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上海市闵行区2012届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调研(二模)
上海市闵行区2012届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为机器阅卷,答案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学校、姓名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答题时客观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填写。2、本试卷共有41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A.梭伦B.汉穆拉比C.恺撒D.穆罕默德2、关于伊斯兰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伊斯兰教的产生与犹太教、基督教的关系密切②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③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④伊斯兰教属于多神信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以下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该法的公布是平民的胜利B.该法没有给平民阶层带来任何好处C.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D.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特权4、“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5、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态势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6、《礼记·坊记》记载:“夫礼者,……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所以,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严格宗法制度C.打击旧贵族势力D.激发认同,维护社会秩序7、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8、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由此判断,当时孔子对现状的态度是A.肯定B.否定C.中立D.无所谓9、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最相近的是A.唐之中书省B.元之中书省C.明之内阁D.清之军机处10、《兰亭序》载:“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碶事也。”文中的“永和九年”属于A.公元纪年B.干支纪年C.年号纪年D.朝代纪年11、“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尚书被中书取代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割相权12、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B.团结了宗教人士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13、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大地主的特权问题B.政府财政收入问题C.农业生产发展问题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14、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A.笔记体的科技著作B.日记体的天文专著C.散文体的随感D.对话形式的科技访谈15、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资治通鉴》的特征是A.以事件为中心B.以人物为中心C.以年代为中心D.以制度为中心16、1880年,薛福成写到:“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遗患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右侧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朱熹笔下的孔子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陈独秀笔下的孔子19、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B.普法战争爆发C.中英正在签订通商协议D.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20、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和革命派D.维新派和革命派2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征婚广告(一)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英国资本(万英镑)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22、俾斯麦说:“(德意志)这个巨型的怪物成为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而要依靠铁和血。”材料中所说的“这个巨型怪物成为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指的是A.处于四分五裂政治状态的德意志B.德意志工业革命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C.德意志传统上军国主义思想严重D.德意志是当时受教皇压榨最严重的地区23、观察右图,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工业革命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D.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24、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组织”、“纪律”、“政治”、“革命”、“申请”、“解决”、“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就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25、右图是一幅关于二战后初期反映“冷战”的漫画《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A.凯南“八千字电报”B.富尔顿演说C.杜鲁门主义D.马歇尔计划26、毛泽东在一篇报告中说:“应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依据这一观点,建国后进行了A.土地改革B.农业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7、“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25年没有交往了。”这句话出现在如下哪一情境中A.毛泽东与田中角荣会面B.邓小平接见撒切尔夫人C.周恩来与尼克松总统会面D.乔冠华与联合国秘书长会谈28、下列是一组国际组织的标志。其中主要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是ABCD29、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C.欧洲协作的世界D.欧俄均衡的世界讨论观点甲:雅典民主制优于秦朝中央集权制乙:雅典民主制不如秦朝中央集权制丙:雅典民主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各有利弊丁:……史实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昼判(处理)狱(案件)而夜理书”。史实二苏格拉底:(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30、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可见作者认为A.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特征之一,以下对其认识最全面的是A.直接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B.有利于印度社会的稳定和发展C.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对佛教的产生发展有一定影响32、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A.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B.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度C.明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D.清初军国大事决于议政王大臣会议33、有人说:“从政治文化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假如这场革命能象________那样,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的话,中国就不必承受此后长期内乱的痛苦”。假如这一观点成立的话,空格内应该填入最典型、确切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十月革命C.彼得一世改革D.明治维新3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当时最有可能A.受到资本家真诚欢迎B.得到工人的普遍认可C.获得国会的大多支持D.遭到少数农民的反对35、“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英语SandwichBeerTelephoneEngine洋泾浜英语三明治啤酒德律风引擎词义夹肉面包麦制酒电话发动机A.读音虽不准但能促进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B.它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C.虽丰富了汉语词汇但不利于英语规范学习D.它正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品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历史价值观的感悟——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学完古代历史,同学们对中西政治制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并展开如下讨论:问题:(8分)(1)结合材料,指出古代雅典、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分)(2)分析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3)对这场讨论你有什么看法?(2分)37、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走进中世纪图一图二问题:(10分)(1)图一、图二分别描绘了中世纪欧洲什么经济的发展状况,其各自特点如何?(4分)(2)以上两种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2分)(3)伴随着以上两种经济的变化,西欧封建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2分)38、历史观点的辨析——鸦片战争的缘起问题:(10分)(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6分)(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4分)当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维持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马士著[作者简介]马士(Morse,H.B.)(1855-1933)美国人,哈佛大学毕业,他到中国后长期在英国人赫德控制下的中国海关服务。39、历史事实的阐释——“西化”与“东化”材料一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材料二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我们知道,……在明末清初以前确实有过东学西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不能只重视“西学东渐”而忽视“东学西
本文标题:上海市闵行区2012届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调研(二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0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