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学练考】20152016新高考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略)二辛亥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总结提升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略)一太平天国运动(略)二辛亥革命二辛亥革命二│课标展示1.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课标展示二│课前梳理►知识点一武昌起义1.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1)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加紧对华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不懈斗争①组织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②成立革命政党:1905年,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__在日本东京成立,其政治纲领是三民主义。课前梳理中国同盟会③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同盟会发动________起义,加速了革命发展进程。(3)人民群众的斗争:保路运动。①1911年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要求收回修筑铁路的主权。②湖北新军镇压四川__________,为武昌起义的发动创造了条件。二│课前梳理黄花岗保路运动二│课前梳理2.武昌起义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②武汉地区人民反帝斗争高涨。③清政府已空前孤立,革命时机成熟。④革命党人尤其是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⑤四川保路运动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时机领导共进会、文学社主力倾向革命的新军概况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影响各省纷纷响应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比较]政党与革命团体有什么区别?[答案](1)是否具有全国规模,各地是否有分支机构。(2)是否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形式。(3)是否具有统一的公众领袖。(4)是否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二│课前梳理►知识点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1)都城:南京。(2)国旗:五色旗。(3)临时政府成立: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4)措施和法令:民主政治方面;民族工业方面;文化教育方面。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公民享有各项自由和权利;根据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_________。二│课前梳理国民全体责任内阁制(2)地位: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灭亡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二│课前梳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政体[思考]如何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答案]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颁布的,它确立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和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性。同时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共和制,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二│课前梳理►知识点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原因: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党人的软弱和妥协;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袁世凯的两面派手法。3.辛亥革命的意义(1)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课前梳理(2)地位: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①政治上:推翻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②思想上: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意识,使________观念深入人心。③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课前梳理民主共和[判断]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二│课前梳理×二│要点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一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的: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3.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要点探究4.评价(1)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从而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2)规定国民的权利与自由等政治经济权利,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二│要点探究(3)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从法律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成为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想凭借一纸空文来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达到的。二│要点探究例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二│要点探究D[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标志中华民国的成立,所以A项不正确;B项的标志是清帝退位;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临时政府承认条约继续有效;D项是该约法的性质。二│要点探究►探究点二辛亥革命的意义和精神1.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意义在于:(1)政治上,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打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2)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辛亥革命一结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高潮。(3)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整个民族的觉醒。(4)生活习俗上,人们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语言习俗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二│要点探究(5)法制上,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主权在民”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促进了法制现代化。(6)国际上,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2.辛亥革命体现的精神:舍身为国的高尚品质;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等。所有精神的本质是爱国主义,这也成为促进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二│要点探究例2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A.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B.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D.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二│要点探究D[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注意要符合题意“既正确又全面”。甲同学表述错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因此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乙和丙同学表述虽正确但不全面,只是从政治和生活方面的论述;丁同学表述比较概括,也比较全面。二│要点探究二│总结归纳总结归纳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三│课标展示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课标展示三│课前梳理►知识点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①5月4日到6月初: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②6月初以后: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3)初步胜利: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课前梳理(5)意义: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2)成立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①地点:上海。②参加者: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③内容:党的中心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3)成立意义:适应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开始了艰苦的奋斗历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三│课前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工人运动(4)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中共“二大”。①内容: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②地位: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三│课前梳理反帝反封建[比较]试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三│课前梳理类别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同点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领导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最终前途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革命纲领有彻底的革命纲领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不同点群众基础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不敢发动人民群众►知识点二国民革命1.第一次国共合作(1)合作原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2)合作方式:党内合作。(3)实现标志:1924年,_______________的召开。2.国民革命运动(1)兴起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领导者:________。(3)高潮:北伐战争。三│课前梳理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①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②概况:1926年出师北伐,进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功。(4)失败标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5)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6)功绩: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7)失败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三│课前梳理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知识点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背景: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2)过程①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②________: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发展要求③湘赣边秋收起义失败后,进军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建和发展。三│课前梳理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根据地建设(1)经济建设:开展________。①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②意义: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得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发展要求(2)政权建设: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展要求3.战略转移(1)原因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三│课前梳理土地革命“左”倾错误(2)遵义会议①内容:结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意义: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3)结果①陕北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②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4)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批干部,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三│课前梳理[思考]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进行革命道路探索的?[答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把军队带到了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三│课前梳理►知识点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抗日战争(1)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2.解放战争(1)原因: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2)中
本文标题:【学练考】20152016新高考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8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