶车改道的作用,却并没有给电瓶车驾驶者提供可选的行车路线指示。温馨提示并不代表有效提示,更不代表解决性的提示。19/50四.公共服务类设施1.蠡湖边的公共厕所屋顶造型尖利,给人突兀的感觉。20/502.小卖部立面杂乱,影响了蠡湖边环境的整体美观。五.园区内多次使用借景手法,将蠡湖公园周围的摩天轮,蠡湖大桥及远处的高层建筑纳入观景视野范围之内,使得园区内的景色层次丰富,远近适宜,空间序列感极强。21/5022/50六.无障碍设施1.入口处设置了明显的无障碍通道,坡度长10m,坡度宽1m,设置位置明显,便于使用,体现了园区的人文关怀。23/502.弱化无障碍通道的形式,让无障碍通道的坡度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环节。24/503.园区内的无障碍通道设置欠完整,无障碍设施地点并不便于使用。七.叶片状遮阳小品叶片状的小品形式感与造型感均很强,有助于丰富景观语言,活化景观环境,提供景观趣味性。铁质支架安置于路中央,影响交通,破坏了道路的完整性,遮阳棚顶少数部位安置了有机玻璃板,用途不明确,并且有碍观赏。25/50八.园区内坐具设计1.入口处的手指状路障亦可作为休憩坐具,但是这种形式的景观并不美观,反而有些许过分设计的痕迹。不符合园区景观整体感的设计,给人带来突兀感。26/502.沿蠡湖岸边的安置着带有遮阳伞的座椅,因为视野开阔,景观良好,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停留,观景聊天。这里的座椅位置的安放较为成功,与中国传统的座椅安放方式不同,此处将人们的休憩方式外向化。让人坐下休息的前提是让坐下的人有景可观,有景可感。3座椅材质影响了休憩环境的整体氛围,木质座椅表现为轻松,自然的氛围,不锈钢座椅表现为冷静,刚硬的就坐感受。木质座椅和石质座椅较不锈钢座椅更受游客欢迎。4.将木质座椅支架在墙体上,形成了自然的座椅背靠,深受游客欢迎。27/505.同一个环境中设置了多种坐下休息的方式,能用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道路边的天然石块作为隐性座椅存在,弱化了座椅的存在感,使公共设施在环境中显得自然且具有亲和力。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样的公共设施设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空间。同时,利用地形高差形成的连贯的景观性休憩坐台也有利于增加空间的趣味性。6.座椅的形式与平面形状对游客实现具有引导性。树木的书馆与树底的座椅共同形成了适宜人坐下休息的空间。28/50九.人车流线园区内电瓶车的车行线路与人的游览线路相互干扰,电瓶车车行道路不完整,没有形成完整的路线,车型沿路缺乏指路标识。电瓶车行径过程中距离休憩座椅过于接近。29/50电瓶车车行线路设计存在不便捷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电瓶车使用者的年龄问题。没有考虑到园区道路的实际情况,部分路口电瓶车转弯困难。30/50没有完善的车型道路,导致了无障碍通道被大量电瓶车占用。十.亲水空间亲水环境沿岸的交通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游客不得不通过上爬下跳的方式就进达到目的地。31/50十一.、季节性景观季节性植物的凋谢,导致景观破败,部分景点内未能很好解决季节更替给环境带来的问题。32/50十二.水体景观观赏性水体的水质较差,水体未能得到很好的管理。人们普遍渴望接近水体,沿蠡湖边的区域缺乏亲水性设计。十三。道路33/50园区内部分道路设计中断,导致游客不得不自己在草地上走出一条道路,破坏了生态环境。道路的设计不能满足方便、快捷的使用要求时,游客便容易采用破坏环境的方式解决交通问题。34/50十四。空间序列游客参观路线之一的景观开阖有致:水镜廊——方亭——竹林幽径——开阔广场——湖边嬉游卵石滩,参观感受由静转动,经过幽径环境的收缩蓄势,较开阔的环境由此使观感达到小高潮。35/50四、调研总结及改进建议——优秀景观场所的十大共同点1、优秀场所的照明系统(参考上文:二、园区照明设施)优秀的景观场所,照明工具、灯光一方面能够照亮环境服务于空间性质的揭示,另一方面又为环境注入新的秩序,提高环境的空间品质。Eg1.横滨金泽高科技中心:广场的夜间照明只对水面,光源统一,然而却形成了一种奇特梦幻的效果。形式简单的照明系统也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Eg2.日本水俣纪念广场:照明系统利用材质反光效果的不同,创造出美丽的夜景效果。36/502、优秀场所的景观建筑(参考上文:四、公共设施服务类)优秀的景观场所的服务设施应与环境相协调,也可以充分考虑地域场所的特性,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建议蠡湖公园的景观建筑应通过形态、色彩、材料的协调搭配,与周边环境协调。小卖部门前的垃圾桶等卫生设施形态和色彩应力求简洁大方,与环境呼应。起到良性装饰的作用,而非成为优美的景观环境中的一个缺陷。Eg1.上海新天地Eg2.法国拉维莱特公园37/503、优秀场所的借景手法(参考上文:五、园内的借景手法)优秀的景观场所,是能通过借景手法丰富自身有限的景物、空间,以扩大自己的景观空间感和层次感。38/50Eg1.蠡湖公园Eg2.无锡寄畅园:无论在环翠楼、鹤步滩、六角石亭,举目所极,龙光塔总是近在咫尺,使得只有十五亩的寄畅园,收纳了惠山、锡山,使景观延伸的很远,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的空间。39/504、优秀场所的人性化设施(参考上文:六、无障碍设施优秀的景观场所,不仅仅是为有生理缺陷的人设置无障碍设施,更是需要为他们扩展身心体验。无障碍设施不是一种“规定”或者给景观环境带来的“不和谐”,而是融入景观,在人性化地提供服务的同时,成为环境当中的一部分。Eg.克里夫兰植物园:精心设计的尺度不仅适合正常人使用,还适合轮椅使用者的尺度。扶手被设计成带有盲点字符,方便行动不便和视力减弱的人使用。40/505、优秀场所的坐具(参考上文:八、园区内坐具设计)优秀的景观场所,坐具应为其总体环境服务,与周边环境或当地气氛紧密结合。或虚或实,或呼应环境,或画龙点睛。Eg1.蠡湖公园41/50Eg2.日本六本木广场:设计感极强的坐具设计,点出了六本木广场现代的气息和艺术的主题。42/506、优秀场所的交通流线(参考上文:九、人车流线)优秀的景观场所,设计者应充分考虑人、车交通流线的不同,进行有效的分流设计,达到共赢。蠡湖公园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电瓶车的车行流线,随后管理者为了吸引游客增设了电瓶车,然而公园内的道路设施并没有跟上。建议公园内应增设导游地图、路标引导电瓶车游客,适当的地方可增设电瓶车道路,以防止人、车流交错,给双方带来不便。Eg.美国BUFFALO沼泽步行道:上面是自行车行车道,下面靠河岸边是游人步行道。人车分流,互不干扰欣赏风景。43/507、优秀场所的亲水空间(参考上文:十、亲水空间)优秀的亲水场所,应重视人的亲水心理需求,为人民在水景中的参与与互动创造更多机会。建议蠡湖公园部分亲水场所(尤其是与其他道路连接的节点处)做适当的道路调整,移去障碍物(如石头、护栏),增设道路,为游客提供亲水
本文标题:【原创】公园设计景观调研分析(调研内容周边环境基地内部分析优秀景观场所的十大共同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8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