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考点29.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7.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专题二.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34页)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2.和平成为主题之一的原因是什么?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国际社会祁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争取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3.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4.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5.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世界持久和平6.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主题原因是什么?当今国际社会仍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世界,落后、贫困、危机、债务,捆扰着占世界人口2/3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7.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②恐怖主义。8.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矛盾交织的产物。9.恐怖主义的危害:给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带来严重威胁。10.当今世界不太平根源(最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1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的表现是什么?超级大国倚仗其经济、科技、军事优势,鼓吹“先发制人”和“预防性干预”,以争夺和控制世界战略要地和资源重地。12.发展问题也称南北问题。造成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其他原因:①历史上长期的殖民掠夺和统治(历史原因)②战乱和不稳定13.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4.解决南北问题根本途径(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其他途径(对策):①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②维护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保持国内社会稳定。15.建设和谐世界我国应奉行怎样的内外政策?其作用何在?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作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专题三.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36页------38页)考点34.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对社会发展影响,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1..我国人口现状:①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②人口素质不高③人口老龄化2.为此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3.计划生育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4.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5.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控制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6.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7.我国人口现状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总说: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人口老龄化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都会带来沉重压力。分说:①人口数量大影响: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加剧了资源危机、环境恶化;加重就业压力,使诸如交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人口素质偏低影响:增加了就业难度;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低,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人口老龄化影响:增加了养老、福利、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压力,增加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等,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压力。8.实现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健康发展有何意义?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减缓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考点35.了解我国的资源状况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1.我国资源状况如何?(除了总量丰富外,其他是我国的资源问题)①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②资源分布不平衡`③自然资源的质量不高④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2.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3.自然资源特点:数量有限4资源利用中出现种种问题的危害: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短缺问题。5.我国应对资源问题的措施有哪些?①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②跨区域调配,是解决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等③把对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轨道6.“开源”是指什么?“开源”指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7.节流: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8.开源与节流关键在于:科学技术。9.解决资源问题,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什么?开源(“嫦娥一号”“神七”发射目的之一)10.科学技术在资源方面的作用何在?①利用科学技术,可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②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③利用科学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11.资源问题的出现有何危害?资源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12.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应做到什么?①树立人均观念和节约观点,珍惜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②遵守资源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③做到节水、节电、节地,不吃野生动物,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日常生活中具体行动)考点36.了解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解决环境问题对策(1)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哪两类?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2.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3.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废气、废水及固体废气物污染4.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危害是什么?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5.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6.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①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地位)②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我国的环保方针),决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具体行动:在生态建设方面:①针对一些地区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大规模的防护林工程建设②把防治荒漠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力开展治沙工作③还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等工程,恢复自然环境本来面貌。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①重点治理大江大河的水体污染②治理重工业地区和城市的大气污染。7.在环境问题上,青少年应做到什么?①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意识,积极宣传环保。②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做到爱护花木,植树种草,拒绝在街头、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垃圾。(日常生活中具体如何做)考点37.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PRED四者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2.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中(PRED),人口因素是:关键因素。人口因素是关键因素的原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造成资源短缺;人类排放的废弃物也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终会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及社会变动等一系列的变化。3.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地位、作用)。人类与自然资源是休戚与共的关系。(关系)4.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位、作用)当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平衡的,人类生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就比较优越;否则,就会制约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6.可持续发展中人类应树立的意识是什么?(对人类有何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要求人们必须以很高的道德标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人类应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7.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含义: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②持续性原则含义: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③共同性原则含义:许多区域性的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的问题,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8.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①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②不仅积极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且踊跃参加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该战略从观念走向实践,我国具体所作的两方面的努力)③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正从观念走向实践。青少年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9.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应怎么办?①在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两类社会)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本文标题: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5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