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1真题剖析:2012年高考相关真题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2全国新课标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回答13题。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究”。(2012安徽卷)1.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考查宏观调控手段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正确判断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区别。A项正确,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微调为7.5%,属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是经济手段,故B项排除;C项错误,国家规范并2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属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D项错误,税收优惠政策属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因此正确答案为A。【考点定位】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2012北京卷)35.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下表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经济衰退期经济过热期可能的表现可采取的措施可能的表现可采取的措施A税收减少增加税收失业减少降低利率B企业投资减少降低利率税收增加减少税收C物价上涨提高利率企业投资增加增加税收D失业增加减少税收物价上涨提高利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A项排除,税收减少可通过利率的调整来解决,不能盲目地增加税收,同时,失业减少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B项错误,要具体分析税收增加的原因,不能一刀切地减少税收;C项错误,经济衰退期的物价是持续下降的;D项正确,失业增加,要减少税收,降低企业成本,吸纳就业,物价上涨,要提高利率,抑制投资过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作用、目标等。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012福建卷)28.在福建平漳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障并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下建设符合上述要求的有①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②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注重经济效益③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④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②不选;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④不选。发展新兴产业和风电产业,有利3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①、③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2012上海卷)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欧美国家痛定思痛,举起“再工业化”旗帜,力图重构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作为第一制造业大国的我国,应该A.继续提升新兴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B.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C.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完成工业化进程D.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答案】ACD【解析】金融危机提醒人们,过分依赖第三产业是有风险的,因此要注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BC项正确,要发展第二产业的新兴产业,增强第二产业的实力,故A项正确;D项与本题无关,舍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2012山东卷)30.(24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7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材料二: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材料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处发展。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4【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又好又快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2012全国新课标卷)15.2011年11月,美国发起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一反补贴调查;2012年1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风力发电设备----应用级凤塔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主要是因为A.美国欲以贸易保护措施扶持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B.新能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需要其提供就业岗位C.美国需要通过减少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口才能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D.美国的新能源产业过剩,不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相关产品【答案】A【解析】美国之所以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主要还是为了支持本国的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A。选项B中心能源产业应该是技术密集型,选项C和D对事实的判断都是不正确的。【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国际经济合作。以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对外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有关理论对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的主要原因进行“论证和探究”。5(2012北京卷)38.(36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阶段的重大举措。(1)读图12,描述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在各个阶段变化的基本特点,并说明加快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12分)【答案】第一阶段,我国开始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很少。第二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对外直接略有增加。第三阶段,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均快速增长。对外直接投资是“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可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与各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解析】本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考查有关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地1小问描述图表,即将图表中的各要素变化情况描述清楚即可,注意要按照图中的三个阶段来分析,注意从无到有的起始阶段要予以阐述,即第一阶段是我国开始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阶段。第2小问考查对外投资的意义,属于教材知识的简单再现。【考点定位】考查提供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2012山东卷)30.(24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7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6材料二: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材料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处发展。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意义。(9分)【答案】与2001年相比,2011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明显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上升。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解析】本题共2小问,第1小问是描述材料一的图表,解答较易,将图表阐述清楚即可。要注意相关要素的对比关系,即出口商品的涨幅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涨幅及比重,特别是注解中的信息也是本小问考查的范围,不可忽视。第2小问考查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的经济措施的意义,关键是在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即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新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其次逐条回答措施产生的意义,如: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等。【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2012浙江卷)26.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从2011年开始集体发力参与国际并购,有的还把工厂开设到欧美国家。浙江民营企业上述措施的意义在于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济水平7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浙江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和到欧美国家设厂,不是产业转移,说不上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①②符合题意,排除③。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并不属于利用外资,④排除;答案选A。【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资源配置。影响。(10分)(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应如何应对材料所反映的国际形势变化。(10分)【答案】(1)特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2分)发展中国家相对崛起;(2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影响: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经济合作与发展;(2分)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2分)(2)积极利用G20和IMF等国际经济治理机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3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战略对话,深化合作;(4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8本题共2小问,第1小问是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概括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对教材知识的再现,容易回答,即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注意不能只答经济全球化,要谈动态的深入发展。第2小问是谈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属于教材知识,对教材比较熟悉的考生,可以准确答出。本题考查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来谈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有一定难度。回答本题也不能只就必修2来回答,要以经济生活中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来做基础,因此首先总结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要抓住机遇,参与国际分工,加强交流与合作,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其次结合材料从所学政治生活角度谈上述措施,即利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运用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正确处理也发展中国家、发达的关系,促进建立和维护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回答本题要注意,切不可脱离设问角度,陷入经济学角度回答,但也不能离开经济学中有关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知识。
本文标题:【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1真题剖析2012年高考相关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3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