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学期______2015~2016___________班级_____纺织11304班__________姓名____但春燕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1301210416____________任课老师_____吕红梅__________________2承诺书本人承诺按计划认真开展调查工作,对本实践报告书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承诺本实践报告书文字复制比不超过15%,如果超过此比例,或被认定抄袭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或剽窃他人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实验数据和调查结果等的,经查实确认后,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且该实践课成绩以零分处理。调查人(签章)年月日3武汉纺织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根据这一文件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多次召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会议进行研讨,并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社教科[2011]1号)等相关文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建设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落实这一中央文件精神和完善实践教学制度,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探索和实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书》进行全面改版,制订了本实践教学方案。一、实践教学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结合实践学习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体现、反映和巩固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对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立场,认识国情,认识社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奉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实践教学的学分课时思政课实践教学从思政课现有总学分中划出4个学分进行安排,并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课时分配情况如下: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理论)+16(实践)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8(理论)+4(实践)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理论)+32(实践)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2(理论)+16(实践)三、基本原则与要求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2.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3.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注重课程之间和内容方面的有机联系,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4四、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1.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领导机构;各思政课教学部为每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单位,负责修订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组织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制定学期开课计划,审批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授课计划和实施方案,检查、指导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审核实践教学的经费使用,总结评比实践教学的效果、核报实践教学教师工作量等;党委宣传部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部门,负责把握实践教学活动的政治导向,协助做好宣传工作;教务处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审批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协调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核发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报酬,检查、督导全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各教学系党团总支在组织入学教育、国防教育、就业教育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团活动、心理咨询等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积极协商、配合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学生课程考核实践部分的鉴定评价工作。2.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堂进行课内实践教学,不另外安排时间。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围绕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和课外生活及节假日时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分散实践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行安排,集中实践由思政课教学部相关教学部统一组织。指导教师一般由具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师担任。3.每学期指导教师根据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制定学期实践教学授课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在开学初布置到教学班级。每位学生应积极参加、认真完成各项实践教学任务,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结合实践的具体情况,在相应课程开课后两周内制定出本门课程的分散实践计划。学生每进行完一项社会实践应及时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手册》并根据课程指导教师的安排交指导教师评阅签字。各任课教师要严格把关,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实效。五、实践教学的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是检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实践课程的考核主要考察大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检验大学生的理论升华、情感意志、团队意识、法纪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学生相应课程的每学期必须在规定项目内,按任课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应内容,并形成成果。成果形式包括: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观后感和活动记载等。任课教师根据完成质量评定成绩。完成规定项目任务者,根据质量和活动参与量评定成绩。学生每门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考核不得少于60分。低于60分者本课程考核为不合格,必须重新完成相应课程的实践作业。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安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进一步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作为国家“05方案”规定的四门必修课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了更好地让当代大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展开,教研室老师集体讨论制定了相关选题,要求学生选取一道选题进行调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周围的现象。一、实践内容:选取一道选题,进行相关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起因、内容、对象、范围、时间、地点、方法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过程、调查后的结论,对策及建议等。)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一般限定为学生所在学校或个人家乡所在地的基层民众或基层组织,行业不限。可以个人独立进行调研,或组成不超过4人的小组进行分工调研,合作者调研题目可以相同,但必须标明每个人的具体分工和完成的任务,要求各自独立地完成调研报告。需提供调查时相关照片3张或若干张,并注明调查基层所在地点及相关联系电话!三、时间安排和工作流程:课程结束前一周提交策划书,教师修改后即可开始进行。第二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内由所在班级的班长收齐送交任课教师。61.准备阶段:在每学期第10周左右召开社会实践动员会,讲述社会实践目的、意义、时间安排、注意事项以及社会实践基础知识、实践题目选择、方案制定、实践报告撰写。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策划书》,老师在2个星期内给予批阅,并提出修改、指导意见。2.社会实践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或寒暑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收集、保留原始材料,记录社会实践活动日志,撰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要求报告内容观点正确,文献资料丰富可靠,逻辑清晰,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某些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现实意义。特别提醒注意:调查时请尊重调查对象,注意交往礼仪!注意个人安全!3.考核、总结阶段:第二学期开学后第1周,学生收齐实践报告并送交相关教师;教师随后评定成绩并在网上系统登分,随后将调研报告整理入教学档案,评选出优秀报告。优秀实践报告将经过学院组织评审后结集出版。四、要求:1.报告标题:报告标题应简明、贴切,能概括报告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2.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为概括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关键词为反映报告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检索价值,一般3-6个。3.正文:正文为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少于3000字(不含调研基本情况部分)。根据所在基层民众或组织的调查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研报告内容分为调查基本情况介绍、调查分析(包括现状、问题及原因)、对策建议三部分。4、其他要求:(1)所有艺术专业的学生,允许围绕实践主题来创作画作(画作形式不限:素描、水彩、油画、摄影等),并同时对个人画作配以文字阐释,采取个人作业的形式,不分小组;、其余非艺术专业班级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拟题目做调查,紧密结合原理中的理论稍加分析。(2)所有学生实践报告书中的文字采用手写形式撰写,不允许交电脑打印稿,报告书中要配至少三幅图片,图片内容要反映实践调查的所作所为,对图片配简洁文字说明其内容。图片可用打印的方式输出。(3)所有学生调研问卷的调查数据,不得采用网上“问卷星”这个调查工具,必须进行实地调查发放问卷,用照片记录调查痕迹。7题目:我校大学生消费支出状况的调查——基于通胀原理的分析摘要:本文以调查问卷的结果,来分析通货膨胀对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的影响状况,以及大学生个人、学校、政府应对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实行效果等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根据问卷分析所揭示的信息从大学生、学校、政府三方面出发制定了应对通货膨胀的可行性建议及具体措施,以保障在校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关键词:通货膨胀大学生消费措施一、调研概述调查背景: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物价不但上涨,这势必影响人的日常消费,而大学生这一个特殊的群体必然也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以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主要针对通货膨胀后,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及支出变化、应对措施、情感态度及对政府的期望状况进行调研。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其消费观念的改变能够折射出一些当今社会问题。同时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而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他社会观的形成与发展。从而,通过了解通货膨胀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对大学生理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调查内容:我校大学生消费支出状况的调查调查时间:2016年2月23日至2016年2月29调查地点: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调查人:宋晶晶黄晓璐程思但春燕汤亿调查方式: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问卷收集有效问卷81份。回收率为81%。调查分工:制定问卷、发放问卷、数据分析、调查分析。8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9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