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上海市十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十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2013.12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4.答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①南朝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专门谈了风骨的问题。他说做文章要“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就是说,文章要像人一样,有清新的风貌、峻拔的骨骼,看起精神奕奕。这是一种对文章的美的理想,并且这种美的理想又是从人格的美的理想中的。所以,钱钟书在《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里认为,中国传统以的文评就是把文章通盘的人化、生命化。可见,中国人对美的认识往往和真、善联系在一起。②风骨的说法,探本溯,大抵是从人物品藻里的。关于人物品藻,中国从便是有的。□□□□□□③不过魏晋时候的人物品藻和从前又有不同。按照现代汤用彤的说法,“汉代相人以筋骨,魏晋识鉴在神明”。就是说,汉代议论人物偏于实在,往往把外在的形容和人的身份地位联系起,好像有功利性的意味。而魏晋时候,尤其是晋代,议论人物偏于玄虚,往往从审美的一面欣赏人的精神气象。譬如南朝宋的刘义庆写《世说新语》,记述汉代到东晋的轶事琐语,有许多谈论人物风度的内容。他大概是受了前一代的影响,所以尤重人物的气宇和风韵。至于差别的原因,也许在于汉代是儒教统治,思想上有最高权威作为标准的时代;而魏晋则是政治混乱苦难、精神却自由解放的时代。魏晋人在政治的失落里,产生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进而有了对个体的美的欣赏。④可见,人物品藻在实用、功利的层面以外,又发展出审美、赏鉴的一面,所以一些用品评人物的词语便自然而然地用于艺术,以至于元人杨维桢《赵氏诗录序》里认为,“评诗之品无异于人品也,人有面目骨体,有情性神气,诗之丑好高下亦然”,也就是人化的艺术。风骨便是一例。在人的一面说,风骨是一种人格美。一个有风骨的人,往往性格坚强而不屈,品格刚正而有骨气,素性潇洒,风度翩翩。而在艺术的一面说,风骨是一种意境美。一件有风骨的艺术品,往往自然流畅、刚健笃实,使艺术家之心清澈显然,充满凝聚的力量。譬如绘画。中国画讲究笔墨,所以用墨要有流动的感觉,用笔要有穿透的力量。六朝齐的谢赫写《古画品录》,讲了绘画六法,其中有两点说的是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又譬如书法。书法讲究用笔、结体和章法。尤其草书,一笔而成,中间有轻有重、有徐有疾。骨架立于其中,故而气脉贯通,隔行不断。所以书法是以有骨有筋有血有肉的字体篇章为美的。刘勰把风骨引入文学,以为文章要有生命感,鲜活而生动;要有精神性,不能软绵绵、懒洋洋。这一点,对后世文人影响颇大。⑤风骨的精神,在汉魏一代人的放任率性、刚健遒劲里,显得尤为强烈。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没有明言风骨专是汉魏一代的。刘勰以后,南朝梁的钟嵘提到了“建安风力”,大抵有这个意思。再以后,则往往说建安风骨、汉魏风骨。譬如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评阮籍的《咏怀》之作时,说“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可见,后人把汉魏一代风骨的精神奉为楷模,并极力效仿。在唐代,主要是初唐和盛唐,这种风气最盛。譬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为作诗要传承汉魏风骨,既有兴寄,更有骨气。又譬如李白,“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显然有一种对为人为文大气而深刻的追求。⑥汉末至魏晋,是政治黑暗、社会苦痛的一个时期,常有战争、生死的劫难。那个时候,一面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对生命易逝的忧患感喟;一面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建功立业的慷慨多气。所以,汉魏风骨便有一种大气之美的意蕴。大气之美,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要有一种大的视野、大的胸襟。譬如形而上的天地、死生之思,又譬如现实里的政治、社会之虑。初唐和盛唐一代的许多文人秉承了这种精神。他们写出塞诗,便是一种深沉激昂,对民族命运的思虑,是一种大气之美。(节选自解芳的《风骨之美》)1.联系后文,理解第一段中画线句“把文章通盘的人化、生命化”在文中的含义。(2分)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填入第②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①曹丕当魏国皇帝的时候,实行了一种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②这种做法虽然有权势把持、变相世袭的流弊,但还是使品评人物的风气,愈发盛行起。③后是鉴别流品。④譬如汉代的王充说骨相,就是从骨法而知人的富贵贫贱、操行品德。⑤一面看人的家世门第、才性品行,一面看人的风姿仪态、骨骼骨相。⑥先是看面相,从人的五官、容貌、体态,预言吉凶祸福。A.⑥,①,④,③,⑤,②。B.⑥,①,②,④,③,⑤。C.⑥,③,④,①,⑤,②。D.⑥,④,③,①,⑤,②。3.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4.请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2分)5.下列对“风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风骨”一词用于文评是中国文评把文章人化、生命化的一个表现。B.元人杨维桢认为诗歌好丑取决于有无风骨。C.钟嵘认为风骨是汉魏一代专有。D.“汉魏风骨”主要指诗人们因政治黑暗、社会苦痛而产生的对生命易逝的感喟。6.本文思路极为严谨,试分析之。(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1分)也是水湄张晓风(台湾)○1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2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晚风。○3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越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4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5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象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6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几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庭。