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钢铁改革开放大事回眸】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之路
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社会主义事业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方针逐步确立。一九八一年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提出今后经济建设的10条重要方针,其中有一条就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接着国务院又于一九八二年一月颁布了《关于对现有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的决定》,把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工作提到了重要地位。冶金部积极贯彻执行国务院的部署,从“六五”计划开始,坚持不懈地把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作为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战略任务,先后经历几个阶段。早在“六五”期间,冶金工业就把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当作大事来抓。当时,主要的钢铁企业基本上都是“一五”期间和“大跃进”时期建设起来的,工艺落后,装备陈旧,以致产品质量差、品种缺、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如鞍钢的大部分设备都处于严重超龄服役的状态。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时,曾经指出,鞍钢再不改造,若干年后将成为一堆废铁,因此,各大中型钢铁厂在实行承包制的过程中,将留利中的生产发展基金,绝大部分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一九八四年初,李东冶部长在全国冶金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六五”前期技术改造的经验,提出了“立足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进一步统一了全行业的思想。由于当时改造资金短缺,这个阶段提出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先抓好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积累资金,滚动前进”的改造方针。如鞍钢提出“小修小改,中修中改,大修大改,逢修必改”,把技术改造同大修中修等维修工作结合起来。“六五”时期他们集中力量改造了第三炼钢厂,将大平炉改为大转炉,在不停产、不减产的条件下,实现了节能增产。首钢通过改造,几座大高炉先后换上了无料钟炉顶等新技术,烧结由热矿变冷矿,轧钢的切分轧制和计算机控制等许多技术达到先进水平,使高炉利用系数、焦比等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名列前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邯钢转炉的改造更是滚动发展的一个好典型。他们于一九八○和一九八三年两次共花了280多万元,将2座6吨侧吹转炉改为8吨顶吹转炉,使钢产量由年产10万吨增加到32万吨,生产成本下降,到一九八七年七年累计创利1.5亿元。有了资金后,他们又把8吨转炉改造为20吨的,并将模铸率先改造为连铸,使炼钢铸钢生产系统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这个阶段,不少企业从实际出发,采取局部改造与整体改造相结合,整体引进与单体设备、关键设备引进相结合,引进必要的国外先进技术与开发应用技术相结合,效果较好。如本钢的一米七热连轧机是六十年代后期国内设计、制造的,投产后生产不正常,钢板质量很差,长期不能达产,有人主张拆掉重建,但本钢决定引进部分关键设备,先进行局部改造。结果投资省、见效快,不仅钢板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而且产量也很快超过设计水平。又如对现有大量中小型材及线材等落后轧机,也采取适用技术进行改造。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钟廷珍研制成功的短应力线高刚度轧机及其配套技术,对这类轧机进行了局部或整体改造,投资省,周期短,大大提高了轧材精度,增加了企业效益。一九八七年,冶金部经过调查研究,提出钢铁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之一,面临着“三个不适应”:即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品种结构、产品质量不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发展的需要。当时按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生产的钢材,仅占18%左右,而最突出的是品种质量上不去,拖国民经济的后腿。因此,在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召开的全国冶金工作会议上,戚元靖部长提出,把品种质量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提高钢铁工业技术进步起点的基础上,加速技术改造。要求35个重点钢铁企业在“七五”期间改造、打通462条按国际标准生产的工艺先进、设备配套完善的作业线,包括新上一批连铸机、炉外精炼设施、高速线材轧机,以及改造一批轧机、新增一批包括微电子技术在内的检测、控制设备。这项工作,到1990年底已顺利完成。“七五”期间,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080个,占标准总数66%;重点企业形成了470条提高质量的生产线,地方钢铁企业也形成了170多条按“双标”生产的作业线;重点和地方骨干钢铁企业钢材的“双标”率,由一九八六年的7.5%上升到一九九○年的45%。品种结构也有所改善。在这期间,鞍钢进行了新建第三烧结厂,改造11号高炉、三炼钢转炉、板坯连铸机、半连轧机和冷轧板机的“三字号”工程,取得了老厂改造的好经验。武钢以发挥一米七轧机系统生产能力和新三号高炉(3200立方米)建设为中心,推动了全公司技术改造。首钢抓了二号高炉改造及二炼钢(2×210吨转炉)改造。