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2分)(2013•历城区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苹果榨汁B.铜器锈蚀C.煤气爆炸D.食物变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解答:解:A、苹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铜器锈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碱式碳酸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煤气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3•历城区二模)化学与社会发展及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身体健康B.为保护铁制品,应及时除去表面的铁锈C.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点火查找泄漏处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合理膳食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摄入营养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身体健康.B、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C、根据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摄入营养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身体健康,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身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等反应,铁制品表面的锈如不及时除去,会加快铁制品的生锈速度,故选项说法正确.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D、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不能点火查找泄漏处,故该做法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分)(2013•历城区二模)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粒子容易形成阳离子C.该微粒与氯元素形成MgClD.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信息,然后根据每一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为12号元素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B、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已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B说法正确;C、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为12号元素镁元素,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因此镁元素与氯元素可形成MgCl2,故C说法错误;D、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为12号元素镁元素,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12,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明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得失电子和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决定是原子还是离子.4.(2分)(2013•历城区二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B.将pH试纸润湿,测定某溶液的pHC.用木炭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D.搅拌可增加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空气组成的测定;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气体变蓝.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原理、木炭和硫燃烧的产物是气体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碱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得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搅拌不能可增加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pH试纸的使用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溶解度的概念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分)(2013•历城区二模)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B.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C.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为CO2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铵态氮肥的检验.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碱性溶液都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分析;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特征分析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分析;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分析;D、根据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分析.解答:解:A、碱性溶液都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故A正确;B、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在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B正确;C、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C正确;D、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如氮气、稀有气体等,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住物质的性质才能了解物质间的反应规律.要注意碱溶液能够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但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6.(2分)(2013•历城区二模)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用图表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B.物质丙的化学式为NH3C.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D.图示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利用微观反应的图示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对该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及元素种类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出丙的化学式,然后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完成解答即可.解答: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A说法正确;B、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知道,丙中含有1个N,3个H,所以丙的化学式为:NH3,故B说法正确;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知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以知道,可以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来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故甲、乙的质量比为:(14×2):(3×1×2)=28:6=14:3,故C说法错误;D、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而本题中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7.(2分)(2013•历城区二模)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若先将甲中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正确的是()选项滴管甲烧杯①滴管乙烧杯②A双氧水二氧化锰水氢氧化钠B盐酸镁盐酸碳酸钠C水氢氧化钠水硝酸铵D水氧化钙盐酸镁A.AB.BC.CD.D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气球要鼓起,则液体与固体混合能产生气体或者放热使瓶内气压增大;气球要变瘪,则装置内气体被吸收或者吸热使瓶内气压减小;.解答:解:A、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氧气不会被吸收,气压不能减小,气球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B、盐酸与镁混合产生氢气,氢气不会被吸收,气压不能减小,气球不能恢复原状,故B错误;C、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硝酸铵遇水吸热,瓶内压强减小,气球鼓不会鼓起来,故C错误;D、氧化钙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盐酸与镁混合产生氢气,氢气不会被吸收,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重新鼓起来,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以及与压强知识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8.(2分)(2013•历城区二模)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厨房中用食醋鉴别纯碱与食盐B.用AgNO3溶液验证H2中混入的少量的HCl杂质C.用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D.用过量的铁粉除掉FeSO4溶液中的CuSO4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依据醋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解答;B、依据硝酸银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解答;C、依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反应分析解答;D、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食醋中含有醋酸,而醋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食盐中的氯化钠不反应,所以食醋可以鉴别纯碱与食盐;B、由于硝酸银溶液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而与氢气不会反应,所以能用AgNO3溶液能够验证H2中混入的少量的HCl杂质;C、由于氢氧化钠既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又能与氯化氢反应,所以不能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D、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知铁能够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可以用过量的铁粉除掉FeSO4溶液中的CuSO4;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所选试剂的量.9.(2分)(2013•历城区二模)有一无色液体X,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无色液体X是下列各项中的()加入物质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溶液现象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明现象A.水B.稀盐酸C.酚酞试液D.Na2CO3溶液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实验推断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盐遇酸化气,能与可溶性钡离子结合产生白色碳酸钡沉淀,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水与盐酸混合没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B、稀盐酸与硫酸混合没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C、酚酞试液遇盐酸混合没有气泡产生,故C错误;D、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与氯化钾混合不反应,没有现象,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可以采取部分现象排除法快速做出判断,提高做题的速度.10.(2分)(2013•历城区二模)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量的Cu(NO3)2溶液放入一定量由Fe和Ag组成的混合粉末中,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Cu2+、Ag+B.滤渣中一定只含有单质Ag、CuC.滤液中一定含有Fe3+D.反应后所得滤渣经洗涤、晾干后,比反应前的固体混合粉末质量减小了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题意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说明滤渣中没有铁,所以滤
本文标题:【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2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