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雷雨》教师教案及观后笔记
一、了解层级知识【解文题】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即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成分构成的艺术。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戏剧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一律是戏剧结构理论之一,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三一律在艺术上体现了时间和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但又存在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上绝对化、程式化等弱点。【识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有资料说曹禺10岁读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19岁读完全英文版的《易卜生全集》,写《雷雨》之前读过250部世界名剧,15岁就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平时不爱说话到了舞台上却如鱼得水。1925年开始演戏。1928年进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西洋文学系。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知背景】1.选文之前情节:这出戏上演的是旧中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悲剧。周家使女鲁四凤的母亲侍萍就要回来了。四凤的父亲、周家的仆人鲁贵告诉四凤,周家太太繁漪想见见鲁妈。四凤正在和周家大公子热恋,而大公子周萍又与繁漪有过乱伦关系。繁漪十八年前她嫁到周家,因无法忍受丈夫周朴园的独断专行和清冷寂寞的生活,当遇到从乡下回来的周朴园前妻的儿子周萍时,就爱上了他,并与这个比自己小六、七岁的儿子发生了暧昧关系。然而,周萍由于畏缩害怕,开始厌恶她了,并爱上了四凤,近半年来处处躲着繁漪。为了彻底摆脱繁漪,周萍打算到矿上去。繁漪苦苦哀求周萍不要走,可周萍却说对往事很后悔,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弟弟周冲──繁漪的儿子,更对不起父亲。繁漪并不后悔自己做过的事,并指责周萍忘了他最对不起的人──他曾经引诱过的后母。繁漪愤怒地告诉周萍,他是周朴园从前引诱一个下等人的姑娘所生的私生子,这个姑娘被玩弄后投河死了。周朴园以同样的手段把自己骗到周家,把她折磨成石头样的死人,而今周萍又把她引上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道路。2.选文之后情节:晚上,一直爱着四凤的二少爷周冲,带着繁漪给鲁家的一百元钱来到鲁家,再次向四凤吐露爱情,被在场的鲁大海赶走。半夜,周萍冒雨摸到鲁家,骗四凤打开窗子,进入四凤房内,尾随而来的繁漪把窗子反插上了。鲁大海深夜回家发现了他。暴躁的大海要打死周萍,侍萍拼命阻挡,周萍得以逃脱。周萍决定当晚就去矿上。鲁大海怒气冲冲地找来了,并狠狠地打了周萍,逼他交出四凤。可周萍并不知道四凤的下落。两人正僵持着,四凤找来了,要求周萍带她走。他们刚要离开,大海领着侍萍赶来,四凤告诉母亲她已怀孕了,哀求母亲放他们走。这时,绝望的繁漪出现了。她叫出周冲,以为周冲会跟周萍闹起来,可周冲默不作声。繁漪逼迫周萍当众承认自己不是他的后母,又喊来周朴园,让他看看他的“好亲戚”。周朴园威逼周萍跪下认母,四凤望着叫侍萍母亲的周萍,惨叫着冲入雷雨之中,周冲紧跟着冲了出去,二人不幸触电身亡。慌乱之中,周萍拔枪自杀。最后,繁漪疯了,侍萍痴呆了,剩下周朴园孤苦伶仃。二、识记层级知识(一)归纳整理【正字音】【辨字形】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雪茄()2仆人()3女佣()4谛听()5挣扎()[答案]1jiō2pú3yōng4dì5zhá【辨字形】2.辨析组词。躁(zào)晌(shǎng)昧(mèi)诈(zhà)具(jù)燥(zào)响(xiǎng)味(wèi)榨(zhà)俱(jù)[答案]烦躁/干燥;半晌/音响;素昧平生/味道;敲诈/压榨;家具/俱乐部【释词义】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1)伺候•侍候伺候(cì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用于人时,对长、对幼对平级都可以,有时偏指“供主人使唤”。侍候(shìhou):一般用于人,多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有时偏指“。比如,牧人守侯牲畜用“伺侯”;子女守侯父母用“侍侯”,父母守侯子女用“伺侯”;医生守侯病人用“伺侯”,而儿女在医院守侯生病的父母就用“侍侯”。两词都有“服侍”义。辨析:①我是从前过老爷的下人。②做孩子的母亲服药,也是常见的事。(2)谛听•倾听谛听:仔细听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有时也用以指文字交流。辨析:①排除各种外在干扰和功利,全身贯注浸淫于高峰体验,通过冥想遐思,捕捉生命的奥秘。②人民的呼声,才能保证了解人民的各种需求,找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3)门第•门阀门第:家世,家庭或家族的社会地位,后专指显贵之家出身。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辨析:①至唐,制度日渐式微,新兴士族兴起。②国人每以出身书香自豪,体现了中华民族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4)意气•义气义气①.节烈、正义的气概。②.谓刚正之气。3.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意气①志向与气概。如意气风发、意气扬扬。②精神;神色。如意气自若、意气之盛。3志趣。如意气投合4偏激、任性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辨析:①只有看重兄弟,才是侠义和勇敢。但是,为了哥们,用事,断送自己的人生。父母哀叹、朋友唏嘘、老师感慨,都挽不回他的生命。②周朴园对鲁大海:你这么只凭是不能交涉事情的。(5)息息相关•休戚相关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用于人或事或物都可。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多用于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辨析:①气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②人与自然,生死与共,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6)不可理喻•不言而喻不可理喻:是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言而喻: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辨析:①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家长会突然发现,孩子变了,变得不顺从、不听话,他们的行为甚至可以用来形容。