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解析版】广东省佛山市2013年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2013•潮州二模)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等于()A.B.C.D.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把给出的复数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i,然后整理成a+bi(a,b∈R)的形式即可.解答:解:=.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的除法,采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是基础题.2.(5分)(2013•东莞二模)命题“∀x∈R,x2+1≥1”的否定是()A.∀x∈R,x2+1<1B.∃x∈R,x2+1≤1C.∃x∈R,x2+1<1D.∃x∈R,x2+1≥1考点: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专题:规律型.分析:全称命题:“∀x∈A,P(x)”的否定是特称命题:“∃x∈A,非P(x)”,结合已知中原命题“∀x∈R,都有有x2+1≥1”,易得到答案.解答:解:∵原命题“∀x∈R,有x2+1≥1”∴命题“∀x∈R,有x2+1≥1”的否定是:∃x∈R,使x2+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的否定,其中熟练掌握全称命题:“∀x∈A,P(x)”的否定是特称命题:“∃x∈A,非P(x)”,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3.(5分)(2013•佛山一模)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i的值是()A.10B.11C.12D.13考点:循环结构.专题:图表型.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利用循环计算并输出S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用表格对程序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进行分析,不难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解答: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如下表示:是否继续循环abi循环前/421第一圈是212第二圈是13第三圈是4第四圈是5…第9圈是10第10圈是11第11圈是12第12圈是13第13圈否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i的值是1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开始和结束循环的条件.属于基础题.4.(5分)(2013•佛山一模)已知=(1,2),=(0,1),=(k,﹣2),若(+2)⊥,则k=()A.2B.﹣2C.8D.﹣8考点: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向量的坐标运算易得的坐标,进而由可得它们的数量积为0,可得关于k的方程,解之可得答案.解答:解:∵=(1,2),=(0,1),∴=(1,4),又因为,所以=k﹣8=0,解得k=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和向量的垂直关系,属基础题.5.(5分)(2013•潮州二模)已知实数x,y满足,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大值为()A.﹣3B.C.5D.6考点:简单线性规划.专题:计算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如图的△ABC及其内部,再将目标函数z=2x﹣y对应的直线进行平移,可得当x=2,y=﹣1时,z取得最大值5.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ABC及其内部,其中A(﹣1,﹣1),B(2,﹣1),C(0.5,0.5)设z=F(x,y)=2x﹣y,将直线l:z=2x﹣y进行平移,当l经过点B时,目标函数z达到最大值∴z最大值=F(2,﹣1)=5故选:C点评:题给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求目标函数z=2x﹣y的最大值,着重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和简单的线性规划等知识,属于基础题.6.(5分)(2013•佛山一模)已知集合M={x||x﹣4|+|x﹣1|<5},N={x|a<x<6},且M∩N={2,b},则a+b=()A.6B.7C.8D.9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集合M中的不等式表示数轴上到1的距离与到4的距离之和小于5,求出x的范围,确定出M,由M与N的交集及N,确定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a+b的值.解答:解:由集合M中的不等式,解得:0<x<5,∴M={x|0<x<5},∵N={x|a<x<6},且M∩N=(2,b),∴a=2,b=5,则a+b=2+5=7.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7.(5分)(2013•河东区二模)函数f(x)=ex+x2﹣2在区间(﹣2,1)内零点的个数为()A.1B.2C.3D.4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由已知中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导函数f'(x)的解析式,和导函数的导函数f''(x)的解析式,分析f''(x)的符号,求出f'(x)的单调性,进而分析f'(x)的符号,再分析函数f(x)在区间(﹣2,1)的单调性及极值,进而结合零点存在定理,得到答案.解答:解:∵f(x)=ex+x2﹣2得f'(x)=ex+2xf''(x)=ex+2>0从而f'(x)是增函数,f'(﹣2)=﹣4<0f'(0)=1>0从而f'(x)在(﹣2,1)内有唯一零点x0,满足则在区间(﹣2,x0)上,有f'(x)<0,f(x)是减函数,在区间(x0,1)上,f'(x)>0,f(x)是增函数.因为f(﹣2)=+2>0,f(x0)<f(0)=﹣1<0,f(1)=e﹣1>0从而f(x)在(﹣2,1)上有两个零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使用导数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是解答的关键,但需要二次求导,难度中档.8.(5分)(2013•佛山一模)已知双曲线的顶点与焦点分别是椭圆的焦点与顶点,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椭圆的交点构成的四边形恰为正方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A.B.C.D.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双曲线的顶点与焦点分别是椭圆的焦点与顶点,确定双曲线的顶点与焦点,再根据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椭圆的交点构成的四边形恰为正方形,确定双曲线的渐近线,从而求出椭圆的离心率.解答:解:∵双曲线的顶点与焦点分别是椭圆的焦点与顶点∴双曲线的顶点是,焦点是(±a,0)设双曲线方程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n=b∵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椭圆的交点构成的四边形恰为正方形∴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m=n∴a2﹣b2=b2∴c2=a2﹣c2∴a2=2c2∴∴故选D.