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国共的合作与对抗[考纲要求]1.新民主主义革命。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考点一国共由合作到对抗(国民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一、国民革命(合作)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背景①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②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共合作。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影响: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北伐战争1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2成果:北伐军连克武昌、九江、南昌,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27年初直捣南京、上海。3.国民革命的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4.历史意义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作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总结与提升]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对抗)1.背景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2.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3.内容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3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4.红军长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①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思维导图]“工农武装割据”名师助学“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可归纳为“一、二、三”一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二次关键会议:1927年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和1935年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三大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政权建设。史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中国现代化史纲》解读为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独立的民族国家,国共实现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统一的军队是此次合作的特点。史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亦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案》解读以党内合作为突出特征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仅是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没有提出对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问题,为后来犯右倾错误埋下了隐患。史料三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读史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史料四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摘自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解读史料反映了当时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仍坚持以城市武装暴动为中心,反对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史料五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1935年2月8日)解读史料表明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史论1“左”倾与右倾(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革”中的“左”倾错误等。(2)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3)关系:二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史论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答案B解析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革命道路。但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却强调,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说明中国共产党六大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属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选B项。A、D两项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可排除。易错选C项,中共六大的决议强调的是城市暴动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2.(2013·广东高考)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曾经遭受过一些挫折,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某些中共领导人犯了“左”倾或右倾错误。材料显示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资产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而实际上民族资产阶级属于应该团结的革命力量之一。B、D两项是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排除;C项是右倾错误的表现,排除。3.(2013·天津高考)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可能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主义国家,排除A、C两项;当时的中国只能建立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的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史实支撑型选择题的解法史实支撑法就是利用所掌握的史实来说明历史现象或者论证历史结论的一种分析、判断、论证的思维方法。适宜运用此种方法解答的题目常见的设问呈现方式主要有“主要依据是”、“主要表现是”、“文中所说的‘……’是指”、“所说制度(政策、朝代等)是”、“能论证(佐证、说明、表明、反映)……的是”、“图中的信息(事件、现象)是指”、“历史时期(历史阶段)是”、“背景(原因、条件、因素)是”、“正确或错误的是”等。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首先要审好题目的求答项,根据设问要求,迁移相关的历史知识,化不熟悉的知识为熟悉的知识,逐项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4.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答案C解析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而言的,俄国走的是城市中心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A、B、D三项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道路。5.下图是一份公涵,其中反映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是当时()A.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B.中共开展土地革命C.国共两党揭开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D.国共携手合作抗日答案A解析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负责平民教育事务,由此推断图片所述事件发生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选A项。考点二国共由对抗到合作再到对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抗日战争——国共由对抗到合作背景日本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②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境地,企图发动对外战争以摆脱经济危机。中国: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概况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②“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略。③“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④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罪行①屠杀中国军民:如南京大屠杀等。②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③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并在沦陷区进行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1.侵华日军的罪行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2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4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5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两党协议,中共将其所属部队改编为第八路军和新四军。6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它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旗帜。3.国共合作抗日战场抗战史实特点、结果(意义)正面战场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徐州会战(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敌后战场①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②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图解要点]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二、解放战争——国共由合作到对抗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2.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3.进程1土地改革: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3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初,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4胜利:19
本文标题:【步步高名师讲义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讲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国共的合作与对抗(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2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