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通三防培训资料第一节: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第一问:什么叫“一通三防”?根据原煤炭部《国有重点煤矿防治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规定》中的定义,“一通三防”指的是加强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火灾事故的发生。第二问: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1、将足够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供给人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2、将冲淡有害气体和矿尘后的空气排出地面,保证井下空气质量并使矿尘浓度限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3、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后,能够调节井下巷道和工业场所的气候条件,满足井下规定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第三问:矿井通风的作用是什么?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矿井通风与矿井安全密切相关。煤矿井下开采存在着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煤尘、煤炭自燃等严重危胁,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杜绝灾害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为了创造良好的煤矿生产作业环境,对瓦斯、煤尘和火灾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高矿井的抗灾救灾的能力,最经济、最基础的方法就是搞好矿井通风工作。2第四问: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地面空气是相对于矿井空气而言的,通常称为“大气”。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为:氧气(O2)占20.96%,氮气(N2)占78.13%,二氧化碳(CO2)占0.04%,其他惰性气体、水蒸汽占0.87%;按质量所占的百分比为:氧气(O2)占23.1%,氮气(N2)占75.6%,二氧化碳(CO2)占0.046%,其他惰性气体、水蒸汽占1.254%。第五问: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的区别有什么不同?矿井空气的来源是地面空气。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空气的成分、温度、湿度和压力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氧气浓度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混入了各种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沼气等有毒有害和爆炸性气体。3、混入了煤尘和岩尘。4、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发生变化。在通常状况下,冬季温度升高,夏季降低;绝对湿度增大,相对湿度增高,在压入式通风矿井,压力变大,在抽出式矿井,压力变小。第六问:矿井中的氧含量为什么比地面空气低?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人的呼吸、煤岩的氧化、坑木的腐朽、井下发生火灾等,使矿井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小。另外,在煤矿采掘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和煤岩层不断释放的各种有害气体,特别是沼气的涌出,都相应地降低了矿井空气的氧含量。第七问:什么是新鲜风流?3当矿井空气和地面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时,例如在进风井、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等处的风流叫做新鲜风流,有时也叫进风风流。第八问:什么叫乏风风流?当矿井空气流经采掘工作面或井下硐室以后,其成分与地面空气的成分相比发生了变化,则将风流叫做乏风风流,有时也叫回风风流。第九问:什么是进风巷?进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叫做进风巷,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进风用的叫总进风巷,为几个采区进风用的叫主要进风巷,为1个采区进风用的叫采区进风巷,为1个工作面进风用的叫工作面进风巷。第十问:什么是回风巷?回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叫回风巷,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回风用的叫总回风巷,为几个采区回风用的叫主要回风巷,为1个采区回风用的叫采区回风巷,为1个工作面回风用的叫工作面回风巷。第十一问:什么是主要风巷?矿井总进风巷、总回风巷、主要进风巷、主要回风巷,通称为矿井主要通风巷道,简称主要风巷。第十二问:什么是专用回风巷?在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回风,不得用于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叫专用回风巷。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区,专用回风巷不得行人。第十三问:什么叫采煤工作面风流,什么叫掘进工作面风流?4采煤工作面工作空间中的风流,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掘进工作面到风筒出风口这一段巷道中的风流,叫掘进工作面风流。第十四问:什么条件的采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高瓦斯矿井、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第十五问:什么叫上行通风,什么叫下行通风?风流沿煤工作面倾斜方向由下向上流动的通风方式叫做上行通风。目前,采煤工作面大多数采用上行通风。风流沿采煤工作面倾斜方向由上向下流动的通风方式叫下行通风。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第十六问什么叫分区通风(并联通风)?进吓各用风地点的回风直接进入采区回风巷或总回负巷的通风方式,叫分区通风(并联通风),又叫独立通风。第十七问:什么叫串联通风?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叫串联通风。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次。开采有瓦斯喷出或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煤层时,5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第十八问:井下风速过低或过高有什么危害?井巷和采掘工作面风速过低或过高都不行,风速过低,汗水不易蒸发,人体多余热量不易散失掉人就感到闷热不舒服,同时还会积聚瓦斯和煤尘,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或者窒息事故:风速过高,不仅使人体散发过多热量,易患感冒,而且会引起矿尘飞扬,恶化作业环境,危害人员身体健康,还可能引起煤尘爆炸。第十九问:《煤矿安全规程》对井巷中的风流速度有哪些规定?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1、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峒最高15m/s;2、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最高12m/s;3、风桥最高10m/s;4、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最高8m/s;5、主要进、回风巷最高8m/s;6、架线电机车巷道最低1.0m/s;7、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最低0.25m/s,最高4m/s;8、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最低0.25m/s,最高4m/s;9、掘进中的岩巷最低0.15m/s,最高4m/s;10、其他通风人行巷道最低0.15m/s。第二十问:设有梯子间或修理中的井筒中风流速度是怎样规定的?设有梯子间或修理中的井筒,其中风流速度不得超过8m/s;梯子间四周经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可达12m/s。6第二十一问: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中风流速度是怎样规定的?