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单元课题41、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借、角、挣、断、逃、您、兴”10个生字。能独立运用已掌握的笔顺规则,描写“逃、飞、角、借、断、兴”6个字。2、学习运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出“挣、断、您”三字。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4、能读好课文中问答句的语气,并能仿照第三小节的样子练习说话。教学重难点1、借助拼音认读“借、角、挣、断、逃、您、兴”10个生字。能独立运用已掌握的笔顺规则,描写“逃、飞、角、借、断、兴”6个字。2、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3、能读好课文中问答句的语气,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质疑1、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师: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2、出示课题,读题学习生字:壁分析字形虎渗透虎字头书空字形借说说带“昔”的字借惜错蜡腊读一读,给这些字找朋友。3、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质疑)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交流(学生能回答哪个问题就回答哪个)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墙角挣断难看3、将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4、学习生字:墙角挣断难5、小步子复习生字:壁、虎、借、墙、角、挣、断、难游戏:零比零,比谁行!三、巧读课文,理解内容1、带着问题: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小朋友来看一段动画。(没有声音)2、这段动画好看吗?缺了什么?(没有声音)3、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做配音演员,不要着急,先来记记台词,还可以加进自己的想像。出示:小壁虎: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小壁虎: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小壁虎:黄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老黄牛: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小壁虎: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小壁虎:妈妈,我的尾巴断了,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他们都不肯借给我。4、指名分角色当配音演员。5、放映《小壁虎借尾巴》的无声动画片,学生分角色表演配音,组织学生评议。6、师生配合你问我答并板书。小鱼尾巴的作用(拨水),牛的尾巴呢(赶蝇子),燕子的尾巴呢(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呢(保护自己,可以重新长出来)。7、情景创设,扩展思维(1)出示啄木鸟、小松鼠的图片,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2)如果小壁虎向他们借尾巴,他们之间又会怎么对话呢?(找到好朋友,说一说,演一演)(3)交流四、读后质疑,课外求知过渡: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结果怎样?1、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节。2、交流。3、教师小结,板书:再生4、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质疑)5、提出要求:在下一堂阅读课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交流。五、描描写写读写链接点情景创设,扩展思维(1)出示啄木鸟、小松鼠的图片,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2)如果小壁虎向他们借尾巴,他们之间又会怎么对话呢?(找到好朋友,说一说,演一演)板书设计小鱼:用来拨水41、小壁虎借尾巴黄牛:驱赶蝇子燕子:掌握方向壁虎:断了重生教学效果反馈这一课的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难点:理解壁虎尾巴的作用和特点。特点:借尾巴三段话,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明写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暗写壁虎尾巴的作用。教学中,我重点讲读第三节,之后小结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并以积累为目的让他们共同探讨进行表演。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看。这样,既可以达到积累的目的,也使学生在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的过程中,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课题42、鱼和潜水艇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潜、艇、够、助、浮、缩、启、舱”8个生字。认识部首“舟字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浮、柜、启、艇、舱、够”。巩固音序查字法。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并能注意适当的停顿。3、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并能展开思路,想想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教学重难点在读文、识字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并能展开思路,想想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潜水艇),谁能用几句话简单地说说图上的内容?2、根据回答出示:一艘(sou)潜(qián)水艇(tĭng)(1)指名读,读准字音,齐读。(2)学习生字:潜、艇A:读准生字:“潜”第二声,“艇”后鼻音B:学“艇”的部首“舟字旁”,可结合“艇”的字意。板书,让学生观察“舟字旁”与“舟”字有什么不同。C:查字典理解:潜、艇潜:隐藏,不露在表面,在水面以下活动。艇:潜水艇:主要在水面以下活动的军舰。(3)出示课文中另几个带舟字旁的生字:般、舱。认读并交流识字方法。(4)指导在田字格中描写“舱、艇、航、般”。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特别指导艇的“廷”要先写里再写外。3、潜水艇能在水底活动与鱼有着很大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鱼和潜水艇》齐读课题。4、潜水艇和鱼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从了解鱼开始。二、学习课文1、播放动画:一条鱼在水里游动。(1)用“一会儿……一会儿……”提示学生说出小鱼在水里,一会儿浮上来,一会儿沉下去。(出示句子)(2)小鱼为什么能浮上来,沉下去?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一节,看谁能读懂课文,自己解答问题,并学一学生字。