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上海市普陀区201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化学部分(满分60分)2013.4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Ca-40K-39Fe-56六、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7.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28.下列有关硫酸参与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发生的是A.滴加浓硫酸后白纸变黑B.溶解氧化铜固体C.与碱发生中和反应D.浓硫酸干燥气体29.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NH4ClC.(NH2)2COD.Ca(H2PO3)230.石油经分馏分离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31.人体中缺少某种元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该元素是A.碘B.铁C.钙D.锌32.下列盐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A.碳酸钙B.氯化钠C.碳酸钠D.氯化铵3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SO2B.CO2C.HCHO(甲醛)D.(NH4)2CO334.常见条件下,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铅B.铜C.银D.锡35.下列物质是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的是A.石灰石B.石墨C.红宝石D.二氧化碳36.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A.CH3COOHB.NaHCO3C.CCl4D.MgO37.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A.迅速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后搅动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38.下列物质中既是二元酸又是含氧酸的是A.硝酸B.硫酸C.盐酸D.双氧水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能与所有的金属反应制得氢气B.皮肤上沾到酸可用NaOH溶液中和C.盐酸与某些不溶性的碱也能发生中和反应D.NaOH固体可用于干燥任何气体40.某工厂排放的废水pH值为2,污染环境。若要治理该废水,可向该废水中加入过量的A.氯化钠B.烧碱C.碳酸钙D.废铜片41.若将氯化钡、碳酸钾、硝酸银和盐酸等四种溶液两两混合,生成沉淀的反应有A.3个B.4个C.5个D.6个42.在的各步转化中,所涉及的反应类型不包括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43.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KCl(K2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44.在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通入)下列物质溶液始终显红色的是A.碳酸钾溶液B.稀硫酸C.氯化镁溶液D.二氧化碳45.某天然盐碱湖泊中得到的碳酸钠产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用下列装置对产品进行碳酸钠的含量分析。(已知:HCl+NaHCO3→NaCl+CO2↑+H2O;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对取用样品的量的多少无一定要求C.实验中若改用水,对测定无影响D.实验中加入盐酸液体的体积,对测定无影响46.现有Mg和Fe粉末混合物共8g,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后,经测定溶液质量仅增加了7.6g,则反应中生成的硫酸盐物质的量总和为A.0.05molB.0.1molC.0.15molD.0.2mol七、填空题(共19分)47.目前,上海已有不少住宅小区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箱。①请将下列垃圾的编号填入相应的垃圾箱内。A.易拉罐;B.家禽、鱼类内脏;C.废节能灯管;[来源:学,科,网]如:金属垃圾箱A.;有机垃圾箱:(1);有害物质垃圾箱(2)。②为了使垃圾更有效回收利用,还应增加分类垃圾箱,可以标示为(3)垃圾箱。③废电池也应归到有害垃圾中,电池外壳是锌,写出将锌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4)。④若将铝制易拉罐浸入盐酸中,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5)。48.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①加碘食盐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化合价是(6);检验盐中含有钠元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7)反应。②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8)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③若将油滴加到水中,得到的混合体系是(9)(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④野炊时,常将柴劈成小块燃烧,这样做的目的是(10)。⑤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等作用,分子式为C17H19N3O,其中N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11);若将茶水久置在空气中,易于空气中的(12)发生反应而变质。