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4讲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考点清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错误!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错误!易混易错英国国王成为“虚君”并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还掌握着行政权,还可以依法行政,国王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后。3.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英王是国家元首,首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4.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影响①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②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图解(1)英国政体结构(2)英国政府组织结构整体把握英国代议制形成和完善史论共识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力膨胀等,是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的基本特点。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深层点拨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其中分权有两层含义:一是联邦政府内部分权(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二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分权(州政府服从联邦中央政府,州政府有部分行政自主权)。整体把握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易混易错美国的政体:美国的政体说法多样,如果从国家权力重心的角度来说,就是总统制;如果从国家结构形式上来说,就是联邦制;如果从国家元首产生方式的角度来说,就是共和制。2.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错误!3.两党制错误!史论共识两党制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强化了竞争,迫使两党不断调整政策来适应民众与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迫使其不断选出杰出的人才,从而推动政治的清明、有效。但两党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两党竞争、互相诽谤等弊端。基准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主题一1688年“光荣革命”的含义及意义史料一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信息解读]“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的妥协,是一次不流血的革命,推动了英国历史的进步,这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就是通过和平方式变革。史料二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为西方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所津津乐道。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之为“革命”。[信息解读]史料所指宫廷政变被称之为“革命”,这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它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主题二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1)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2)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力。(3)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4)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史料“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废除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引自《权利法案》[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权利法案》确立的两个原则:司法权独立于王权,议会权力高于国王。主题三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步骤具体包括: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主题四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①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③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2)影响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②各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③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④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基准考点二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主题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原则及意义史料一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制宪者所要考虑的问题是,既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又要对政府的权力加以限制使其不致滥用权力侵犯人民的自由,困难在于将必不可少的稳定与政府的能力和不可侵犯的自由以及对共和政体的关注结合起来”。[信息解读]麦迪逊的话表明宪法必须贯彻两项基本原则:国家的结构形式以联邦主义为基础,政权组织形式以分权、制衡原则为基础。史料二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进行复议。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引自美国1787年宪法[信息解读]史料主要说明美国宪法把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赋予国会、总统和法院。体现了美国宪法最根本的原则是分权与制衡原则,它使中央三个权力机构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从而有利于防止独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史料三有人说,1787年宪法的中央集权原则使美国从“头脑听从四肢的指挥”的邦联变为“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联邦。[信息解读]史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有利于美国的迅速崛起,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有利于国防的巩固。主题二美国两党制的特点及本质(1)特点①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掌握行政实权。两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与执政党和非执政党的地位无关。②两党制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2)本质:两大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其在意识形态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在事关国家根本政治和经济制度上也没有实质性差异。他们奉行的路线和内外政策,其目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保持美国传统的核心意识形态,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当然,由于历史渊源和文化原因,两党的执政理念还是存在明显的不同。英美两国资本主义政体的不同及其差异的历史原因(1)不同点政体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政府首脑首相总统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国王;世袭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国家元首地位国家象征,“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军权权力中心议会总统政府产生方式选举总统任命,议会通过国家元首、议会、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行政与立法相互制约与监督(2)差异的历史原因①英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国王统治之下,封建势力较强,“光荣革命”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英国的资产阶级要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兼顾其传统,保留君主,但又剥夺其权力。②而在北美原英国殖民地上建立的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普遍厌恶欧洲的传统专制统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北美人民推翻殖民统治而建立新型国家。没有封建的传统,还接受了启蒙思想的洗礼,所以美国确立起了共和制。[来源:学§科§网]高三(2)班学习小组围绕1787年美国宪法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美国“三权分立”宪政模式是对付大多数民众的民主权利的工具。(2)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是世界历史上民主先哲们讨论的民主的范本。探究思考:试就其中一个结论谈谈你的理解。提示第(1)个观点:本观点正确。宪法确立的四种主要决策实体(众议院、参议院、总统、最高法院)中,民众只有权选一种,严重限制了大多数民众的民主权利发挥作用的渠道。第(2)个观点:这一观点错误。这部宪法没有被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俄国仿效;忽视和压抑民众权利的明显缺陷,遭到美国资产阶级内部的各种力量的反抗;许多州在宪法制定之后,拒绝批准1787年宪法,直到后来国会承诺修改宪法并做出若干追加民主权利的修正案之后,各州才先后批准了这部宪法。例1(2012·海南高考)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审题突破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几个重要信息:内阁成员可以表达不同意见、对外内阁成员要说同样的话、墨尔本内阁辞职而非一个人辞职。符合这些信息总体特征的只有C项。答案C例2(2012·安徽高考)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A.维护邦联制B.加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D.保障各州权利审题突破费城会议(1787年制宪会议)前,美国联邦制尚未建立,实行的是松散的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巨大,中央集权微弱,内不能稳定局势,外不能替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争取有利的条件,故排除A、C、D三项;华盛顿希望“强制力量的干预”,实际上是指加强中央权力。答案B例3(2012·海南高考)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B.主宰了联邦政府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审题突破美国总统的政治生涯开始于选民的选举,总统无法控制选民,所以A项不正确。总统是联邦政府的首脑,两大政党轮番当选总统,说明他们控制了联邦政府。C、D两项关于“一致”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答案B例4(2012·江苏高考)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审题突破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掌握美国政府三权分立的特点。在三权分立原则下,立法权属于国会,联邦最高法院享有最高司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三者相互牵制,互不隶属,据此排除B、C两项。因选票争执,恰恰说明选民意愿与总统人选相关,排除D项。题目说明最高法院行使裁决权,反映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运作原则。答案A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1.(立意——尊重文明多样性)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国家结构,两者的本质异同点是()A.相同点在于均体现了民主,不同点在于首脑称号[来源:Zxxk.Com]B.相同点在于均体现了联邦制,不同点在于权力的分配C.相同点在于均体现了制衡,不同点在于机构的职能D.相同点在于均体现了分权与制衡,不同点在于制度的本质答案D解析唐朝没有民主也没有实行联邦制,排除A、B,C项并不是本质不同点。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2.(立意——核心概念:英国责任内阁制)2012年9月11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派出特使警告以色列不要单方面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英国首相的权力主要有()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④任命议会成员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
本文标题:【2014名师点解史地政历史】2014历史一轮名师点解教案第4讲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0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