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经济法基础》表格笔记---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成功在于执着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科目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知识点一、劳动合同的特征1.主体特定性——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2.内容法定性——(1)劳动者受到用人单位管理;(2)保护利益的强制性3.地位变化性——签订时自愿平等,签订后管理与服从。知识点二、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例外: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注意: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合同订立未定合同时间用人单位劳动者用工1个月内补签书面劳动合同不与用人单位签合同,只能获得劳动报酬,无经济补偿。用工满1月未满1年1.补签书面劳动合同;2.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两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不与用人单位签合同,可获得经济补偿。用工满1年1.立即与劳动者补签书面劳动合同。2.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补偿;(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3.视为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知识点三、劳动合同的类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重点)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长期性的合同)。注意: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况下,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有()。A.劳动者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成功在于执着B.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D.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中华会计网校正确答案」BD知识点四、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三种合同类型)(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地点可能与用人单位住所地不一致)(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项)(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为了做好与《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衔接、促进该法的落实)(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注意】(一)关于工作时间目前我国实行的工时制度主要有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三种类型。(二)关于休息休假1.休息是指劳动者在任职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无需履行劳动义务而自行支配的时间,包括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和公休假日(即周休息日)。2.休假是指劳动者无需履行劳动义务且一般有工资保障的法定休息时间。包括:法定假日和年休假。根据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成功在于执着工作时间满1年不满10年满10年不满20年满20年年休假时间5天10天15天不享受年假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1.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形下,延长工作时间不受规定限制的有()A.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B.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D.正常生产旺季,承诺提高职工工资标准『正确答案』ABC(三)劳动报酬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加班时间标准工作时间以外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l50%支付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l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知识点五、试用期期限的强制性规定1.关于试用期限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不得超过1个月1年以上(包括1年)不满3年的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包括3年)(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超过6个月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成功在于执着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例题·单选题】李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则下列作法不正确的是()。A.试用期规定为2个月B.试用期规定为3个月C.试用期规定为6个月D.试用期规定为1年『正确答案』D知识点六、医疗期期间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进行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工作年限本单位工作年限医疗期计算方法10年以下5年以下3个月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5年以上6个月按l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0年以上5年以下6个月按l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5年以上10年以下9个月按l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0年以上l5年以下l2个月按l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l5年以上20年以下l8个月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20年以上24个月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医疗期内的待遇(重点掌握)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医疗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成功在于执着A.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B.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8个月C.医疗期12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D.病休期不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正确答案」ABCD【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医疗期待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B.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C.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比例支付D.医疗期内待遇合同期满,则合同必须续延至医疗期满,职工在此期间仍然享受医疗期内待遇「正确答案」BCD知识点七、劳动合同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出现国家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时,不需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劳动合同效力可以自然或由单方提前终止。可分为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和劳动者的单方解除。1.劳动者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3种)(1)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2种)(2)劳动者可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是用工单位有过错)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③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⑤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⑥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⑦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劳动者依据上述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成功在于执着(3)劳动者不需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2种)①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②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在上述这两种情形中,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不需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单方解约情形经济补偿需提前通知的2种试用期内提前3天不能获得平时提前30天书面可随时通知8种可获得无需提前通知的2种以…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可获得【例题·多选题】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5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C.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D.劳动者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正确答案』AC【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况中,属于劳动者不需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有()。A.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B.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C.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正确答案』AB知识点八、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一)经济补偿与违约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违约金赔偿金成功在于执着适用条件法定—劳动关系的解除和终止约定—仅包括劳动者违反服务期和竞业禁止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由于自己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害时所应承担性质没有惩罚性惩罚性和赔偿性惩罚性和赔偿性支付主体用人单位劳动者双方(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8种情况)【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况中,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有()。A.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B.劳动者符合随时通知解除和不需事先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规定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C.用人单位符合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规定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的D.用人单位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而解除劳动合同【正确答案】ABCD(三)经济补偿的计算1.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或者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九、劳动争议1.争议的解决方法:协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或者申请撤销仲裁裁决。2.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劳动仲裁的范围与普通仲裁不同;普通仲裁是一裁终局,选择仲裁意味着放弃诉讼(或裁或审);而劳动仲裁却是劳动诉讼的必经程序。
本文标题:《经济法基础》表格笔记---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7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