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预防医学》教案2012秋
教案(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系部:护理系教研室:内科教师姓名:李晓婷任课课程:预防医学课程类型:必修课学分:0.5任课班级:普专助产护理11-1、2;普专口腔护理11-3;普专康复护理11-4;普专护理11-5~10计划学时:8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一:什么是预防医学?工作任务概念及学习方法的掌握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课时1任务描述及任务目标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三级预防的内容,熟悉全书的章节设置,能够用预防医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包含章节绪论及第一章主要教具教材学习重点及难点重点:预防医学的概念难点:三级预防原则、内容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已学过医学的基础性学科,同时接触了临床医学的知识,已有基本的医学思维习惯。。知识点:绪论一、课程性质《预防医学》这门课共包括五大内容,分别是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和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共32学时。希望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二、预防医学的概念、内容与方法(一)预防医学的概念(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三)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四)预防医学的特点三、预防医学的发展史(一)纪元前期(二)中世纪时期(三)文艺复兴时期(四)近代时期(五)现代时期(六)预防医学发展的沿革与启示四、三级预防(一)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是在临床易感期,针对健康人采取的控制和消除健康危险因素,减少有害因素接触的预防措施——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二)第二级预防(疾病前期预防)是针对早期可疑、临床表现不明显的病人,采取的“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以控制减缓病情发展,促使病变逆转,缩短病程——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等。例如宫颈涂片、乳房X线检查。(三)第三级预防(发病前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病人,采取的适时、有效的处置,以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并促使功能恢复。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肾、眼与足部的常规检查护理,脑卒中病人通过物理疗法促使功能恢复等。五、预防为主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一)从健康问题的根源探究,预防是根本性的对策(二)从医学的目的来分析,预防应作为最优先考虑的要素。(三)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衡量,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四)从卫生工作的成就来看,预防是健康最主要的保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时间安排:【一、组织教学】2分钟【二、导入新课,讲解新课】70分钟【三、课堂小结】3分钟【四、预习指导】5分钟人类环境与健康。教学反思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二:人类环境与健康工作任务什么样的环境对健康是有益的,环境中有哪些因素会危害到健康。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课时1任务描述及任务目标1.熟悉有关环境的基本概念;2.了解环境要素,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3.掌握人群健康反应谱及影响环境对人群健康作用的因素;4.了解环境因素在体内的处置过程。5,生活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包含章节第一章主要教具教材学习重点及难点重点:1.环境的要素2.人群与环境的关系3.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难点: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已学过医学的基础性学科,了解预防医学的思维习惯。知识点:第一章人类环境与健康第一节人类与环境一、基本概念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社会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食物链,生物放大作用,生物蓄积作用,生物浓缩作用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的概念二、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生产性、生活性、交通、其他、自然灾害。三、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污染物的转归:分布迁移、生物转化、生物富集、自净作用。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其代谢过程(一)进入人体的途径(二)在体内的分布和转运五、人体对环境污染的反应过程调节适应、功能代偿、失代偿。六、影响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主要因素(一)污染物因素(二)机体因素(三)环境因素七、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特异性、非特异性、公害与公害病八、环境污染的特点长期性、广泛性、复杂性、多样性。九、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第三节生活环境与健康一,大气卫生与健康(一)大气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大气层。(二)大气的组成(三)大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1,太阳辐射(1)紫外线100-400nm,A/B/C三段(2)可视线400-760nm(3)红外线760-1000nm2,空气离子化正离子,负离子。3,气象因素二,住宅卫生与健康提问:怎样的室内环境是健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阐述住宅卫生的基本要求。三,生活饮用水与健康(一)水资源的种类(二)饮用水的基本卫生学要求1.保证流行病学上的安全3项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游离性余氯。2.感官性状良好3.化学性状良好,不含任何有害物质4.水量充足,取水方便(三)水质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四)水质净化与消毒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时间安排:【一、组织教学】5分钟【二、复习旧课(提问)】5分钟【三、讲解新课】6课时【四、课堂小结】5分钟【五、预习指导】5分钟职业环境与健康教学反思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三:职业环境与健康工作任务职业活动中有哪些有害因素,会导致什么样的疾病?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课时2任务描述及任务目标1.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性粉尘与矽肺及物理因素与健康损害。2.熟悉职业性损害的分类。3.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原则。4.掌握铅中毒的相关概念、原理及治疗措施包含章节第二章主要教具教材学习重点及难点重点:1.职业病的诊断原则;2.铅中毒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难点:铅中毒的毒理学原理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已熟悉预防医学的思维模式。知识点:第二章职业环境与健康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职业性有害因素(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2,物理性因素3,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其它,某些动物产生的刺激性、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生物活性物质。(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职业紧张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劳动强度过大;不良的工作条件。