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仁怀市茅台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75分)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A)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余姚市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B)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D)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4、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C)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类人猿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D)A.烧烤食物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D.懂得人工取火6、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D)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B山顶洞人主要吃鱼。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7、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是(D)A.山顶洞人B.大汶口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8、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D)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B.②C.②③D.③④9、根据考古发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C)A.小麦B.水稻C.粟D.玉米10、电视剧里有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其中的错误的镜头是(D)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B.使用陶器器皿装水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使用铁制的农具劳动。11、暑假期间,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C)A.山顶洞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2、“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C)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13、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最早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定居生活的是(D)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和河姆渡人14、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轩辕”指的是(A)A.人文初祖黄帝B.克已爱民的尧C.宽厚待人的舜D.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15、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彩陶(带有花纹)原始人住的房子被尊奉为华夏族始祖的人物是(A)A.炎帝B.禹C.尧D.舜二、列举题(10分)1、列举我国远古时代的三种远古人类,并写出他们的生存年代与生存地域。答: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云南元谋县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北京龙骨山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北京周口店2、列举原始农耕时代两个重要聚落名称及其代表农作物。答:河姆渡聚落水稻半坡聚落粟三、材料分析题(本题20分。历史知识需要从历史文献材料中寻找)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历史教科书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阅读材料回答:(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3分)答:群居。((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当时的原始人生活有什么好处?(5分)答:变化:原始人类开始使用火。好处:驱赶野兽、照明、御寒、烧烤食物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请回答:(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答:尧舜禹时期(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答:天下是大家公有的,选拔有能力的优秀人才。(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答:启。禅让制替代世袭制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6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