2、检查自学情况(1)齐读第一小节,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注意适当的停顿。(2)学习生字:够、胀、缩做动作理解胀大、缩小两词。并交流“胀、缩”字形。特别注意“胀”的部首是月字旁,同身体有关。(3)读词语:(潜水艇、一般、能够、胀大、缩小、舱口、柜子、浮上来、沉下去)生领读、小组长抽卡片读3指名答并出示:鱼肚子里的鳔,能够帮助鱼浮上来,也能够帮助鱼沉下去。(1)读一读句子。(2)出示板书:鳔学习生字:鳔,“鳔”——鱼泡泡。4指导朗读,说明“能够,也能够”的句式是一个东西有两个作用时用。用“能够……,也能够……”说句话。板书:能够——浮(原来)鳔也能够——沉6、那么,鳔怎么帮助鱼浮上来和沉下去呢?7、学生再读第一小节,排词语卡片板书:鼓足气——胀大——浮鳔气少了——缩小——沉8、原来鱼是靠鳔的胀大与缩小的道理来浮上、沉下的。于是,这个道理……,引读第二节(出示)。9、读第2节,学习生字:启,理解“启发”。10、四人学习小组读读第三小节,学习生字:密、柜,并找一找潜水艇哪些地方与鱼有关系。11、汇报学习结果。(1)学习生字:区分:密、蜜,一字开花。理解“密封”(文中句子:没有一点缝隙)(2)回答问题:样子像鱼、柜子就好比鱼的鳔。板书:鱼——潜水艇鳔——柜子(3)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师生配合读句。(4)将句子“潜水艇和鱼一样,能在水里上下沉浮,还能在水里行进。改为“能够,也能够”的句式。12、人们观察到鱼鳔的胀大和缩小能够帮助鱼上下浮沉,这个发现启发人们发明了既能在水中浮沉,还能在水里行进的潜水艇。三、复习巩固1、游戏复习字词(鱼儿冒泡泡读生字词语)2、查字典比赛:启、舱、胀3、描一描,写一写指导描写剩下的“柜、够”。四、课外拓展1、小朋友们,天上的鸟儿会飞,水中的鱼儿会游,高大的树木,带齿的草都成了人们模仿创造的对象,自然界中的现象可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出示:人类可以通过模仿生物发明很多东西。2、说说图上的内容(课后练习),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写链接点用“能够……,也能够……”说句话。说说图上的内容(课后练习),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板书设计42、鱼和潜水艇鳔装满空气——浮上来鱼:鳔放出空气——沉下去仿生学“柜子”装上水——沉下去潜水艇:“柜子”排出水——浮上来教学效果反馈在教学“艇”字时帮助学生记忆舟字旁的字大多与舟有关,学习“胀”,告诉学生月字旁大多与身体有关,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更好认识生字,而且能掌握了老师教于的方法后,自己主动去认识更多相关部首的相关字的意思,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物演示,模拟情境:拿出一只稍大的有盖广口玻璃瓶代表潜水艇的“舱”;再拿出一只小玻璃瓶代表潜水艇里的“柜子”,可以放进大玻璃瓶——“舱”内,提出让学生自己看懂书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你们一边看书一边想,用什么代替潜水艇,用什么代替大柜子,怎么装水,又怎么排水,想想这个实验该怎么做?想不起来看书。课题43、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棉、恶、盼、稻、医、碧”等6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棉、恶、盼、稻、医、碧”。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积累本课的一些词语。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的词义。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读句子,读好带点的词语。3、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的捕虫本领。能认识一些益鸟和益虫。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生字。能用音序查字法查汉字。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2、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的捕虫本领。能认识一些益鸟和益虫。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实物“棉花”。师:这是什么?2、板书课题:55棉花姑娘3、师指导“娘”读轻声。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棉”。学生交流识记方法。5、书写“棉”字。二、学习课文1、师:请大家看看课文动画,思考:棉花姑娘怎么了?(1)学生看课文动画思考后交流。(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病了。2、师问:后来又怎么样了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病好了。)3、出示课文第一和第七小节。根据学生交流随机组织学习:例:(1)棉花姑娘生病了,长了可恶的蚜虫。随机出示“恶”,用音序查字法了解“恶”的意思和读音。看图,师述:蚜虫是一种害虫,它们专门躲在植物幼苗上吃嫩叶的汁,害处可大啦!(2)棉花姑娘得病后,盼望医生给她治病。“盼望”什么意思?给“盼望”找找近义词。(3)指导朗读第一节。(读出急切盼望的语气)(4)后来,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出示第七节,自由读句子,注意读好带点的词语,体会棉花的长势喜人。(“碧绿碧绿”和“雪白雪白”。)(5)指名学生读第一和第七小节。学生评价。师过渡: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绿叶,开出了雪白的花。这其间发生了些什么事呢?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请大家读读课文2-6节。4、学生自学课文与生字。(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2)小小组内交流句子中的生字的识记好方法。(3)反馈识字读文情况,着重分析“啄”的字形。(4)分小节读课文。(5)指名学生读后评论。5、棉花姑娘的病怎么会好了?请了几位医生呢?是谁治好了她的病?(1)学生交流(2)师板书: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3)学生划出有关动物帮助棉花姑娘的句子。(4)班内交流。师板书:捉天上飞的虫子捉树上的虫子捉稻田里的虫子吃棉花上的害虫6、师:这些动物都是捉虫的能手,谁来表演一下课文的内容?(1)学生戴上头饰上台来表演。(2)学生评价表演的情况。7、讨论: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是不是“七星瓢虫”的本领最大呢?(1)学生交流。(2)师板书:各有各的本领。三、拓展总结1、交流:你还知道哪些益虫或益鸟?2、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益虫和益鸟对我们人类的用处更大,我们更应该保护好它们。四、字词巩固1、出示字词卡片,齐读生字组成词语。2、词语大冲浪的游戏。(横排学生开火车读词语)3、书写课后的汉字。(注意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益虫和益鸟的资料,合作制作成小报等形式。读写链接点1、说话训练:因为只会捉,所以,帮不了棉花姑娘的忙。2、积累ABAB形式的叠词,如:碧绿碧绿板书设计燕子
本文标题:一下第八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3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