马钢新建的2500立方米大高炉,攀钢、重钢、唐钢、宣化、邯郸等建设的5座1200立方米的现代化高炉,以及各钢厂新建的十多套高速线材轧机,14套无缝钢管轧机和84台连铸机,不仅调整了产品结构,也使企业装备面貌有了变化。这是钢铁工业围绕扩大品种、提高质量的第二阶段的技术改造。九十年代初,冶金部又适时提出要上“四个新台阶”。就是要上品种、质量水平的新台阶,增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关键品种和适销对路的钢材;上现代化水平的新台阶,把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一大步;上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的新台阶,提高劳动生产率;上综合经济效益水平的新台阶,增强钢铁企业面向国内外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在这四个新台阶中,没有提到数量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数量上不再发展,而是要求产量的增长必须建立在新的技术基础上,产量的增长既要依靠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又要有利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反对那种不讲品种质量单纯追求数量的做法,反对把投资主要用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忽视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做法,要反对不问市场需要、盲目增产导致产品积压的做法。这是把品种质量放在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地位这一指导思想的深化。一九九三年,刘淇部长根据钢铁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及面临的新挑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组织各方专家论证后,明确地提出:“结构优化是发展钢铁工业的中心环节”。他指出:结构优化除了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外,主要是优化企业工艺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把优化结构作为发展钢铁工业的中心环节来抓,这是冶金工业部在发展战略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冶金部先后召开过5次研讨会,分别邀请企业经济研究部门,冶金厅局和地方企业、大钢和特钢企业、老部长以及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刘淇部长等部领导都亲自主持和参加讨论。通过研讨论证,一致认识到:要实现钢铁工业的结构优化,必须实事求是地从市场、产品,工艺等各个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大力推进老厂技术改造,以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为主导,认真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方针,大力支持采用新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要通过大力发展合资、租赁、股份、嫁接、引进外资等方式,直接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缩短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的周期,尽快缩小同国外钢铁工业技术水平的差距,同时要大力搞好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增强创新能力。冶金部还提出,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工艺技术结构优化上应有不同的目标。1.对以高炉——转炉流程为特色的大型联合企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是:以全连铸为核心,抓住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合吹炼转炉——炉外精炼——连铸四个生产环节。在高炉上要增加富氧喷吹及喷煤量,争取达到200公斤煤粉/吨铁;炼钢上要尽快淘汰平炉;逐步使转炉大型、高效化,并实现连铸化;在轧制上,要改造和淘汰落后轧机,主要采用热连轧宽带钢轧机、冷连轧宽带钢轧机、四辊中板轧机、大型万能型轧机、高速线材轧机等,有条件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或扩建时,也可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热轧卷板,提高企业竞争力。2.特殊钢厂优化结构的任务更艰巨。这类钢厂技术结构优化的方向是,采用50—100吨超高功率电炉、在线大吨位精炼炉、连铸机、连续式或半连续式轧机,取代现有陈旧工艺和设备。最典型的做法是采用“四个一”配置模式,即一台超高功率大电炉、一套精炼设备、一台连铸机、一套连续式轧机。3.对中小型高炉转炉联合企业,技术结构优化的方向是:采用装备水平较高的中型冶金设备,如300—750立方米的高炉及20~50吨级的转炉;以全连铸为目标,实现炼钢——炉外精炼——连铸三位一体的生产方式;配置中小型连轧、半连轧或高速线材轧机,生产中小型钢、普通中板及线材。对于新建的中小型钢铁联合企业,可考虑采用熔融还原、转炉或超高功率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等简洁紧凑的新工艺技术。各地还可根据资源、能源等具体情况,适当发展一批短流程的电炉钢厂。如沙钢集团公司(原张家港钢厂),在70吨超高功率电炉的基础上,又新建一个90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的短流程厂,就是一个推进中国钢铁企业新流程的典型工程。
本文标题:【钢铁改革开放大事回眸】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之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1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