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拨动情弦点燃智慧——情智语文教学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没有激情的课堂,如同没有清流的溪涧、没有清风的丽日、没有清音的幽谷、没有清香的荷塘。”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培训,听取了于永正、毕英春、韩兴娥等多位名师的语文课,更加使我认识到:好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情启智,以智生情。在这样课堂之上,教师智慧的头脑不断被丰富,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被点燃。一、教师激情范读丰富学生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充满感情的课堂,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转轴拨弦三两声”——上课伊始,教师应以正确、饱满的感情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给学生定一个文章的情感基调。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引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示范朗读,诱导煽情……使学生激起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而我在听了著名的教育学家于永正老师的课后,更看到了何谓激情朗读,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于永正老师没有用多媒体来教学,而是采用优美形象、绘声绘色的语言娓娓读来,却为我们营造出了诗情画意、美妙绝伦的语言情境,让浓浓的情感淙淙地流进学生的心田。使我们心中涌起一份感动。原来,这就是特级教师的风采啊!没有多余的讲解,没有多媒体的渲染,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体味除了课文中那一对老夫妻之间那如茉莉一般淡而悠长的情谊,那才是真正地“爱”。二、朗读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许多高年级的课堂之上,我们越来越少能看到哪位老师能拿出大量的时间来指导朗读,许多老师把这看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浪费时间,收效慢,而且不容易“出彩”,因此,许多的老师选择速读、默读或干脆省去读的环节,但这时我们再看,怎么也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应是语文课,在课堂上是冷冰冰的内容分析,缺少了温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既缺少激情,也没有收获。在听于永正老师的课时,我才更加的感受到自身和专家之间的差别,年过七旬的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先示范读,后指导学生读重点段,每一位学生朗读时,于老师都静静地站在旁边,认真地静听,细细地指导,在指导医院里那感人的一幕时,于永正老师和一位女生采用表演读的形式,先是于老师当妈妈,女生当女儿,后交换,两次配合读,于老师似乎已有七十岁的老翁变作文中的女儿、妈妈,那入情入境的表演带领和他配合的女生读得越来越动情,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一次次的掌声也证明了于老师细细地指导朗读绝不是无用功,后来,多名同学再读,越来越好,也看出了,朗读已带领学生不仅感悟到了语言的温度,他们也感受到了语言的深度,这种感悟,不是靠老师的讲解,而是靠一次次地朗读。于永正老师的一堂课使我认识到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使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动情朗读感悟到其中的真、善、美,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三、创设情境,引导感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情为境生”,作为我们较年轻的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在挖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除此,通过视频、音像、表演、插图等现代教学手段能更好地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氛围中,去体验文本的内在,去感悟文章中流淌的作者的情感。如,教学《拉萨的天空》一文时,我结合课文,播放一段介绍拉萨的视频,让学生从形象生动的声像中认识神圣、庄严、纯洁、美丽的拉萨。他们仿佛置身其中,内心升腾起强烈的美的感受,从而进一步激起向往、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好感情。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我播放了一段“百花齐放”的视频,学生很快地理解了文中的“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意思,并在美丽的情境的引导之下,自觉地进入了文中的情境。在宁静祥和的世界里,情感和智慧犹如灿亮的星辰,让我们仰望终生。而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情智语文”,就像是一棵植根于母语土壤里的苍翠大树,在油绿的枝叶上颤动的是情感的亮色,在春风里绽放的则是智慧的花朵,它们将繁育成为师生生命的一片绿洲。
本文标题:情智语文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9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