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2015
考纲考频考点: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原因及危害。自然灾害与防治一、自然灾害总述(一)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二)分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寒潮、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冻雨、冰雹等地质地貌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害:生物入侵、虫害、鼠害、病害等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A.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B.地震、泥石流、滑坡C.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D.地震、火山、海水入侵B(三)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从成因上,自然灾害主要是自然原因引起,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环境问题主要由人为原因造成。2.从作用强度上,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强度大;环境问题往往是大范围的,长时间缓慢的影响和作用于人类。•联系:环境问题可能诱发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会诱发环境问题。(四)主要特征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二、自然灾害类型(一)地质灾害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概念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振动现象。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线震级地震能量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有多个烈度烈度地震破坏程度影响因素震级大小、震源深浅、震中距离、地质构造、地面建筑分布两大地震带成因板块构造运动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地质构造地震通常沿断层活动带分布一、地震震源深度震中距震源震中等震线地震的要素——“两点三线”我国地震分布及多发的原因我国地震灾情分布新疆青藏华北台湾东重西轻滑坡体二、滑坡、泥石流山区沟谷含有大量泥沙石块暴雨冰雪融化特殊洪流泥石流山地斜坡岩体和土体不稳定重力作用沿滑动面整体下滑滑坡相同点不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强①具体发生空间位置不同②运动物质的体积和大小不同③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2011北京】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C防御非工程措施生物工程措施建立防护林体系建筑工程措施锚固山体-防止滑坡、泥石流建护坡支挡物-防泥石流加固房屋-抗震技术工程措施地理信息技术减灾规划防灾法律减灾教育减灾管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监测防御措施其他地震滑坡泥石流危害破坏房屋建筑,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危害与防御措施(2014新课标1)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2分)山高、坡陡、谷深。(2分)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3分)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3分)(2014新课标2)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6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2011新课标)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溃、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二、自然灾害类型(二)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洪涝洪水: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雨涝: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中国的洪涝灾害特点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成因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分布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灾情(东部季风区严重)自然原因:季风区降水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为原因:农业集中,工商业发达,人口、建筑、交通密集,加大了灾情严重性。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0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4分)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2分)降水量大且集中。(2分)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2分)(2015•新课标1)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图7,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3分)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4分)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3分)旱灾※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3.极端天气,如气候变暖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水利设施缺乏等※危害导致较长时间内水分极度缺乏,农业减产;土壤、植被缺水,径流减少,导致地下水水质变差(咸潮)、高层建筑地层不稳。诱发次生灾害:森林火灾、蝗灾※解决措施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我国旱灾多发区及自然原因读下图“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区发生旱灾存在季节差异,分析A、B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2)2009年至2010年,云南省遭受严重干旱,2012年春天,云南省又是一个干旱开年。三年旱情叠加让云南很“受伤”。旱灾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3)旱灾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气象灾害,防治旱灾应采取哪些措施?(2)森林火灾,虫灾(1)A区:春季雨带尚未到达华北,降水少;升温快,多大风,蒸发旺盛。B区:夏秋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3)加强监测和预报;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松辽平原169357环渤海平原415799黄淮平原8461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151⑴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⑶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⑴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⑵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⑶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概念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漩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称为台风。天气台风外围云壁高耸,风狂雨暴,台风眼内云消风息。台风多发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最为频繁台风形成源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域,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是世界热带气旋最多的地方。台风影响地区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沿海海岸。台风①广阔的暖洋面,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概念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漩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称为台风。天气台风外围云壁高耸,风狂雨暴,台风眼内云消风息。台风多发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最为频繁台风形成源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域,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是世界热带气旋最多的地方。台风影响地区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沿海海岸。台风世界台风分布移动路径我国南起两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地带,时常受到台风袭击。其中广东、海南、浙江、台湾、福建沿海受灾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影响范围东部沿海登陆地区盛夏和初秋时间分布西北太平洋源地在广东、海南岛、越南登陆影响我国的台风热带气旋(台风)危害台风的破坏力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构成。强风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暴雨导致巨大洪涝灾害。防御生物工程措施建立防护林体系技术工程措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非工程措施减灾规划防灾法律减灾教育减灾管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监测科学防治建筑工程措施修建大堤-防潮加固房屋-抗风台风读某飓风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飓风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给沿海人民带来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了解飓风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有利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1.飓风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属于哪一类天气系统?2.简述飓风的气流运动状况。3.飓风往往导致沿岸遭受海浪、海潮的袭击。若图示的飓风向西移动,中心到达C地时,A、B两地哪里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袭击?分别说明两地遭受风暴潮袭击程度差异的原因。2011上海发生在夏秋季节,属于气旋(低压系统)水平方向的气流沿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汇聚,中心气流呈上升运动。B地。因为B地位于飓风的迎风岸,而A地劲吹离岸风,因此B地更容易遭风暴潮的正面袭击。寒潮主要路径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我国,经河套地区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东路——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经蒙古国东部移到我国东北华北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影响我国的寒潮1、我国东西走向山脉阻挡寒潮南下,使寒潮的势力越往南越弱。2、我国南北走向山脉,形成冷空气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3、我国青藏高原的
本文标题: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20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5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