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上册历史(冀人版)
-1-七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距今时间地点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生产活动其它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北京周口店地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天然火采集、狩猎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北京周口店地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打制石器掌握磨擦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采集、狩猎捕鱼懂得爱美制作衣服有装饰品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之为旧石器时代。火的使用对人类有什么意义?(4页)第2课原始人类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手工业住房生活形态其它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磨制石器、骨耜等制造陶器(黑陶)干栏式房屋定居村落氏族发现我国最早水井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磨制石器、骨器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半地穴式房屋氏族大汶口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农耕黑陶(蛋壳陶)、白陶、玉器氏族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之为新石器时代。氏族的定义、特点?(12页)第3课一、炎帝和黄帝1、活动范围:黄河流域2、发明创造:(16页)3、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黄帝又在阪泉打败炎帝,后两大部落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2-民族的主干部分。)后人尊奉炎帝和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海内外华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三、大禹治水:采用疏导为主、堵塞为辅的方法来治理水患。由于治水有功继承舜位,后代成为“大禹”或“禹王”。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5、6课一、夏、商、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阳城禹桀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亳(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汤纣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东周公元前770年洛邑周平王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三、夏商周的政治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3、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统治(2)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及古帝王后代,封他们为诸侯,由他们全权管理封地内的事务。②诸侯的义务:;定期到周王室朝见,向天子交纳贡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随从天子作战。(3)意义(作用):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4、国人暴动(1)周朝等级制度(最高)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国人)奴隶(最低)(2)由于周厉王贪婪残暴,公元前841年,都城镐京发生平民暴动,周厉王被赶走,这就是“国人暴动”。人们推举共伯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国人暴动”是西周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西周从此衰落。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第7课一、甲骨文1、产生的原因:商朝盛行占卜。2、名称由来(35页)3、价值(36页)二、青铜器1、什么是青铜器?商周青铜器的特点?(36页)2、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世界上最大青铜器)、四羊方尊3、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贵族-3-三、金文(钟鼎文)1、什么是金文?(37页)2、始于商朝,至西周而兴盛。商周金文特点?(37-38页)3、金文价值?(38页)第8课一、春秋五霸1、诸侯争霸目的?(40页)2、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齐桓公称霸的条件是什么?(41页)手段: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葵丘会盟确定了齐桓公霸主地位。4、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5、晋楚邲之战,楚军打败晋军,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6、吴越争霸互有胜负,最后越王勾践灭掉吴国。7、诸侯争霸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43页图)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3、纵横家:苏秦、张仪本课相关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注意是哪个战争中的)第9课一、铁农具和牛耕1、铁农具开始使用:春秋中期;普遍使用:战国时期(铁器时代)2、牛耕开始使用:春秋时期;推广:战国时期(出现两头牛牵引的耕作方式)3、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有什么样意义?(47页)二、改革的潮流1、各国改革目的:富国强兵2、主要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三、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2、内容和意义:(49页)第10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文学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汇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屈原创造楚辞、代表作《离骚》(屈原是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水利工程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修建的意义(53页)医学扁鹊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音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编钟音域宽广浑厚,音色优美丰富。第11课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60页)意义?(61页)-4-学派时期代表人物著作思想内容儒家春秋孔子《论语》《尚书》《春秋》《礼》《诗经》《乐》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兴办学校,扩大受教育的对象。总结教学经验: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温故知新。战国孟子《孟子》民贵君轻,实行“仁政”。战国荀子强调礼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道家春秋老子《道德经》(又称《老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战国墨子《墨子》“兼爱”、“非攻”、用贤、节俭。法家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历史法治,法治,中央集权。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2课一、秦王扫六合:1、秦王灭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2、秦朝的建立:①时间:公元前221年②都城:咸阳③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3、秦统一意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二、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职责),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化统一文字思想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军事北击匈奴(蒙恬),修筑长城、开发南疆(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三、修筑长城1、目的:解除匈奴的威胁。2、起止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1万多里。3、秦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南抵南海。秦始皇评价(64页课前提示)第13课一、秦的暴政表现:①兵役、徭役繁多②赋税沉重③刑法严酷④秦二世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公元前209年2、起义地点:大泽乡3、领导者:陈胜、吴广3、根本原因:秦的暴政4、直接原因:遇到大雨,道路被冲毁,无法按期到达。5、经过: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攻下陈县城后,陈胜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6、结果:吴广、陈胜相继遇害,起义失败。-5-7、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陈胜、吴广发动的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秦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8、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2、原因:刘邦、项羽争夺天下3、结果: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相关成语:揭竿而起、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第14课两汉更替简表国号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西汉公元前202年长安刘邦(汉高祖)东汉公元25年洛阳刘秀(光武帝)一、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是“文景之治”)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满目疮痍。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2、措施: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发展农业生产;②推行轻刑慎罚的政策,以宽缓手段治理天下;③提倡节俭。3、表现(77页)二、汉武帝的大一统背景措施效果政治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军事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匈奴对汉朝北部的掠夺和破坏。派卫青、霍去病向匈奴大规模出击。匈奴被迫迁徙,很长时期不能对西汉边境构成威胁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建议)举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教材。儒家成为我国以后2000多年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西汉灭亡:西汉后期,外戚专权,土地兼并严重。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第15课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狭义):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即现在新疆地区。2、西汉初年西域状况:受匈奴控制,与中原地区处于隔绝状态。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武帝派遣)时间目的结果第一次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传播汉朝声威,获知西域情况,了解到西域人想和汉朝交往的愿望。第二次公元前119年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并与西域各国联系建立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6-4、西域都护的设立:①时间:公元前60年②职责:总管西域军政事务③意义: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丝绸之路1、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把中国的丝或丝织品运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2、意义(84页)三、班超经营西域1、班超出使西域时间:73年2、目的:恢复对西域管辖3、影响:帮助西域人民摆脱匈奴的控制,进一步密切中原和西域关系。4、166年大秦派使者经海路来中国,这是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的最早纪录。第16课一、蔡伦和造纸术1.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2.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①时间:东汉②改进后的特点(88页)3.造纸术发明的意义(88页)二、《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分数计算、比例计算、开平方、开立方,二次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的解法,居世界领先地位。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和正负数加减运算。三、张仲景和华佗医学成就1、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2、华佗(神医):发明“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编“五禽戏”。第17课一、佛教的传入1、起源于古印度2、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末年,在民间开始流传。3、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4、教义:宣扬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5、佛教传入的意义(94页)二、道教的兴起1、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2、东汉后期在民间兴起。3、尊老子为教主,称“太上老君”。4、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5、道教的兴起的影响(95页)三、《史记》1、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2、体裁:纪传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特点:既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四单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历史(冀人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6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