点评:本题以椭圆方程为载体,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考查椭圆的离心率,正确运用几何量的关系是关键.9.(5分)(2013•佛山一模)一个长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所剩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可以为()A.B.C.D.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正视图与俯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推断侧视图的图形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几何体是长方体被截去正面左上部一个角的图形,如图:因此它的侧视图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与几何体的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10.(5分)(2013•济宁二模)设二次函数f(x)=ax2﹣4x+c(x∈R)的值域为[0,+∞),则的最小值为()A.3B.C.5D.7考点:基本不等式.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先判断a、c是正数,且ac=4,把所求的式子变形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解答:解:由题意知,a>0,△=1﹣4ac=0,∴ac=4,c>0,则则≥2×=3,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是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值域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解的关键就是拆项,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必做题(11~13题)每小题5分.11.(5分)(2011•上海)课题组进行城市空气质量调查,按地域把24个城市分成甲、乙、丙三组,对应的城市数分别为4,12,8,若用分层抽样抽取6个城市,则丙组中应抽取的城市数为2.考点:分层抽样方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本市的甲、乙、丙三组的数目,做出全市共有组的数目,因为要抽取6个城市作为样本,得到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用概率乘以丙组的数目,得到结果.解答:解:∵某城市有甲、乙、丙三组,对应的城市数分别为4,12,8.本市共有城市数24,∵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丙组中对应的城市数8,∴则丙组中应抽取的城市数为×8=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分层抽样,是一个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在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做出一种情况的概率,问题可以解决.12.(5分)(2013•佛山一模)函数y=sinx+sin(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是.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诱导公式的作用.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化简函数我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然后直接求出函数的周期与最大值.解答:解:因为函数y=sinx+sin(x﹣)=sinx+sinx﹣cosx=sin(x﹣).所以函数的周期为T==2π(2分);函数的最大值为:(3分)故答案为:2π;.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函数周期的求法,考查基本知识的应用.13.(5分)(2013•佛山一模)观察下列不等式:①<1;②+;③;…则第5个不等式为.考点:归纳推理;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前3个不等式有这样的特点,第一个不等式含1项,第二个不等式含2项,第三个不等式含3项,且每一项的分子都是1,分母都含有根式,根号内数字的规律是2;2,6;2,12;由此可知,第n个不等式左边应含有n项,每一项分子都是1,分母中根号内的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不等式的右边应是根号内的序号数.解答:解:由①<1;②+;③;归纳可知第四个不等式应为;第五个不等式应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是基础题.三、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每小题5分14.(5分)(2013•崇明县二模)在极坐标系中,直线过点(1,0)且与直线(ρ∈R)垂直,则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将直线极坐标方程(ρ∈R)化成直角坐标方程,再利用直角坐标方程进行求解过点(1,0)且与直线(ρ∈R)垂直的直线方程,最后再化成极坐标方程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直线(ρ∈R)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0,过点(1,0)且与直线x﹣y=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y=﹣(x﹣1),即所求直线普通方程为x+y﹣1=0,则其极坐标方程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间的关系,即利用ρcosθ=x,ρsinθ=y,ρ2=x2+y2,进行代换即得.15.(2013•佛山一模)(几何证明选讲)如图,M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的中点,直线l过点M分别交AD,AC于点E,F.若AD=3AE,则AF:FC=1:4.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出.解答:解:如图所示,设直线l交CD的延长线于点N.∵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M是边AB的中点,∴.∴,∴.故答案为1:4.点评: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12分)(2013•崇明县二模)如图,在△ABC中,∠C=45°,D为BC中点,BC=2.记锐角∠ADB=α.且满足cos2α=.(1)求cosα;(2)求BC边上高的值.考点:正弦定理;二倍角的余弦.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1)由二倍角公式cos2α=2cos2α﹣1,可求cosα(2)方法一、由可求sinα,而∠CAD=∠ADB﹣∠C=α﹣45°,利用sin∠CAD=sin()=sin,代入可求sin∠CAD,最后再由正弦定理,可求AD,从而可由h=ADsin∠ADB求解方法二、作BC边上的高为AH,在直
本文标题:【解析版】广东省佛山市2013年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2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