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一小时搞定高考历史文史常识.
一小时KO高考历史文化常识——高考历史错题本例析文史常识:史料运用、天干地支、生肖称谓、风俗节日、衣食住行文化、姓名称谓、古代纪年、官职称呼、天文历法地理、文史体裁(诗、赋、词、曲、小说;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科举考试等。立意:侧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积累。方式:借助文史常识来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范围:古代史的传统文化较多。难度:以识记为主,知之者易,不知者难。【规律总结】一、史料与史学1、史料分类:(1)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2)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2、史料辨伪的四种基本方法。(1)从目录上来辨别其真伪。(2)从古书所引用的材料来鉴别其真伪。(3)从古书的内容来鉴别其真伪。(4)从古书的文法、体例、风格来鉴别其真伪。此外,实物史料还可以从制作原料、手迹、款式等方面来辨别其真伪问题。谥号: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谥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如明太祖洪武,清高宗乾隆。二、姓名称谓1、谥号,庙号,年号(2010年上海卷)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A.辛亥革命B.商鞅变法C.靖康之变D.光武中兴(2007年全国文综卷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否则就有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的名字时,必须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避讳。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2、避讳制度避讳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改字法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如:①《汉书》“邦”→“国”。为避汉高祖刘邦之讳。②《太素》“太渊穴”→“太泉穴”。为避唐高祖李渊讳。2、空字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某”、“讳”来代替,叫做空字法。如:陶弘景→陶景《新修本草》卷十七《葡萄》:“陶景言用藤汁为酒谬矣。”这是避唐高宗太子李弘名讳而删去“弘”字。3、缺笔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避讳的对象有四类:1、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2、官讳:是封建官场的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3、圣人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4、家讳:指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2007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3、年龄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4.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5.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尊称: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导师、夫子”,他家房居称“尊府、贵宅”,自家居室称“草堂、寒舍”。谦称: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等。兄弟排行:•古代以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另外,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三、【姓氏起源】①以国名为氏如齐、鲁、晋、郑、卫、陈、蔡、曹、许等。②以封地(采邑)为氏如周武王封岔生于苏,岔生后代便姓苏;晋国大夫毕万于魏,其后世子孙以魏为氏。③以官名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④以职业(技艺)为氏如巫、卜、祝、史、匠、陶、屠等。⑤以出生地、居住地为氏带邱、郭、门、乡、闾、里、野、官等字,(2009年全国文综卷I,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2009年全国文综卷II,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号B.邑名C.爵号D.官名1、纪年法(1)、帝王年号纪年。汉武帝开始用。(2)、生肖纪年。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就称为生肖,又叫属相;十二生肖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年循环一次(3)、干支纪年。它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该纪年法始于汉朝,与年号纪年法同时并用。四、天文历法(08海南历史,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08宁夏,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时间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3、时辰中国古代还有报更(打更)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一更(19-21时)、二更(21-23时)、三更(23-1时)、四更(1-3时)、五更(3-5时)春季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惊蛰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夏季立夏5月5--7日小满5月20--22日芒种6月5--7日夏至6月21--22日小暑7月6--8日大暑7月22日--24日秋季立秋8月7--9日处暑8月22--24日白露9月7--9日秋分9月22--24日寒露10月8--9日霜降10月23--24日冬季立冬11月7--8日小雪11月22--23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3小寒1月5--7日大寒1月20--21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4、二十四节气五、【地理山川】1.阴阳: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如衡阳、汉阳.江阴等。•2.中原、关中、江南、岭南、塞北。中原:专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3.关中:“关”指古代的函谷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明清以后,“关”主要指山海关,今东北三省称为关东、关外。•4.江南(江东):“江”指长江。由于长江流到今九江后折向东北,因此古代以这段江为界,来区分东西或左右。古代的江东或江左,,指长江下游江浙一带;江西或江右,指长江下游现在安徽省中部地区。江南现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江表】长江以南地区。5.岭南:岭指五岭,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6.塞北:塞北即长城以北地区,其自然条件比较差。•7.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10.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11.古今地名•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白下--南京•临安、钱塘、武林--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广陵--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1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13.【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支那、震旦等。(2008年全国文综卷I,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2011年天津卷)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①大都-北京②汴梁-开封③临安-苏州④益州-成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六、【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清明:四月初,踏青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七、音乐文娱【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八、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1905年废除)1、等级:(1)院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2)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3)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4)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九、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简称【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
本文标题:一小时搞定高考历史文史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3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