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带解析】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文科实验班历史周练小题
第1页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文科实验班历史周练小题(1)范围: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2课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20分)1.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功用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依据性别的分工方式B.耕织结合的田园生活C.世代相承的学艺传统D.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3.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4.《后汉书》有载:(工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古代水利工程)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D.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5.《明史·食货志》:“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枆。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下列有关一条鞭法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页A.一条鞭法“按亩征收”的特质使大部分的农民减轻了负担B.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封建国家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C.一条鞭法之最大特色为“役归于地”,使得“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D.一条鞭法明文规定税以银征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粘性的叫黍,不粘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研究者最可能作出的判断是A.《诗经》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7.我国战国时成书的《吕氏春秋》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该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C.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D.土地私有制提高其利用效率8.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9.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第3页10.“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11.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刀耕火种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③使用翻车灌溉④使用曲辕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1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千耦其耘D.集约经营14.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15.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B.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C.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D.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16.《大清律例》规定:“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一规定可以印证当时A.对行政人员有严格的人身控制B.政府着力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C.以严刑酷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官营成为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17.“锦上添花”、“丝丝人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第4页A.战国时期丝绸业实行工官制度B.唐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宋朝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D.清朝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18.下图是建国初陕西西安唐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和“骑驼乐舞三彩俑”。作为历史材料,它们①生动地展示了唐朝先进的制瓷工艺技术②有助于我们了解“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③证明了唐朝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多样性④增加了我们对唐“厚葬”之风的直观感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9.古代中国钢铁冶炼铸造技术发达,质量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钢铁冶炼铸造史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造铁器的国家B.公元1世纪时即创造出自然力鼓风冶铁的方法C.北宋时冶铁已开始使用煤炭作原料D.铁业官营制度是中国冶铁业辉煌的根本原因20.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分布地区贡绢州数该路州数贡绢州所占比例华北地区496872.1%(占全国总州数21%)四川地区216233.9%第5页江南地区249315.8%(占全国总州数10%)A.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21.“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A.精美的青铜酒樽B.色泽鲜艳的粉彩瓷C.削铁如泥的钢刀D.田园中闲置的曲辕犁下列22.为反映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某同学写了一篇《梦回宋代》的习作,其内容不可能涉及的是A.“出现不少私人作坊”B.“雇用大量人员做工”C.“装饰以图案的织锦”D.“到龙泉窑进行参观”23.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24.明初,政府规定凡有田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必须有半亩栽种桑麻木棉,十亩以上者加倍。这一措施A.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B.促进了棉纺织业的产生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兴起25.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26.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A.宋朝B.汉朝第6页C.唐朝D.明朝27.2009年,南宋外贸沉船“南海一号”挖掘了大量的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瓷器,下图为展示的部分瓷器。下列对这一历史事件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沉船上的瓷器应有一些青花瓷和粉彩B.这些瓷器代表当时瓷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C.这些瓷器大部分是由私营手工业生产的D.说明我国白瓷烧制技术开始于南宋时期28.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29.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品种繁多,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珐琅彩②五彩瓷③青花瓷④白瓷⑤青瓷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③④⑤①②D.②③④⑤①30.《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径八分。”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据此可推断,唐朝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B.货币贬值严重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D.藩镇威胁解除第7页湖南省岳阳县一中1511班历史周练小题(1)1.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图片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D都是农业生产工具,而C项是水排,用来鼓风冶铁的,所以本题答案选C。2.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可知反映了男耕女织相结合,体现了小农经济的模式,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农经济的特点。AD材料看不出来;C项主要是讲的手工业的政策。故选B。3.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最早的农耕方式,所以“刀耕火种”应该排在最前面,随着石器时代的到来,“石器锄耕”逐渐代替了刀耕火种,而再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铁器时代的到来,“铁犁牛耕”成为了主要的农耕方式,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就是A。4.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农业。依据所学可知,材料意思是“之前农民因为不会使用牛耕导致常常吃不饱,王景教给他们开垦荒地,使用牛耕,因此获得丰收。当遭受灾荒时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分析选项,A、B、C选项符合题意,B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B项。5.答案:B【分析】一条鞭法实际上是把丁税加到田亩上,“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ACD三项均正确。B项错误,一条鞭法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保障封建统治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解决阶级矛盾。故选B项。6.答案:C【分析】材料中强调在商代甲骨文和周代《诗经》中提到黍和稷的次数比较多,体现了黍和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选C7.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点。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田间耕种技术的进步,表明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AB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所以答案选C。8.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故A、B、C三项表述不全面。综合表格中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可以判断其作用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故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9.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第8页表明古代中国粮食产量远远高于西方,这说明古代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联,C项从属于B项,D项是题干现象的表述,不是原因,故ACD项错误。1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
本文标题:【带解析】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文科实验班历史周练小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9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