②据报道,在日本足协注册的18岁以下青少年就有50万人,而目前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仅7000人,差距。[答案](1)伺候侍侯(2)谛听倾听(3)门第门阀(4)义气意气(5)息息相关休戚相关(6)不可理喻不言而喻【积词语】4、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1)沉吟:。(2)离间:。[答案](1)沉思低吟,低声吟诵。“但为君故,沉吟至今。”②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2)从中挑拨,使疏远,使分离。(二)阅读思考1.在《雷雨》人物关系表中作出标示:繁漪周朴园侍萍鲁贵周冲周萍鲁大海四凤2.阅读课文,列举你提出的问题3.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是什么引起了周朴园对侍萍的注意?[答案]口音及关窗的动作,让周似曾相识。(2)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的内涵的丰富性。①.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课文中鲁侍萍几次说到这样意思的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答案]嘲讽周的虚伪,表现了她内心的悔恨和对周朴园的不满。②.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第二句话巧妙在哪里?表现了侍萍什么复杂的感情?)[答案]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又意识到不能这样做,内心痛苦、复杂。(3)、周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三十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鲁的时候,为什么会惊恐万状?[答案]明确:因为鲁的出现,可能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可能昭然于天下。(4)你如何看待周朴园对鲁侍萍感情的变化?请就此与同学讨论,在此基础上,每人单独陈述三分种。[点拨]分清几个环节,陈述事件,说出各个时间周朴园感情的具体内容,并说说变化之间的内在逻辑。4.准备参加课堂辩论。正方辩题----周朴园爱鲁侍萍,反方辩题----周朴园不爱鲁侍萍,请做好分别作为正方和反方参辩的准备,列出主要观点及论据,并做好驳论的准备。第二层级学习目标:技能应用与拓展〖课程目标导学〗系统个性化【“学习小组”活动内容】(学生、教师用书)1.将学生按前后桌分成四人小组,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朗读台词,各小组推举代表朗读台词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小结。2.学生探究讨论有疑点的内容,把握剧中人的情感,分析人物性格,领会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3、组织讨论或辩论,研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作品的丰富意义。4、尝试戏剧表演,拓展鉴赏其他现代话剧并在组内交流。【课堂组织建议】(教师用书)1.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训练其思维和表达。2.学生通过诵读和表演,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和巨大感染力。3.向学生推荐相关课外资料,以备深入探究。4.考虑组织戏剧表演。〖重点难点探究〗技能系统化一、理解层级知识(一)明结构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第二部分: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二)析重点1.找出周追问鲁侍萍身份的句子,体会其语气及为人。【点拨】你是新来的下人。----漫不经心,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你—你贵姓?----似曾相识,但未警觉较随意。你姓什么?----有些警觉,略有怀疑你是谁?----猜疑、惊恐。哦,你,你是----疑虑解除,不知所措。2.周朴园台词“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投水死了”,为何称侍萍为小姐。【点拨】A、借抬高侍萍身份,抬高自己。有浓厚的等级门第观念。虚伪。B、更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撇清责任,卸掉良心与道义的负重。3.侍萍台词“生了第二个,才第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也说“忽然”何意?【点拨】借用周的话,针锋相对,以讽刺周家人的狠毒狡诈,表现侍萍的痛与恨。4.揣摩周朴园对鲁大海说的一句台词“(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说说周为什么要明知故问摆架子,他想达到什么效果?【点拨】拉开他与鲁大海之间董事长与普通工人的身份界线,给对方心理威压。5.组织课堂辩论。正方辩题----周朴园爱鲁侍萍,反方辩题----周朴园不爱鲁侍萍。请做好分别作为正方和反方参辩的准备。课堂上随机确定各个同学作为正方或反方参辩。(三)破难点6.剧作题名为“雷雨”,第二幕的幕前提示里说:“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点拨】“雷雨”是来势凶猛、冲决一切的事物的象征,“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湿潮的空气”是雷雨将至的征兆,它暗示了剧中沉闷压抑的气氛、剧中主要人物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象征上世纪三十年代处于变革前夜的社会现实。这一提示语起到了铺垫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四)品艺术7.本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点拨】矛盾冲突尖锐紧张集中,人物语言个性化,人物形象鲜活而立体,作品内涵丰富。(五)悟主旨8.《雷雨》主旨的多层次性【点拨】作品主旨可以从政治、社会、伦理、人性等方面作多层次开掘。二、探究层级知识(六)探疑点9.作者对笔下人物形象感情倾向与他创作中表现出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反差。曹禺说:“我喜欢看周繁漪这样的女人,但我的才力是贫弱的。我知道舞台上的她与我原来的企图,做成一种不可相信的参差。”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作者特别提示了人性的角度,曹禺说过“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不过在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周朴园身上集中了太多的极端:温情脉脉的怀念、巨资弥补的赎罪、“社会上的好人物”的姿态与专制蛮横的家长作风、大奸大恶的血腥发家史,而繁漪在对抗家庭冷暴力表现上固然如火的亮色,但她对传统伦理底线的冲击也过于乖戾,单看两人中任何一个
本文标题:《雷雨》教师教案及观后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9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