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备课纸教学内容1、秦时明月汉时关第1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诗文驿站”初知三首诗的意思。2、知道边塞诗是唐代诗歌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描写内容是边塞生活。3、初步领会“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教学重难点能背诵王昌龄《出塞(其一)》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登上过长城吗?2、站在烽火台上眺望远方,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什么?3、是啊,大漠边关雄伟壮丽、辽阔苍凉,古往今来,多少将士怀揣保家卫国的理想驻守边关。面对恶劣的环境,残酷的战争,他们心中又作何感想呢?二、学习《出塞》1、出示《出塞》自由读。2、指名读,相机正音。教:同“叫”,读第四声。3、借助“诗文驿站”说说《出塞》的意思。4、自读“赏析苑”了解诗文主题及特色,初步领悟诗文精妙。(秦时明月汉时关:互问见义)5、带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热忱,诵读诗歌(指名读、齐读)6、尝试背诵。累计课时数三、学习“诗文会客厅”中诗文。1、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一大类,许多边塞诗千古流传。读读“诗文会客厅”中的两首诗,参考译文和赏析,想想诗句的意思。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诵读,尝试背一背,看谁背得快。2、交流:谁来背背你喜欢的诗?也可以是最喜欢的诗句。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背诵三首诗。看哪组背得多背得快。4、“赛诗会”:以小组为单位,你出上句,我对下句,看哪组能成为今天的“诵读之星”。四、小结1、齐诵所学三首古诗。2、在学习后还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3、边塞诗作还有很多,课后可以搜集其他边塞诗,尝试背诵全诗或自己喜欢的诗句。五、作业:完成课后“诗文活动场”练习。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备课纸教学内容2、落日故人情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别董大》、《送友人》、《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根据“诗文驿站”提供的资料,初知古诗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3、通过诵读感知“送别诗”意境,体悟“送别诗”中豁达乐观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吟诵诗文,体悟“送别诗”中豁达乐观的情感。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一、复习导入1、背一背学过的边塞诗,读读自己搜集的边塞诗。2、辽阔苍凉的边塞抹不去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每逢临行送别,那凄凄清清、依依不舍的情景,感人至深。谁来说说你记忆中描写送别场面的诗作。3、唐代边塞诗领军人物——高适(板)也写过一首送别诗,但这首诗中的送别却为那凄凄清清伤感的离别抹上了不一样的色彩,自己读读想想。出示:别董大二首(其一)二、学习“诗文长廊”中古诗1、自读诗文,指名反馈,相机正音。曛:xūn日色昏黄2、根据“诗文驿站”中注释,理解诗意。3、读着这首诗,除了离别的伤感,你还感受到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预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累计课时数慰藉友人,充满对生活的坚定信念,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乐观。4、记一记,尝试背诵。三、拓展学习1、出示《送友人》、《卜算子》2、自读,指名,相机正音。一为(wéi)别自兹(zī)去:此鲍(bào)浩然去那(nǎ)边:哪3、读一读,悟一悟。借助注释了解诗词大意。4、说说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也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乐观。5、《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卜算子》: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6、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背一背。7、组内交流,推荐诵读表演。8、评选“每周诵读星”四、练习1、搜集送别诗,背一背自己喜欢的诗句。累计课时数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备课纸教学内容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天净沙•秋思》《苏幕遮》《登高》。2.借助“诗文驿站”理解古诗大意。3.通过品读、想象领会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吟诵诗文,感受作者写景中那浓浓的秋思。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一样的秋天,在不同人的眼里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秋景。有人看到的是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有人看到的是果实累累、秋色绚丽……在那漂泊天涯的游子眼里又是怎样的一番秋景?怎样的一腔秋情?二、学习《天净沙•秋思》1.简介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杰出戏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汉宫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现存130首,除《天净沙•秋思》外,还有《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也具有代表性。2.简介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标志着文学史上的三座艺术高峰。曲在元代兴起,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结构上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常用于写景、抒情。3.教师范读。(说明:范读要根据感情基调的需要,节奏合理而低缓。)4.学生自读,教师点名读。朗读要注意节奏,并感受景物描写。(朗读节奏见板书,教师适时指导朗读)5.借助“译文台”和“赏析苑”,让学生感受这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中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6.检查诵读情况。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并对误读的地方予以更正。7.熟读成诵。三、拓展学习1.出示《苏幕遮》《登高》2.自读,指名读,相机正音。3.读读悟悟,感受作者借助景物画面抒发的深深的悲秋之情。4.小组赛诗会。四、作业完成“诗文活动场”第1题。累计课时数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备课纸教学内容四大风起兮云飞扬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大风歌》《垓下歌》《易水寒》2.借助“诗文驿站”理解古诗大意,并尝试背诵。3.通过诵读体会古代英雄无与伦比的豪气和满腔的深情。教学重难点吟诵诗文,感受古代英雄的凛然正气和万丈豪情。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一、谈话导入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荆轲《易水歌》都是短歌。一是写打江山者得江山之瞬间心胸,一是写盖世英雄之壮烈扼腕,一是写仗义行侠者赴死如归,慷慨诀别。三位英雄都是因事生情,因情放歌,无意为诗而成千古绝唱者。究竟唱出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学习《大风歌》1.出示《大风歌》,自由读,指读正音。2.借助“诗文驿站”中的注释,了解诗人刘邦,理解诗意。3.《大风歌》正是刘邦英雄本色的显露,“大风”、“云飞扬”、“猛士”使人感受到叱咤风云的气概,而“海内”、“故乡”、“四方”又使人感到他那恢弘的气度。