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其风流速度不得低于0.5m/s,最高风流速度8m/s。第二十二问:综采工作面中风流速度是怎样规定的?综采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其中最高风速可达5m/s,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25m/s。第二十三问:《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空气温度是怎样规定的?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第二十四问: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采取工作面空气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作业人员感到不适,甚至会危害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因此,必须采取如下措施:1、井下温度过低,必须装设暖风设备,保持进风井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2℃以上。2、地温较高的矿井及局部超温地点,应采取降温措施,保证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超过26℃。3、当空气温度超过最高标准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4、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7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第二十五问:采掘工作面的温度和风速有什么关系?井下采掘工作面的温度和风速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例如,井下最适合的空气温度是15~20℃,适合的风速则<1.0m/s。其他温度与风速的关系如下所列:空气温度/(℃)适宜的风速/(m/s)<15<0.515~20<1.020~22>1.022~24>1.524~26>2.0第二十六问:什么事空气的湿度?矿井空气的湿度是指矿井空气中含水蒸气的数量。井下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60%,但目前大多数矿井中相对湿度较大,高达80%~90%。要控制适宜的湿度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可从空气的温度和风速两方面进行调节。第二十七问:空气湿度有哪两种表示方法?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有以下两种:1、绝对湿度: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g/m3。2、相对湿度:指表示一定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质量之比值的百分数,%。第二十八问:影响井下空气湿度有哪些主要因素?8影响井下空气湿度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1、季节影响。夏季地面空气温度高,当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因气温逐渐降低而饱和能力变小,矿井空气中的一部分水会在巷道四周和支架上凝结成水珠,因而井巷变得潮湿,使井下空气湿度增加;而冬季则相反,进入矿井的地面空气吸收井巷中的水分,井巷变得干燥,使井下空气湿度降低。2、地下水影响。井下含水量大,例如顶板淋水、巷壁渗水或底板出水等,使井下空气湿度增加,有的矿井高达90%~100%。第二十九问:氧气(O2)的性质是什么?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1.11,绝对密度1.429kg/m3。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大多数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氧气能够帮助燃烧。不同物质燃烧所需含氧量不同,例如沼气燃烧所需含氧量不得低于15%,木料燃烧所需含量不得低于5%。氧气能供人和动物呼吸,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氧气。所以,氧气是空气中不可缺少的气体。第三十问:人体活动所需含氧量是多少?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含氧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因素。一般来说,人在休息状态下平均所需含氧量0.25L/min;在工作和行走状态下平均所需含氧量1~3L/min。第三十一问:空气中氧气浓度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是多少?空气中氧气浓度减小,人的呼吸就会感到困难,严重时会因缺氧而死9亡。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到17%时,人在静止状态下尚无影响,如果从事强度较大的活动或劳动就会呼吸困难和心跳加速,引起喘息;当氧气浓度下降到15%时,人就会呼吸急促,感觉迟钝,以致不能从事劳动活动;当氧气浓度下降到10%~12%时,人就会失去理智,如果时间稍长就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当氧气浓度下降到6%~9%时,人则会失去知觉,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就会造成死亡。《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第三十二问:当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增加时,氧气浓度将发生什么变化?有什么危害?当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增加时,氧气浓度相应下降。经计算,当剑侠空气中瓦斯浓度增加至40%时,氧气浓度将下降到12.576%。使人昏迷,时间稍长就会有生命危险。而这种现象,在井下盲巷、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巷道中是有可能发生的。第三十三问:氮气(N2)的性质是什么?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不能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氮气相对密度0.97,绝对密度1.25kg/m3.氮气本身对人体健康无害,但当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时,会使空气中氧气浓度相应下降,使人因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高,在一般情况下,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9%。第三十四问:二氧化碳(CO2)的性质是什么?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略带酸味的气体。不能助燃,也不能供10人呼吸。易溶于水。成酸性液体后对人的眼、鼻、口腔、黏膜有刺激作用,二氧化碳相对密度1.52,绝对密度1.965kg/m3,所以二氧化碳多积存在通风不良的巷道底部、下山等低矮地方。第三十五问:井下二氧化碳(CO2)的来源是什么?井下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坑木腐朽变质、煤炭及含碳岩层缓慢氧化,这是最主要的来源。2、煤层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有时会发生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现象,在极短时间内二氧化碳伴随着煤(岩)突然大量突出。3、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作业。爆破后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经测定,每公斤硝铵炸药爆炸能生成150L二氧化碳。4、人的呼吸。一般情况下,人在井下从事劳动时,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为0.75~0.85L/min。5、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和火灾事故时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第三十六问:二氧化碳(CO2)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煤矿安全规程》对二氧化碳浓度是怎样规定的?二氧化碳
本文标题:一通三防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6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