○7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空白,在一瞬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8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象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田螺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象吴刚①或薛西佛②那样擦抹永远擦不完的灰尘,煮那象“宗教”也象“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9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10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竟象一垛垛的砌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11夜忽然凉了,我起身去寻找披肩把自己裹住。○12一钵青藤在廊角执意地绿着,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肯好好看它,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委屈的还是悲壮的。○13我决定还要坐下去。○14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是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认真半不认真地坐着,只想感觉到山在,水在,鸟在,林在,就好了,只想让冥漠大化万里江山知道有个我在就好了。○15我就那样坐着,把长椅坐成了小舟。而四层高的公寓下是连云公园,园中有你纠我缠的榕树,榕树正在涨潮,我被举在绿色的柔波上,听绿波绿涛拍舷的声音。○16于是,渐渐地,我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的孱缓的声音,真的,你不必告诉我那是巷子外面新生南路上的隆隆车声,车子何尝不可以“车如流水”呢?一切的音乐岂不是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吗?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难道是不可能的吗?○17何况,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柳枝曾在这里垂烟,杜鹃花成把它开成一条“丝路”,五彩的丝,而我们房子的地基便掘在当年的稻香里。○18我固执地相信,那古老的水声仍在,而我,是泊船水湄的舟子。○19新生南路,车或南,车或北,轮辙不管是回家,或是出发,深夜行车不论是为名是为利,那也算得是一种足音了。其中某个车子里的某一把青蔬,明天会在某家的餐桌上出现,某个车子里的鸡蛋又会在某个孩子的便当里躺着,某个车中的夜归人明天会写一首诗,让我们流泪,人间的扯牵是如此庸俗而又如此深情,我要好好地听听这种水声。○20如果照古文学学者的意思,“湄”字就是“水草交”的意思,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这个字太秀丽,我有时简直不敢轻易出口。○21今夜,新生南路仍是圳水,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22忽然,我安下心平下气,春仍在,虽然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23今夜,系舟水湄,我发现,只要有一点情意,我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声,把公寓爱成山色的。○24就如此,今夜,我将系舟在也是水湄的地方。【注释】①吴刚:相传吴刚是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月宫,要他砍倒桂树,方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完一半,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吴刚的工作始终无法达成,必须不断的砍下去。②薛西佛: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大巨人。因为犯了大错而被宙斯处罚将山脚下的大石头推上山。但石头被施以魔法,到了山顶就会自动地滚到山脚下。所以薛西佛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推石上山的行为。7.联系上下文,理解第○5段中作者感到“懊丧”的原因。(2分)8.第○8段画线句的含义是。(3分)9.理解第○15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10.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22段的作用。(4分)11.选出对文章的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A.本文以作者心情的变化贯穿全文,从一开始的懊恼,到接下调整心绪平和下,到最后有所悟而心情好转。B.本文借助“泊舟水湄的舟子”这一形象揭示了只要有一点情意,平庸的生活也可以深情的哲理。C.暮春之际伤春惜春自古文人皆然,这篇散文也未能摆脱这一情感格调。D.本文将古典的含蓄美和现代的柔情美完美结合,将人生的哲理寓意在呢喃咏叹中,让人耳目一新又心潮起伏。12.题目“也是水湄”富含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6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书生意气,。(毛泽东《沁园春·长沙》)(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5),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6)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垓下歌》)(7)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8)故天下兼相爱则治,。(《墨子·兼爱》)(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水调歌头•盟鸥辛弃疾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注】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作者被投降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14.“千丈翠奁开”一句,写出了带湖、的特点。(2分)15.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词人爱湖之“甚”,故对鸥鹭产生结盟之愿,运用比拟的手法,希望结盟之后常常往,不要互相猜疑。B.词人与鸥鹭结盟,但是鸥鹭立于水边苍
本文标题:上海市十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0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