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一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形成性评价检测试题
一年级语文1-4单元形成性评价检测试题学校姓名学号得分一、我的耳朵最灵,会把听到的词语上打“√”。(4分)淋雨()棉花()邻里()莲花()声音()花生()森林()发生()二、我会读拼音写词语(8分)lǜcǎoliánmánɡpénɡyoumǔqīn()()()()ɡānjìnɡyuèliɑnɡhuánɡyèfànɡxīn()()()()三、按要求填空我最会(8分)“忙”共有()笔,第3笔是();组词()()“秀”共有()笔,第6笔是();组词()()四、我的眼睛最明亮。(6分)蜻蜓蝴蝶蚯蚓蜘蛛蚂蚁真的不掉线吗??、????????????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会写带“艹”的字(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我会认,我会读,我还会归类(填序号)(8分)真的不掉线吗??、????????????①耍②村③另④关⑤潮⑥擦⑦霜⑧感后鼻音的字有:_____________前鼻音的字有:_____________平舌音的字有:_____________翘舌音的字有:_____________六、比一比再组词(8分)关()认()早()生()美()队()找()声()七、选词填空(9分)头只个朵位把一()白云一()山羊一()老牛一()老人一()骑手一()小刀八、在()里添上合适的词语。(6分)()的小路()的桃花闷热的()()的小朋友()的歌曲漂亮的()九、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连起来。(8分)雪白的杨树真的不掉线吗??、????????????朝霞水秀快乐的节目和风蓝天绿色的头发碧水晚霞高高的叶子山清细雨十、选词填空。(4分)呀吗吧呢1、你吃饭了()?2、下雨了,你快回家()!3、今天,你怎么有空出来()?4、妈妈正忙着做饭()!十一、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10分)①牧()骑()(),歌()振()樾。②小荷才露尖尖(),()()蜻蜓()()头。十二、动动你的小脑瓜,做完后把句子悄悄地读一读,好吗?(10分)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线。(4分)(1)在音乐(yuèlè)课上,同学们过得很快乐(yuèlè)。(2)今天天气真暖和(huohé),我和(huohé)同学一起去公园玩。2、擦亮眼睛去寻宝。找出句中的反义词并划上横线。(6分)(1)长颈鹿的个子很高,猫的个子很矮。(2)牛的力气很大,蚂蚁的身体很小。(3)小白兔的尾巴很短,大象的鼻子很长。十三、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时钟花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帮忙想办法。小山羊送给它三盆花。太阳出来了,牵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轻轻地唱歌。1、这篇短文有()段话。(2分)2、读一读,想一想。(3分)张开嘴巴一张画张贴东张西望张爷爷开张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山羊送给小白兔什么花,请在括号里打√?(3分)牵牛花()水仙花()午时花()夜来香()4、小白兔会小山羊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一年级集备组:黄韶红张润柳黄春兰编写)2010年4月17日真的不掉线吗??、????????????第二部分专题六第三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题组一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都门..帐饮无绪解析:C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则群.聚而笑之B.吾得兄.事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解析:A项中的“群”、B项中的“兄”及C项中的“日”都属名词作状语,只有D项中的“渔樵”为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可译为“打鱼砍柴”。答案:D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凌万顷之茫然A.知不可乎骤得B.渺渺兮予怀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解析:例句是定语后置句,为倒装句,B项是主谓倒装句。A、C、D三项都是正常语序。答案:B4.指出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①石之铿然有声者()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答案:①定语后置②状语后置③宾语前置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真的不掉线吗??、????????????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C.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不能喻之于怀解析:C项是被动句。A、B、D三项均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答案:C6.下列句子没有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A.忠义暴于朝廷B.师不必贤于弟子C.足下何以待之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C7.下列各句中没有成分省略的一项是()A.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C.遂相与一抱而别D.所以敢先汝而死解析:A项,“请命”后省略介词“于”;C项,省略主语;D项,省略主语。答案:B[题组二断句]8.(2009·江苏高考)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解析:解答本题,可借助“苟”“则”的作用先断开两处,再依据结构,确定“篇”“辞句”“不已”后,“古者”前应断开。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9.(2009·广东高考)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断句时要注意标志词,如本题当中的“也”“而”。还要从内容上加以区分,相对完整的内容可作为断句的重要依据。答案真的不掉线吗??、????????????: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10.(2008·北京高考)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解析:断句时应整体理解句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如句中的“曰”“也”。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11.(2008·浙江高考)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解析:给文言小段断句:第一要悟大意,这是基础;第二要抓标志,有对话要抓“曰”字,有语气词的要考虑在它的前后断开;第三要抓关联词,如“而死者果政也”的“而”;第四要抓动词,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答案: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12.(2007·浙江高考)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勉学》)解析:正确断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作为标志词的句首,句尾词,如文中的“纵”;二是句式的对仗,如“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当然,正确的文言断句,其根本是能弄通文意。答案: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13.(2007·北京高考)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真的不掉线吗??、????????????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解析:本文段通过唐太宗向太子少师萧瑀叙述自己以弓矢定四方,但不完全了解弓的故事,说明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尽识天下之务的道理。给文言小段断句:第一要悟大意,这是基础。第二要抓标志,有对话的文段要先抓住标志“曰”字,有语气词要考虑在它的前后断开(因为既有句末语气词又有句首语气词)。第三要抓关联词,如“则脉理皆邪”。第四要抓动词,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文句多是围绕谓语组合而成。如“朕少好弓矢”的“好”。“近以示弓工”的“示”。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说明: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14.(2006·北京高考)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解析:根据文意和句末虚词“也”“矣”进行断句。答案: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题组三翻译]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楚国之举,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商臣闻之而未察,告其师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芈而勿敬也。”从之。江芈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汝而立职也。”告潘崇曰:“信矣。”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曰:“能行大事乎?”曰:“能。”真的不掉线吗??、????????????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选自《左传》)(1)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之何而察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理解重点实词的含义。如(1)题中的“是”“忍”,(2)题中的“察”。②注意句式上的特点。如(1)题中“忍人也”是判断句,(2)题中“若之何”是固定句式,可译为“怎样才能……呢?”答案:(1)况且(商臣)这个人,眼睛(突出)像胡蜂,声音(尖厉)像豺狼,是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2)怎样才能详查证明这件事呢?参考译文:早年,楚成王准备立商臣为太子,就此事征询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君王的
本文标题:一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形成性评价检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5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