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第1讲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2、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难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2、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1、物质基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2、阶级基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3、社会基础:当时诸侯割据,统治者无法在文化上实行专制,而且为本国或本集团的兴起,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社会环境宽松。4、人才基础:私学的兴盛,打破了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群“士”的形成;总之,“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经济基础的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必然反映。二、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2.基本文献: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教育家,文化传播者。(1)政治思想:①提出“礼”与“仁”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②注重政治和人事,敬鬼神而远之;③“德治”思想。(2)教育思想:①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②整理古代典籍:《春秋》(鲁国史书)等(3)代表文献:《论语》(弟子编纂)4.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1)孟子:①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②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2)荀子:①主要思想:强调天人有常;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重礼”: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②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二)、老庄之学:1.代表人物及著作(1)老子:《老子》(2)庄子:《庄子》2.基本特征(1)以“道”为世界的根本;(2)以“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3.基本主张(1)老子①“道”是世界的根本,永恒不变;②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③方法论:“弱者道之用”;阐述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④政治思想:推崇“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2)庄子①“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②提出“齐物论”:万物没有界限、差别。4.历史影响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追求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法家的思想:1.代表人物:李愧、吴起、申不害、商鞅、韩非子2.基本特征:奖励耕战、严刑峻法3.政治实践(1)李愧变法措施①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租收入;②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政治秩序;③制定《法经》,加强法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2)商鞅变法措施①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奖励耕战;②废除井田制,加强中央集权;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实行编户制;⑤燔诗书,明法令,以吏为师。4.理论构建(1)法家学派①重“法”派:(法:健全法制)。②重“术”派:(术:人主驾御群臣的统治之术)。③重“势”派:(势:人主的权势)。(2)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将法治理论系统化①政治上: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②历史观: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③哲学上:反对“无用之辩”,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④认识论:提出用“参验”的方法检验行知的真伪。5.历史作用:建立和维护专制政权(1)有利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2)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理论基础。6.历史归宿(1)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2)法治思想被儒学体系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四).墨家的主张:1.代表人物:墨子2.基本特征:刻苦简朴、自我牺牲、讲求实际功利。3.思想主旨:兼相爱、交相利。4.思想主张: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5.主要贡献:(1)认识论①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②提出判别知识的“三表法”。(2)逻辑学①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术语;②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6.历史归宿(1)墨子死后,其弟子专门探讨逻辑学,形成“墨辩”学派(后期墨学);(2)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三、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1)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后,君主与士人的关系发生变化。在皇帝的心目中,士人由可以依靠的对象变为必须加以控制打击的对象,“百家争鸣”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儒家学派的一些人面对刚刚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还要对它进行指责攻击,就更无法避免遭到被禁的厄运。所以,这种争鸣局面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百家争鸣局面最终结束。四、百家争鸣的意义:1、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第2讲儒学的兴起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教学目标:1、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重点难点: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一、“焚书坑儒”的批判:1.历史背景(1)秦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附庸;(2)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3)直接原因:儒生攻击郡县制,非议秦始皇2.基本过程(1)焚书①除《秦记》以外的各国的历史记载。②《诗》、《书》、百家语者。(2)坑儒:将460余儒生坑杀于咸阳3.历史评价:(1)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2)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儒学发展进入低潮。(3)不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4.后世批判: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称之为“灭学之祸”。二、罢黜百家:1.历史背景(1)“大一统”得到巩固;(2)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基本定型;(3)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4)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①文化“一统”与政治“一统”一致;②核心:确定儒学独尊地位。2.主要目的: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3.基本过程(1)尊儒:①起用儒学之士任职;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倡儒:①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②郡国立校:初步建立地方系统。4.历史影响(1)积极: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进步①儒学地位上升,成为正统思想;②汉王朝重视思想、文化、教育。(2)消极:①扼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②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局面结束。三、太学的出现:1.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1)发展历程①汉武帝创立太学,规模有限。②汉武帝令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③汉昭帝起太学规模扩大。(2)太学的地位及影响①最早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②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③带动民间向学风气,利于文化传播。④打破官位垄断,下层人得以入仕。2.太学清议(1)背景①东汉中期,太学生到30000多人。②太学生少年英锐,敢于思想创新,言行勇敢。③密切接触民间,了解弊政危害。④儒学民本思想的影响。(2)内容:品评政界人物,参与上层政争。(3)地位:舆论影响政治生活较早的史例。(4)影响: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选官制度的历史沿革(1)早期:世官制(2)汉武帝:察举制(3)隋唐:科举制2.科举制度(1)选官标准:考试成绩(2)考试内容:儒学经典(3)文化影响①儒生成为文化和政治舞台的主角。②儒学全面影响政治文化生活。③有益于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稳固。④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⑤一定意义上体现公平公正原则。⑥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⑦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⑧文人醉心功名,致使科技人才力量薄弱。五、“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比较“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谋求思想统一,进而巩固政治统一背景秦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附庸;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基本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统治需要。手段政治暴力利用舆论的诱导和利益的驱动;如用儒家学说统治天下,禁止其他学说;用儒家学说作为教育内容
本文标题: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4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