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科研论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科研论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科研论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必须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要了解幼儿,首先要深入观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进行有效提问,由浅入深地启发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有效策略的提问可以让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水平的基础上自由探索;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提问鼓励幼儿开拓思维,通过多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想出别处心裁的解决数学问题的多种途径使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地体现。数学具有高度的逻辑性、抽象性、较枯燥,难以理解;易给直观形象为主的幼儿在学习中造成困难。为此,教师不仅要准备好充分的教学材料,而且还要组织好教学过程。同时,教师如果还能通过巧妙地提出问题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的提问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巧妙有效的提问能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提问的含义及类型——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提出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在集中讨论,并加以解决,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提问则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幼儿做什么、如何做的指示”,从而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教师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主动性。教师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提问应体现层次性,发展性的原则,并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分层提问,逐渐加深层次,体现有效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图形分类”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先提问:“圆形和三角形想回家,怎么办?请你们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在幼儿按形状分类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圆形家中,它们想按形状住在一起,你能帮他分一分吗?“幼儿根据问题按颜色形状完成了分类后。教师又提问:“你们能按图形的大小再把图形分一分吗?”于是幼儿又进行了第三次分类。教师通过逐层深入的方式提问幼儿,使幼儿参与的每次活动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引导幼儿不断地探索尝试,这样不仅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又使幼儿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进步,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二、分析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提问的现状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我们再设计一节数学活动时,有时把提问看成是集体教学的核心。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已有经验水平上探索发现。然而目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整体偏向于教师的主体思路,幼儿的回答也是顺着老师的提问走,没有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不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有些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不了解幼儿的知识水平等。在教学中出现教师的提问偏离幼儿实际生活、教师与幼儿配合不和谐等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或备课过程中,由于问题的设计没有充分的思索和考虑或没有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孩子们的回答、反问弄得十分尴尬,不得已用“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很聪明,先坐下”,“等你长大就会了”等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活动中经常有许许多多的失望、不满足等,调动不了幼儿的积极性,使教师在一节课中处于被动状态中。(二)不会引导和控制氛围的提问。教学活动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教师控制不住,不让说也说;二是幼儿答非所问,幼儿回答的问题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造成课堂混乱;以上两种的出现会让老师不知所措,使数学活动无法进行,活动中心偏离。(三)教师过多的提问。许多教师认为只要一节课中多提问幼儿与幼儿互动就不是灌输式、被动式的学习,所以活动中过多的提问从而使自己从主导地位变为主体地位,幼儿会顺着提问的方向去思考,而封闭了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让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教师产生依赖,不愿意动脑筋,时间一长,最终导致思考意识的丧失。三、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技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换句话说,我们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数学”时刻围绕着我们,它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同样,在幼儿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衡量问题,通过提问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根据这一特点,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实际水平出发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必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引导性。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启迪幼儿的思维,正确引导,避免幼儿答非所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精益求精、不要颠三倒四,以免弄得幼儿在活动中不知所措。如在小班数学《比多少》探究活动中,教师将沙子分别装在两个容器里,再让启发引导幼儿“怎样才能知道两个容器里面的沙子哪个多哪个少”?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设计了一个辅助性问题:“奶奶蒸米饭时该拿多少米呢?用什么方法?”这一巧妙的启发性提问,使幼儿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用称称重量的、用碗盛的,也有的说用勺子的,还有的说用水杯来盛的。最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总结出:像沙子、面粉、大豆、大米这类不能用数数的方法来知道物体多少的,可以用量和称的方法来知道。(二)合理性。是指教师既要熟悉幼儿,又要熟悉幼儿教材。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和操作能力范围,太难和太易都不利于幼儿思考。问题提出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幼儿答不出,也不能太过简单地答“对”与“不对”,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太深奥太难会使幼儿不知从何下手,打击自信心和积极性,太过于简单的又不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思维得不到开拓。例如小班数学活动《比多少》时,教师组织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进行导入,6个孩子、5把椅子,游戏开始后有几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孩子和椅子分别有多少?哪个多?哪个少?再在椅子上放上装有不同数量水果的篮子,让幼儿进行比较数量的多少。这样用实物引导幼儿进行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恰到好处,整个教学活动幼儿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师幼配合默契。(三)趣味性。幼儿园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很容易去探索、想象。所以教师在提问问题时要根据3—6岁幼儿的性格特点去设计问题,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激活数学教学活动的气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如在大班数学《认识门牌号码》的活动设计中,我们利用ppt给幼儿出示了多张门牌号码,让幼儿初步认识楼号、单元号、楼层号、门牌号,在通过“给小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加以巩固,如:“小兔子住在302号房,那302在哪里?是第几层、第几个房间呢?”整个活动过程,幼儿的参与性很高,气氛活跃,从而使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有趣。再如小班数学《图形找家》,教师引导幼儿把迷路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分别送回它们的“家”里,教师创设这样的游戏情景,幼儿注意力马上集中,这些趣味性的问题有助于幼儿亲近数学。(四)递进性。是指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牵引着幼儿步步向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幼儿之间存在着能力、智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为了真正发挥数学活动的实际作用,我们应做到难以结合,使每个幼儿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如《比多少》的最后环节,教师准备了大小、高低、粗细不同的几个杯子,引导幼儿操作思考“一样多的沙子舀入粗细不同的一组瓶子里,会怎么样?”紧接着老师进一步设计了第二个问题:“都是装了2勺,为什么会有高低不同呢?”幼儿被老师的提问所吸引,开始展开讨论,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最后得出结论,原来瓶子有粗又细、有高有矮,所以同样装有2勺的沙子在不同的杯子里有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实际的容量是一样的。通过这一活动又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比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的单一模式更能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更能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幼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了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学习的主体来说,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说明幼儿正处在积极思考的状态。我们认为是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扼杀了幼儿的问题意识。而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学生提问。我们在惯常的教学活动中,都是以教师的引导为主,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的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进行,这种单一、灌输式的教学,造成幼儿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幼儿回答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为幼儿提供最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得出结论。教师是教学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提问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共同探讨,相互激发,良好的提问能优化幼儿数学活动的活动过程,使幼儿和教师之间一直处于和谐的活动氛围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了更多的提问机会,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自我提问的能力也就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教师的提问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是联系幼儿和教师之间的纽带,是启发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掌握了一些设问的技巧,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变得美轮美奂、充满活力!
本文标题:科研论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7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