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三单元检测】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一部分选择题(35×2=70分)1.展望2013年的互联网科技,相信会有一个更令人遐想和惊喜的新面貌。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说明()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③人们能够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与规律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音叉效应”是指能以徽弱的振动带来巨大的变化,其效应产生主要在于找准了事物的脉搏。其蕴涵的辩证法哲理是()A.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C.整体统帅部分并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D.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4.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环渤海(5+4)省区市旅游质监执法协作体”区域合作机制,提出了坚持旅游质监执法互动、信息共享、积极响应、协同处理的基本原则。这表明()A.应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B.要重视局部,搞好局部C.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D.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5.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说明()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②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联系着③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要坚持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①与人相比,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更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③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和肥料等的联系构成其生存与发展④微型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模式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故事告诉我们()A.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C.系统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D.系统结构的优化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9.以“心死亡”判定死亡的标准将被“脑死亡”取代。实践证明“心死亡”的标准存在诸多弊端,而“脑2死亡”标准是一种更新的理念,且已经有了首次的实践。“脑死亡”标准代替“心死亡”体现了()A.新事物与旧事物是根本不同的B.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C.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10.有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动画片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B.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和地位C.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大胆革新,勇于创新D.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11.下列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①雄关漫道真如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人间正道是沧桑——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12.“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从哲学上看,这段话启示我们()A.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B.人无完人,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C.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D.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好的方向转化13.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句话表明()A.放弃和选择是同等重要的B.回避矛盾有时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C.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D.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14.设立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目的是通过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以点带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改革发挥试点和带动作用。从哲学上讲,这体现了()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统一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15.“温热有隙效应”:点燃两根火柴,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火柴相互辉映,直至完全成为灰烬。从这一现象中我们获得的生活智慧与下列哪个选项是一致的()A.满招损,谦受益B.过犹不及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6.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提出:生活从必要的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小处抓起。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①奢靡之始,危亡之渐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③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④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7.杰克•韦尔奇在其20年CEO生涯中,总结了一个用人规律并称之为“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有20%的人为最好,70%的人为中间状态,10%的人为最差。善于用人的领导是,用两头带中间。这说明()A.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B.整体功能始终大于局部的功能C.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D.利用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18.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自然界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D.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19.用历史的眼光来评价改革开放30年,就是要把这30年放到“两个100年”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两个100年”,就是1840年~1949年这100多年和1949年~2050年这100年。这说明()A.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B.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了C.部分统率整体,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D.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20.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C.主次矛盾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21.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3时又对不同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意识的能动作用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关系22.“当一扇门对你关闭时,另一扇窗也为你开启”。这句话符合()A.二元论B.重点论C.实践论D.两点论23.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下列关于发展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任何事物都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B.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状态和性质的改变C.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D.发展标志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5.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26.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②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7.老子云:“图(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③当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8.有一次楚王上山打猎,进入猎区后,他发现一只鹿,正要放箭,忽然,又见右边树林里奔出四只大象。他急转箭头,却又见一只白天鹅从头上飞过。此刻,楚王眼花缭乱,不知射什么好。待定下神来,猎物早已逃得精光。这个故事告诫人们()A.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注重统筹兼顾B.认识事物要分清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C.做工作要有发展的眼光,防止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D.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9.嫦娥工程第一步:“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实现首次绕月飞行;第二步:“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车进行探测;第三步:“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表面软着陆采样,将样品带回地球。与“嫦娥工程三步走”体现的哲理一致的选项是()A.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0.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是()①以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③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④根据时代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31.一夜成名真的如想象般迷人吗?“重要的生活事件都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成名带来的生活作息、人际交往、工作安排上的剧烈变动,更会形成多重大山。可能让人因此一飞冲天,也可能把人压得一蹶不振。”4专家的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B、学会如何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很重要C、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D、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32.2013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4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A、量变与质变的关系B、肯定与否定的关系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D、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3.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进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①“灾难”到“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改造A.①②B.①③c.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检测】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2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