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万年村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110)
万年村失地农民安置保障房项目2#楼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北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日期:2015年11月2日1目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施工准备...........................................................23.1施工准备工作....................................................23.2现场条件........................................................34施工工艺...........................................................44.1混凝土温控措施..................................................44.2混凝土浇筑施工..................................................65质量保证措施.......................................................86安全文明措施.......................................................8附表.................................................................9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9附图.................................................................9一、单个施工段筏板内测温点与降温水管布置示意图.....................9二、电梯基坑双层降温水管布置示意图.................................9三、测温点测温管预埋剖面图.........................................921编制依据1.1本工程施工图纸;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万年村失地农民安置保障房项目2#楼,地下1层为车库,车库总建筑面积约3996.77㎡;地上为30层,其中1-4层为商业,5-30层为住宅。地上总建筑面积为41666.01㎡。主体结构为框支剪力墙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与筏板基础相结合的形式,其中筏板基础设计厚度为1700mm,电梯井基坑局部混凝土厚度超过4000mm,筏板混凝土总方量约3000m³。混凝土筏板基础设两条后浇带分成三个大小相当的施工段分段施工,每个施工段一次浇筑混凝土约1000m³。为保证每个浇筑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特编制此方案。3施工准备3.1施工准备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3.1.1材料选择(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P.O42.5水泥,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3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5)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混凝土确定采用减水剂,每立方米混凝土7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3.1.2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采用C35抗渗等级为P6的混凝土,由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4)混凝土配合比见下表:每m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kg)水水泥(p.o42.5)砂石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180270780108030207质量配合比0.6712.8940.110.0740.0263.2现场条件(1)垫层清理干净,如铁丝、冷挤压套管、木屑、铁钉、焊渣等。(2)筏板基础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段施工完毕,钢筋隐检、模板预检已完成。(3)筏板基础上的电梯井、集水井模板支设完毕,有牢靠的抗浮固定措施。(4)筏板基础外侧四周砌筑240厚砖模,然后水泥砂浆找平层。(5)后浇带钢丝网及支架固定牢靠,后浇带防水已完成。(6)将筏板基础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7)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水管及测温管等预埋件固定牢靠,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麻袋等应提前准备好。(8)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工搅拌和振捣用工具,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4(9)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10)协调好商混站、城管、监理等单位是浇筑过程按计划顺利进行。4施工工艺4.1混凝土温控措施4.1.1温控要求(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在此基础上的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2)覆膜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块体表面以内40mm-100mm处与浇筑体表面的温差不宜大于25℃;结束养护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处与外部环境温差不宜大于25℃。(3)混凝土内部相邻两个测温点同一深度同一时间的温差不宜大于25℃。(4)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4.1.2混凝土温度计算(1)混凝土中心温度计算:混凝土绝热温升值与龄期的关系函数为:T(t)=WQ/(Cρ)(1-e-mt)=270kg×375kJ/kg÷(0.97kJ/(kg.℃)×2400kg/m³)×(1-e-0.4t)=43.49×(1-e-0.4t)式中T(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绝热温升值(℃);W——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根据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级配取270kg;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取375kJ/kg(p.o42.5水泥28d水化热);C——混凝土的比热,取0.97kJ/(kg.℃);ρ——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00kg/m³;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有关的系数,取0.4/d;t——混凝土龄期(d)。由上式可知,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值Tmax=43.49℃,混凝土入模温度取15℃,则: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15℃+43.49℃=58.49℃(2)混凝土表层温度计算①混凝土表面的传热系数计算:β=1/[δi/λi+1/βu]=1÷(0.02÷0.23+1÷23)=7.67W/(m2·K)式中β——混凝土表面的放热系数,W/(m2·K);δi——保温材料厚度,两层麻袋厚度取0.02m5λi——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取0.23W/(m·K)βu——固体在空气中的放热系数,取23W/(m2·K)。②混凝土虚厚度计算:hˊ=k·λ/β=2/3×2.33W/m·k÷7.67W/(m2·K)=0.2m式中hˊ——混凝土虚厚度,m;k——折减系数,取2/3;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③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ˊ=1.7m+2×0.2m=2.1m式中H——混凝土计算厚度,m;h——混凝土实际厚度,取1.7m。④混凝土表层温度计算:T2(t)=Tq+4hˊ(H-hˊ)[T1(t)-Tq]/H2=15℃+4×0.2×(2.1m-0.2m)×(58.49℃-15℃)÷(2.1m)2=29.99℃式中T2(t)——混凝土表层温度,℃;Tq——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取15℃;hˊ——混凝土虚厚度,0.2m;H——混凝土计算厚度,2.1m;T1(t)——混凝土中心温度,取最大的58.49℃。(3)计算混凝土内外温差:ΔT1=T1(t)-T2(t)=28.5℃>25℃ΔT2=T2(t)-Tq=29.99℃-15℃=14.99℃<25℃式中,ΔT1为混凝土内外温差,ΔT2为混凝土表面与周围大气环境温差。4.1.3混凝土测温(1)测温工具:φ25镀锌管,温度计(量程为100℃),盐水等。(2)按规范要求在单个施工段按纵横双向居中布置共6个测温点。筏板板内设5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在筏板混凝土上、中、下3个部位预留3根φ25镀锌管做测温管;电梯基坑内设1个测温点,由上到下测4处温度,预留4根φ25镀锌管做测温管。镀锌管底口封闭不漏水,上口用塑料袋扎牢避免混凝土灌入,测温前从上口灌入盐水,测温时用温度计侧管底口盐水温度。测温点的具体布置如附图一、三所示。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6损坏。不同深度的镀锌管要在上段用胶带做上标记区分,测温管位置用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3)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测温记录表见附表一。(4)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测一次,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强度,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测温时发现不满足4.1.1的温控要求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测温频率见下表:测温项目测温次数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即8:00、14:00、20:00、2:00)此外还需要测量最高、最低气温混凝土出罐、入模温度每2h一次第1-第4天混凝土温度每4h一次第5-第7天混凝土温度每8h一次第7天-测温结束每12h一次4.1.4混凝土内部降温为了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在大体积混凝土内设置DN50降温水管。从混凝土初凝后开始通水通入循环冷却水,排出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根据温度检测情况调节降温水管内冷却水的流速。筏板降温水管拟采用单层设置于筏板中部,电梯基坑超深部位设双层降温水管,具体设置如附图一、二所示。4.1.5混凝土表面保温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二层麻袋,然后在上面覆一层塑料薄膜。根据混凝土测温结果调整保温层的厚度,使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差保持在在允
本文标题:万年村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1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6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