49.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80℃时,乙物质的在1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3)g。②若要将图中“d”点表示的溶液情况变为“b”点,易采取的方法可以是(14)(选填编号)。A.增加溶质B.减少溶剂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③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5),若在此温度下将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情况是图中的(16)点(选填图中的“a”“b”“c”“d”)。④若将120g质量分数为0.15的乙物质溶液浓度变为0.2,需要蒸发水(17)g。八、实验题(共21分)50.实验室可以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得氯气,反应原理4HCl+MnO2MnCl2+Cl2↑+2H2O[来源:学§科§网Z§X§X§K]①写出上述装置图中仪器名称A是(18);B是(19)。②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可以是(20)(选填以上装置图的编号)。检验“丙”装置的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末端导管密闭后,分液漏斗中的水将(21)(填“会”“不会”)持续滴下。③制氯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做还原剂的是(22)。④某探究小组用针筒还进行了氯气(为黄绿色气体)的溶解性实验,在常温常压下,用50mL规格的针筒先吸取30mL氯气,再吸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得到如右图所示情况,水溶液颜色为浅黄绿色。此时,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23)体积的氯气。若将针筒活塞从20mL处拉至30mL处,此时该水溶液为氯气(24)(选填“饱和”“不饱和”)溶液,溶液颜色应比前面实验的颜色(25)(选填“深”“浅”“不变”)。51.食品添加剂碳酸钙为极细白色粉末,该产品可作面粉处理剂、膨松剂、稳定剂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某实验探究小组利用石灰石为原料,设计了如下两个流程得到碳酸钙粉末。①生石灰的化学式是(26),流程一中加入的“A”可以是CO2,这样做的优点是(27);②写出石灰石与盐酸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28);写出以上流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9);③若石灰石中所含碳酸钙的纯度为90%,取用100g该石灰石则所含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用盐酸溶解上述石灰石,理论上所用盐酸含HCl的物质的量至少为多少摩尔?请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30)计算碳酸钙物质的量(31)计算HCl的物质的量④“流程一”中生石灰加一定量的水得到熟石灰乳,而不是得到澄清石灰水,这样做的理由是(32);为判断熟石灰是否完全转化,实验的方法可以是取反应过程中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药品及操作实验现象结论(33)(34)熟石灰已完全转化⑤“流程二”中有两次过滤,第一次过滤的目的是(35),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有一些浑浊,而过滤器经检查发现完好,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36)。⑥若要得到食品级碳酸钙,上述两个流程中,应该倾向利用(37)(填“流程一”“流程二”)进行生产。普陀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化学质量调研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3.4.15六、选择题(共20分)题号27282930313233343536答案DDACCCCDBB题号37383940414243444546答案BBCCBABAAD七、填空题(共19分)题号空格号参考答案分值评分标准47[来源:学科网ZXXK]①(1)[来源:Z+xx+k.Com]B[来源:学科网]1其他合理的均得分。分子式符号写错、气体符号不写扣一分。(2)C1②(3)废纸或玻璃等1③(4)Zn+CuSO4→Cu+ZnSO41④(5)2Al+6HCl→2AlCl3+3H2↑148①(6)+5111空不约分也得分。(7)焰色1②(8)吸附1③(9)乳浊液1④(10)增加接触面积,充分燃烧1⑤(11)21︰81(12)氧气149①(13)4114空一对一错、只有一对得1分;一对两错得0分。溶解度不写单位不得分。②(14)AB2③(15)26g/100gH2O1(16)b1④(17)302八、实验题(共21分)题号空格号参考答案分值评分标准50①(18)长颈漏斗1错别字不得分。(19)烧瓶1②(20)丙1(21)不会1③(22)HCl1写盐酸也得分。④(23)21(24)饱和1(25)浅151①(26)CaO1只写节省原料,或意思相近也得分。(27)利用碳酸钙分解得到的产物,节省了原料1②(28)CaCO3+2HCl→CaCl2+H2O+CO2↑1(29)CaO+H2O→Ca(OH)2A1③(30)1001009.0=0.9mol130空只要计算正确得分。31比例式1分,答案1分。(31)设:盐酸反应物质的量为xmol9.01=x2x=1.8mol答:略2④(32)得到的石灰乳体积较少,有利于实验进行132空一定要有“体积较少”意思才得分。其他方法或意思正确均得分。(33)加水溶解再加酚酞1(34)溶液不变红1⑤(35)可以去除不溶于盐酸的杂质,提高碳酸钙的纯度1(36)再次过滤1⑥(37)流程二1
本文标题:上海市普陀区201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0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