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导朗读。4.自由练读,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这美。5.小组背诵。三、学习《垓下歌》1.《大风歌》与《垓下歌》可称姊妹篇,楚汉之争,一胜一败,一兴一衰,互为映衬,冠绝千古。2.出示《垓下歌》,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3.借助相关资料了解诗文大意,感情诵读。四、拓展学习1.出示《易水歌》。2.自读,相机正音:还(huán)、蛟(jiāo)3.借助“译文台”“赏析苑”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五、背诵积累1.学生自由背诵。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背诵比赛。六、作业1.完成“诗文活动场”的练习。累计课时数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备课纸教学内容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第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题都城南庄》《代悲白头翁》《浣溪沙》。2、借助“诗文驿站”初知三首诗的意思。3、通过诵读体会“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感叹,并积累这方面的名句。教学重难点吟诵诗文,体会“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感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追忆往昔,总让人感慨万千。唐朝诗人刘希夷发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叹,让我们走进诗词,体会诗人对人生的一些感悟。二、学习“诗文长廊”中的《题都城南庄》1、出示《题都城南庄》,自由读2、指名读3、借助“诗文驿站”中注释,了解诗人崔护,理解诗意。4、自读“赏析苑”,体会诗人通过“去年”和“今日”的境遇对比,把两次郊游的情景和心中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道出了“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人生际遇。5、同桌背诵三、拓展学习1、出示《代悲白头翁》《浣溪沙》2、自读,指名反馈,相机正音摧为(wei)薪还(huai)对无可奈(nai)何徘(pai)徊(hui)3、读一读,悟一悟,借助注释了解诗词大意。4、找出这两首诗中感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背诵三首诗,看哪组背得多,背得快。6、小组展示成果,评选“诵读之星”四、作业完成课后“诗文活动场”的练习。累计课时数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备课纸教学内容六、南望王师又一年第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愤》《秋波媚》。2、借助“诗文驿站”初知古诗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3、通过诵读感受陆游的拳拳爱国之心。教学重难点吟诵诗文,体会陆游拳拳的爱国之心。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刚学习了陆游的《示儿》,你还记得吗?指名背诵。这首诗写出了陆游临终未看到祖国统一的遗憾和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心愿,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陆游的一生都在为抗击外敌、恢复统一不遗余力地呐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另外三首爱国诗。二、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指导读题目并理解题意。2、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自由读3、借助“诗文驿站”说说这首诗的意思。4、再读诗句,结合“赏析苑”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5、记一记,尝试背诵。三、拓展学习1、出示《书愤》《秋波媚》。2、自读,相机正音衰(shuai)鬓(bin)伯仲(zhong)酹(lei)酒灞(ba)桥3、读一读,借助“译文台”和“赏析苑”了解诗词大意。4、引导学生通过用典故、大胆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体会诗人的爱国激情。5、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诵读,尝试背一背,看谁背得快。6、“赛诗会”:以小组为单位,你出上句,我对下句,看哪一组能成为今天的“诵读之星”。四、小结1、说说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爱国诗人。2、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句?交流五、作业1、完成课后“诗文活动场”的练习。2、收集爱国诗句,读读背背。累计课时数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备课纸教学内容七应是绿肥红瘦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诵读《如梦令》《德佑二年岁旦》《梦江南》2、借助“语文驿站”理解古诗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3、通过品读,想象领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感受诗人的一腔情怀。教学重难点吟诵诗文,体悟写景中那浓浓的情。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一、谈话导入二、在古诗中,春雨、海棠、梅花、马儿、飞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在诗人的笔下都会化成一腔情怀,凝固成永久的记忆。诗人常常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细细品读,能让我们领略到其中的妙处。三、学习《如梦令》1、简介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2、教师范读全词,注意节奏。3、借助“译文台”中注释,理解词意。4、借助“赏析苑”,感受诗人对春光一瞬和豪华不常德无限惋惜之情。5、记一记,尝试背诵。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三、拓展学习1、出示《德佑二年岁旦》《梦江南》2、自读,指名读,相机正音:斜晖脉脉白蘋洲3、读一读,悟一悟,借助注释了解诗词大意。4、说说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读好诗句: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5、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一背。6、组内交流,推荐诵读表演。7、评选诵读星四、练习1、小知识——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例如“朱门酒肉臭”,朱门借代显贵之家。2、李清照的词《如梦令》中“”一语新颖传神,也常借此感叹红颜易老,青春易逝,渴望能够留住时光和青春。累计课时数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备课纸教学内容八明月夜落花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赋得诗》《茶》《竹》2、根据“诗文驿站”提供的资料初知古诗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3、通过诵读,感知“宝塔诗”的趣味。教学重难点吟诵诗文,体悟“宝塔诗”的趣味。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一、谈话导入1、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乐园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趣味诗,一字诗、叠字诗、藏头诗、连环诗、回文诗、宝塔诗……二、学习《赋得诗》1、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安居士”
本文标题:一秦时明月汉时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4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