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专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1专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1.统治政策的调整:(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标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2)贞观之治: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唐太宗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4)元朝的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2.农作物推广和引进:①唐代蔬菜有很多新品种,农耕技术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②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和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他本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3、劳动工具: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唐朝时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4.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筑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隋炀帝时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元朝为了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开通了会通河和通会河。5.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①我国南方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作物生长;②自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为逃避战乱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再加上南方相对北方战乱较少,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表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其中太湖流域成为全国著名的粮仓,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6、(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变法最根本内容,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建立。对建立秦朝封建制度起关键作用)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自足”。2日本大化改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分地”,但必须花费超出当时地价的钱向地主赎买。)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手册P153课本九下P10弊端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3)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④调动农民积极性。(4)针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建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减轻农民的负担等(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减轻农民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法行政,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管理;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6)我国民间曾流传一句话:“吃饭靠两平。”你认为这两平是指谁?为什么?分别给我们什么启示?①一是邓小平,因为他制定了改革开放的策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启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制订政策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农业政策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②二是袁隆平,因为他首次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为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产生了重大影响。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农业的发展。(7)如何看待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与现实相比,你得到怎么样启示?这些失误后来成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成为我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启示: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8)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成就及挫折的原因及认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㈠是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㈡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发挥㈢党的领导干部及群众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建国以来经济工作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经济建设缺乏经验且急于求成;没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经验教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改善人民生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3“三农问题”改造题【热点链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通知将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详细分工,落实到各部委及单位部门。可见,党和政府始终关心“三农”问题。【导学练习】1.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于哪一时期?结束于哪一年?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什么举措在农村建立土地公有制?3.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在农村采取什么重大举措,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一、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暴动后,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1930年上半年,邓子恢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再加上一条“抽肥补瘦”的规定。毛泽东称赞“闽西土地解决办法最好”。——摘自龙岩学院网站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暴动”被誉为什么?(2)材料二中,我国是通过什么途径确立“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改革的完成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起到什么作用?它有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的本质?为什么?(3)材料三中,农民为什么会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4(4)1978年以后,我国政府在农村实行怎样的土地政策?有何重大意义?2.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人多地少,帝国主义预言,中国人养不活自己。历史证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丰衣足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1952年以后)农民分到土地后,存在生产工具、资金、水利、自然灾害、合理利用土地、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等诸多问题。材料三: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材料四: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图1996-1998年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0%以上,个别省份如江西、四川两省90%以上为杂交水稻。——《中国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现状》材料五: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人均粮食产量(单位:千克)4123903062392852892161950195219561960197019841996年份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的颁布对农业生产起到什么作用?(2)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党中央怎样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借以提高生产力?(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达此目的,党中央实行了哪一项重大举措?(4)阅读材料四的图并结合以上材料,请回答:新中国实现丰衣足食必须依靠什么?(5)阅读材料五,结合材料一、二、三、四,完成下表:材料一二三四4003002001005取得成效在柱状图显示的年份(6)根据以上五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二、综合题3.学习历史,知古鉴今,把握未来: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历史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农民积极参加合作社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人民公社图一图二图三图四⑴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图三;图四。⑵从图一到图二,我国农村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⑶哪一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哪一幅图反映的史实是党和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⑷图四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步骤二:听歌曲(谣)——感受历史材料一: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侯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小岗村村民关于大包干的顺口溜⑸材料一是小华同学收集到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那时候因为哪一制度的存在使妈妈没有土地?这种制度的存在对当时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什么影响?①;②。⑹材料二这首歌谣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下列哪一运动之后()A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改革开放步骤三:看新闻——把握历史1980年产粮5.02亿kg1981年产粮6.70亿kg1982年产粮7.15亿kg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6材料三: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俗称中国的“皇粮国税”的农业税结束了其2600年的历史。⑺如果你是中央领导人,你将如何重视农业?【参考答案】导学练习部分:1.战国时期;1952年。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达标练习部分:一、材料解析题:1.(1)“闽西土地革命之先声”。(2)变法;巩固;没有;因为它只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仍然属于土地私有制。(3)因为分散经营的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迅速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2.(1)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作用: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2)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改变管理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一靠政策引导,二靠科技进步。(5)材料一二三四取得成效在柱状图显示的年份1952195619841996(6)中国共产党始终关心“三农”问题,重视民生问题,是代表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或“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综合题3.(1)土地
本文标题:专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4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