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两套)
七下第三单元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2.(2011.山东泰安)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C.军政实现合一D.皇权高度膨胀3.(2011.山东莱芜)“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4.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其中迁都北京的皇帝包括()。①明成祖②皇太极③顺治帝④康熙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A.蔡伦B.毕升C.郑和D.郑成功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A.荡平倭寇B.赶走荷兰殖民者C.击退沙俄侵略者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7.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加强8.观察下图,此图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大兴文字狱B.焚书坑儒C.提倡言论自由D.独尊儒术9.“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A.戚继光抗倭B.左宗棠收复新疆C.郑成功收复台湾D.康熙帝抗俄10.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A.靖难之役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11.小明准备策划一个历史图片展,下面是他找的三幅图片,如果要为这组图片设置一个标题的话,应是()。A.治国有方的立国明君B.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C.反侵略的民族英雄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13.如果你是《康熙大帝》的编剧,请把下列与康熙帝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写进剧本,你会选()。①册封班禅②粉碎大小和卓叛乱③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④大兴文字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15.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尤其是剧中令人哭笑不得的穿帮镜头,更是让无数人为之汗颜。根据史实,请你指出下列哪一道具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A.酒壶、茶壶B.猪肉、羊肉C.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D,刀、剑16.右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17.(2011.山东淄博)某中学组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明长城探访活动,相约从明长城的最西起点出发,他们的出发点应是()。A.鸭绿江B.临洮C.嘉峪关D.辽东18.“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19.《红楼梦》中会出现的情节是()。20.假如你是一位戏剧迷,想要欣赏著名戏剧《牡丹亭》,那你生活的最早时代应该是()。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1.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明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C明初经济兴盛D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织机二、材料分析题(20分)2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现选取部分史实,对此作一简要梳理。仔细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1)材料一中的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谁?(2分)(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4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2分)(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什么危害?(5分)(5)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有什么共同目的?(4分)(6)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三、图示填空题(16分)22.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图,根据要求,按序号在空白处填写恰当史实。(1)(2)(3)(4)(5)(6)(7)(8)四、探究题(12分)23.波涛汹涌的海洋,给明清两朝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恐慌。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搜集到的一些图片,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的探究活动。(1)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率领这两支舰队的人物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6分)(2)图3中清朝实行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政策叫什么?说一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危害。(4分)(3)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说一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分)五、简答题(12分)24.(2011.湖南常德)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什么作用?(4分)(2)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25.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靠缫丝织绸过日子,他们织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的抢的货,人们争相购买,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1)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他们之间是是一种什么要样的关系?(2)这种关系的性质是什么?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⑴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6分)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⑵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3分)⑶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中国古代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2、与以前的封建王朝相比较,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突出的特点体现在()①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②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③设立厂卫特务机构④实行八股取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A、废行省,设三司B、八股取士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D、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4、下列关于古代科举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B、有利于封建国家选拔人才,推动社会发展C、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D、在封建社会前后期的作用根本不同5、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A、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B、设立军机处C、大兴文字狱D、实行八旗制度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出现危机的表现有()①军机处的设立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③闭关政策的实行④八股取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关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于秦朝②西汉初期出现过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局面③元朝的行省制度奠定了中国今天行政区划的基础④明朝初期废除丞相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哪位历史人物事迹的写照()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左宗棠9、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一幅对联:“继张(骞)班(超)立功异域,开哥(伦布)麦(哲伦)探险先河。”此联称颂的杰出人物和事迹是()A、玄奘西游B、马可波罗来华C、郑和下西洋D、成吉思汗西征10、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A、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B、抗击倭寇,维护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C、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D、英勇抗元,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11、“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时克复先基”,写下这首诗句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康熙帝D、渥巴锡12、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同俄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它()A、说明清朝初期我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是清朝康熙帝领导的雅克萨之战战败被迫签订的C、是俄国侵略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始D、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1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A、设置西域都护B、设置伊犁将军C、设立宣政院D、设置驻藏大臣14、中华民族是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有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尽艰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请你说说这支少数民族应属于下列哪一民族()A、匈奴B、鲜卑C、回族D、蒙古族15、我国历代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请依据下列示意图中的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是()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16、与以前各代相比,明朝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特点有()①大量引进国外粮食作物②棉花的种植推广和棉纺织业发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④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7、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B、农民极端贫困C、国内关卡林立D、腐朽的封建制度18、明清时期(1840年前),最能反映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八股取士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C、郑和下西洋D、“闭关锁国”19、乾隆帝曾致信英王乔治三世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乾隆帝以天朝上国自居B、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C、鸦片战争打破了此种局面D、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优于英国20、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二、非选择题:1、(15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朝到明清经历了一个建立、发展到巩固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6分)材料二“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材料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2)材料二中的“但愿海波平”和材料三中的“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伊犁将军安西都护府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两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6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