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诗词五首》第三课时《水调歌头》
1通津铺中学《语文》学科新课堂改革讲讲学学案案九年级班主备教师: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授课日期:年月日课时序号:节标题《诗词五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进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其隽永的意蕴。过程与方法朗诵、背诵、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背诵诗歌教学难点对诗中千古名句的理解教学程序备注第三课时一、回顾练习、预习检查。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2、《无题》诗中被世人称道的警句是“,”3、给加点字注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4、解释下列词语:把:朱阁:不胜寒:绮户:无眠:何似:何事:婵娟:25、背诵《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浣溪沙》二、有关资料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没有相见了。此时,苏轼开怀畅饮直到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三、合作交流、成果展示1、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2、词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3、上阙词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的内心矛盾?4、下片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人是谁?为何无眠?5、下阕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感情?36、①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两者有何联系?②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的区别你知道吗)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7、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8、你能根据下列提示背诵这首词吗?丙辰,欢饮,大醉,作此篇,。•明月————?把酒————。不知————,今夕————。我欲————,又恐————,高处—————。起舞————,何似———?•转——,低——,照——。不应——何事————?人有————,月有————,此事————。但愿————,千里————。四、拓展延伸1、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2、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3、过中秋节时你能设计一条祝福短信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吗?五、达标测评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苏轼.()遥问天上宫阙.(),何事长.()向别时圆?在月光低照绮.()户之间无眠,Chánjuān()()有意,必定起舞弄.()人间清影。42.解释加点的词。把.()酒问青天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事长.()向别时圆3.苏轼,字,号,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即弟弟)及父亲同为“”,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主题文意细斟酌:5.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6.《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的句子。7.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5我的下联:学习体会参考答案一、1.shìquèchángqǐ婵娟nòng2.执,持;忍受,禁受;戏弄;常常。3.子瞻,东坡,苏辙,苏洵,唐宋八大家,词牌名4.C二、1.C(应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本文标题:《诗词五首》第三课时《水调歌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8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