工效学因素: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不良作业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三)生产劳动环境中产生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卫生防护设施缺乏或使用维护不当。二,职业性损害(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个体特征,有害因素,作用条件。(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职业病(1)定义(2)鉴别要点(3)职业病的范围(4)职业病的特点(5)职业病的诊断原则2,职业性多发病(工作有关疾病)(1)定义(2)特点(3)常见种类3,职业性外伤第二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性中毒一,概述(一)生产性毒物存在的状态与接触机会(二)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三)职业性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四)影响生产性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二,铅中毒1,理化性质2,接触机会(环境铅污染的来源)3,毒理4,临床表现5,诊断及处理原则6,治疗第三节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病一、概述(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及分类(二)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粉尘的化学组成,粉尘的分散度,粉尘浓度与接触时间。(三)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损害局部作用,全身作用,呼吸系统疾患。二、硅沉着病(矽肺)(一)病因(二)影响发病主要因素(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四)矽肺临床表现与诊断1.X线胸片表现-是矽肺诊断的依据2.并发症-最常见是肺结核(五)矽肺防治1.治疗:无根治方法,一经确诊,及时调离作业2.预防:革、水、密、风、护、管、教、查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时间安排: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时间安排:【一、组织教学】2分钟【二、导入新课,讲解新课】70分钟【三、课堂小结】3分钟1.职业性损害的分类及各自的定义。2.生产性毒物的相关概念。3.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四、预习指导】5分钟食物因素与健康教学反思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四:食物因素与健康工作任务概念及学习方法的掌握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课时2任务描述及任务目标了解营养学的重要性,熟悉营养学的评价指标,掌握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包含章节第三章主要教具教材学习重点及难点重点:营养学的基本概念难点:营养学评价指标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已熟悉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知识点:第三章食物因素与健康一、营养跟健康的关系二、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指标营养营养素合理营养营养素的需要量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EAR、RNI、AI、UL)膳食营养素生理需要量第一节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人体组织结构成分(2)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3)提供热能2.缺乏症-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二)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1.食物蛋白质含量2.蛋白质消化率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二、脂类(一)生理功能1.脂肪是体内储存热量和供给热能的重要物质2.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4.增加膳食的感观性状、提高膳食的饱腹感5.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6.提供必需脂肪酸(二)必需脂肪酸(三)食物脂肪营养价值评价(四)脂类的食物来源及膳食中的适宜热量比三、碳水化合物(一)碳水化物的分类(二)碳水化物生理功能1.储存和提供能量2.构成机体组成成分:细胞膜、神经组织3.节约蛋白质作用:4.保肝、解毒作用5.提供膳食纤维:(三)碳水化物的来源及供热比四、热能(一)膳食热能的来源1.蛋白质2.脂肪3.碳水化物(二)人体对热能的需要1.基础代谢2.体力活动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DA)4.生长发育(三)参考摄入量供给比例:碳水化物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2%五、维生素(一)维生素A(二)维生素D(三)维生素E(四)维生素B族(五)维生素C六、矿物质(一)钙(二)铁(三)锌第二节主要食物的营养价值一、主要食物的分类1.谷类2.豆类及其制品3.蔬菜、水果类4.肉、禽、鱼、蛋、奶类二、膳食调查第三节改善人群营养的措施一、人群营养状况评价二、我国居民目前营养膳食状况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第四节特殊人群的营养一、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营养二、孕妇与乳母营养三、老年人营养第五节营养与疾病一、营养与肥胖症发病原因、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肥胖的预防和治疗二、营养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营养因素、膳食调控原则三、营养与糖尿病危险因素、饮食调控原则四、膳食、营养与癌症防癌膳食建议第六节常见食品卫生问题一、黄曲霉毒素二、N-亚硝基化合物三、食品添加剂概念、分类、毒性第七节食物中毒及其防治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分类二、细菌性食物中毒三、常见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时间安排:【一、组织教学】2分钟【二、导入新课,讲解新课】70分钟【三、课堂小结】3分钟【四、预习指导】5分钟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及能量教学反思知识点:第三章食物因素与健康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时间安排:【一、组织教学】2分钟【二、导入新课,讲解新课】30分钟【三、膳食调查】40分钟【四、课堂小结】3分钟膳食调查的基本步骤【五、预习指导】5分钟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教学反思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五: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工作任务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课时2任务描述及任务目标了解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熟悉心理因素与健康的相关性,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包含章节第四章主要教具教材,心理测评量表学习重点及难点重点:心身疾病的概念难点:心身疾病与心理疾病的不同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已学过医学的基础性学科,同时接触了临床医学的知识,已有基本的医学思维习惯。知识点:第四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第一节社会因素与健康一、社会因素的定义二、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特点三、社会因素与健康第二节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一、情绪与健康二、生活事件三、心身疾病概念及发病特点分类预防原则补充内容:一、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也称人格(personality),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在三方面要素中,性格是核心,反
本文标题:《预防医学》教案2012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9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