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一带一路战略思维下的多式联运
一带一路”下智慧港口发展大有可期2015年03月20日佚名来源:赛迪网-赛迪方略一带一路”下智慧港口发展大有可期导读:对于我国港口而言,借助“一带一路”契机,通过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科技手段,优化提升港口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实现港口的功能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使其真正具备“智慧”能力,已经成为各港口提高自身竞争力、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港口国际竞争力,满足未来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必然要求。2014年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相关港口作为连接国内外货运商贸、物流仓储以及信息服务等的重要载体,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节点,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相关港口的信息监控、物流对接、港务管理、安防应急等能力也面临更高要求。因此,各大港口向创新化、科技化、智慧化转变的改革势在必行。1、智慧港口的涵义智慧港口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智慧技术手段进行透彻感知、广泛连接、深度计算港口供应链各核心的关键信息,实现港口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和各个参与方之间无缝连接与协调联动,从而对港口管理运作做出智慧响应,形成信息化、智能化、最优化的现代港口。2、“一带一路”给智慧港口带来新机遇一是港口货运量增加对港口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广阔的辐射地域范围、庞大的经济规模以及活跃的经济发展态势蕴藏着巨大的货运需求。由此带来的更高的港口服务能力需求已经促使沿海大港率先走向智慧化进程,以提升货运容纳能力和效率,主动应对日益提升的客户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二是港口将从传统业务向贸易加工保税综合物流服务转型。“一带一路”战略既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也包括次区域合作区、经济走廊、跨国运输线等,相关的仓储物流、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产品研发和加工制造等港口功能需求将会日益强烈,港口从传统业务向贸易加工保税综合物流服务转型将迎来机遇,与之对应的信息化服务能力要求也将水涨船高。三是港口运营管理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会带来港口货运量的增加,更会为港口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智慧化港口建设将会弥补传统港口管理的不足,从而帮助港口提升运营能力、货运调度能力和通关监管效率,使港口从容面对巨大的货运增加量。四是港口之间运营合作量不断增加。“一带一路”战略下,港口之间在海铁联运、口岸联动、大陆桥运输、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大量跨区域合作空间。而加强港口间的运营合作不仅需要运输网络的联通,更需要加快各港口信息化建设,从而整合港口间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促进资金、信息、技术、商品、人才等在各港口经济带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3、我国智慧港口分布呈现东部铺开,中部延伸的特点当前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重点港口陆续开始进行智慧港口建设。武汉港、宜昌港等中部沿江港口也开始寻求智慧化战略提升。我国智慧港口建设呈现东部沿海全面铺开,并向中部沿江港口延伸的布局特点。图12014年中国智慧智慧港口建设分布图4、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体系已经囊括了当前港口运营的多数核心业务从我国智慧港口的整体建设功能架构上看,重点功能体系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港口客户管理系统。提供港口基本信息资料、客户服务指南、港口业务流程介绍、业务手续申请办理等信息。此外,在海量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信息数据库和企业信用评价机制。(2)港口智慧生产管理系统。围绕着港口的生产作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重点开展港口生产作业管理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主要包括集装箱码头无人闸口、港口门卫与大宗货物疏运管理、智能堆场管理和智能城中管理等功能。(3)港口智慧运营服务系统。搭建港口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平台,实现港口作业协同、信息共享和生产动态监控;优化完善集装箱及各专业码头生产系统;建设港口生产安全应急平台,提高生产安全监控和事故应急决策指挥能力。(4)港口智慧口岸管理系统。借鉴国际“单一窗口”建设理念,探索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示范应用,拓展电子口岸物流商务服务,扩大口岸物流供应链全程联网应用范围。(5)港口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港区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依靠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为道路集装箱运输车辆配置RFID电子标签,建设覆盖口岸、码头、堆场、物流园区等区域的货物、集装箱、运输工具识别的传感网络,实现港区码头的物流信息采集、数据交换和共享。(6)港口智慧物流管理系统。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能物流在港口的流通过程中基于RFID技术获取信息,从而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7)港口智慧安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智能视频监控与分析、限制区域报警管理和港区地理信息服务等功能系统。(8)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总线”与港口码头、口岸业务单位乃至监管机构等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完善物流、通关、贸易、金融、保险等信息元的智能采集、处理、分析和决策支持。图2中国智慧智慧港口建设功能架构上一页1基于信息的分析处理与决策支持是我国未来智慧港口服务发展的方向一是在港口运营服务上,重点实现港口作业协同、信息共享和生产动态监控,通过港口调度指挥中心系统、集装箱码头生产系统整合、油化品应急管理系统、集箱经营系统和杂货码头、散粮码头生产系统等功能模块加强对于港口运营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二是在港航物流服务上,目标是形成多接口、多用户、跨区域、无时限的港航物流平台,为物流企业间和上下游客户提供多方协作及业务运营平台。其建设内容一般包括:面向物流企业和上下游客户,提供网上订舱、交易管理、电子商务等港航物流服务支持,推进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链上下游延展服务功能等,从而构建全程物流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智慧港口全程物流服务核心竞争力。三是在金融贸易体系建设上,建立捷的第三方交易平台,面向粮、油、矿、钢材等大宗商品货物交易,提供在线交易、物流金融服务等“一站式”电子商务功能,同时以物流商贸交易平台和资金管理平台为依托,通过与银行、保险合作,建立配套物流金融信息平台、质押监管信息平台、船舶交易平台,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能力,满足物流金融服务需求、降低物流贸易风险。四是在航运交易体系建设上,重点搭建物流服务与船舶交易平台,为智慧港口的船舶交易及贸易提供国际结算、融资服务、航运保险和航运衍生品交易支撑,为各类用户提供物流信息发布和获取渠道,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提升港口的现代航运综合服务能力。五是在通关监管服务体系建设上,通过信息数据接口,获取并发布政府主管部门港航监管信息,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和掌握航运中心动态。同时面向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监管部门以及口岸客户,提供网络化的申报、审批和管理等通关支持,实现口岸监管部门与监管场所的高效联动。六是在信息增值服务体系建设上,以大数据中心海量数据资源为基础,为各层面经营管理提供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同时拓展第四方物流业务,提升航运中心资源整合、资源调配、规则制订、商务议价等能力。七是在支撑体系建设上,重点加强标准化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采用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手段助力信息化。不断深化物联网在航运物流业的应用,加强物流生产与信息网络的联动,建设云服务平台并在航运物流业中应用,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对于我国港口而言,借助“一带一路”契机,通过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科技手段,优化提升港口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实现港口的功能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使其真正具备“智慧”能力,已经成为各港口提高自身竞争力、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港口国际竞争力,满足未来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必然要求。“跨区域智能航运数据资源库群及交换平台结合了长三角两省一市水路交通及其信息化的实际特点。”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为核心,以现代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促进水路交通运输产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为目标,进行智能航运信息服务应用示范建设,“它将着重解决目前内河航运的信息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标题:一带一路战略思维下的多式联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3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