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小企业管理》期末考核(选修)刘金国
《中小企业管理》期末考核一、论文选题1.我的创业计划2.中小家族企业经营之我见3.中小企业特许经营之我见4.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5.中小企业融资难症结分析6.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之我见7.如何构建中小企业的核心专长8.中小企业怎样进行国际化经营9.浅谈中小企业存货管理10.中小企业危机管理之我见11.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我见12.怎样利用财务指标分析评价中小企业财务状况13.浅议中小企业的资产管理与控制14.中小企业信用:问题与对策二、论文要求及评分标准1.要求在上述论文选题中选择一题论述,可自拟小标题,不得超出选题范围。(10’)2.结合所选题目,对论文涉及的领域做出规范性、理论性的概述与评论。(20’)3.结合实际问题,对论文涉及的领域进行分析。(40’)4.论文篇幅在2000-3000字,正文前要有100-200字的内容摘要,3个关键词,末尾附参考文献。(20’)5.文章一律手写,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行文规范。(10’)6.如果发现全文或大量篇幅抄袭,成绩以零分计。零库存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广州510540)【摘要】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而零库存管理是物资存储优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本文从研究零库存的概念入手,分析零库存在制造企业中的可行性,借鉴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提出适用于制造企业实施的策略和措施,并对一些企业对零库存的误解进行澄清。使零库存管理理论能在制作企业中成功地广泛应用,让企业获取更高的利润,走持续性发展道路。【关键词】零库存;制造企业;供应链正文…………参考文献[1]邓文博,吴春尚.制造企业实行零库存管理初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2)[2]吴美丽.浅谈企业零库存管理[J].社科纵横,2007(3)三、范文一篇零库存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林文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广州510540)【摘要】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而零库存管理是物资存储优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制造企业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就必须加强供应链方面的管理,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把零库存应用好,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本文从研究零库存的概念入手,分析零库存在制造企业中的可行性,借鉴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提出适用于制造企业实施的策略和措施,并对一些企业对零库存的误解进行澄清。使零库存管理理论能在制作企业中成功地广泛应用,让企业获取更高的利润,走持续性发展道路。【关键词】零库存;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应用一、引言(一)零库存的概念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此概念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丰田汽车公司。当时的日本丰田汽车实行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准时制(JIT)生产,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或提供所需的服务。”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零库存、低成本的生产系统。如今在美国、日本、欧洲等许多国家里已经被普遍推广及应用。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实现零库存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它是在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背景下提出并着手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看,零库存概念应当包含这样两层意义:其一,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几乎于无库存商品;其二,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着库存活动。后者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它并不亚于通常意义上的仓库商品数量的合理减少。本文所要进行研究的是如何使整个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库存量降到最低,尽可能地做到接近零库存。(二)零库存是制造企业取胜的法宝当今时代,全球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也越来越稀缺,劳动力成本却越来越高,制造企业为提高产品利润,增强公司竞争力,在各生产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物流过程中寻找利润源,降低由采购、库存、运输等方面所产生的费用。零库存是日本丰田公司首先广泛应用的一种先进管理技术,如今在美国、日本、欧洲等许多国家里已经被普遍推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组织推广现代管理方法,零库存管理被视为消除浪费、降低成本的现代管理方法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并为我国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很多制造企业应用于经营管理中。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制造企业奉为消除浪费、降低成本的法宝。“库存是万恶之首,维修、效率、质量、交期、大量资金占用或周转时间延长、客户服务水平低下、大面积场地被占用、巨大的管理费用及长期存放产生的损耗、大量的呆滞物料最终成为废品回收站的购买对象、公司的资产严重缩水等众多隐患均被巨大的库存全部掩盖。”(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一郎)因此,分析研究零库存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零库存的可行性(一)实现零库存的制约因素1.企业没有供应链的整体观念,缺乏合作与协调性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之一是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文化必须与供应链管理相一致。传统的企业文化追求的是短期的单个公司绩效最大化,显然这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组织中所有成员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相冲突。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依赖于组织中成员的信任和信息的共享,但由于各节点企业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合作、协调和信任,为了应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企业不得不维持一个较高的安全库存。2.信息传递滞后,信息共享程度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组织之间,为了做到快速响应用户,这些库存数据必须能够实时、快速地传递。但是,目前许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很好地集成起来,当供应商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信息时,常常得到的是延迟的信息和不准确的信息,致使企业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的时间过长,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度下降,造成企业维持较高的库存水平。3.企业目标不一致,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供应链节点企业都有各自独立的目标与使命,有些目标可能与供应链目标相冲突,往往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一般的供应链系统都没有针对全局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有些企业采用库存周转率作为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但没考虑对用户的反应时间与服务水平。并且各节点企业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也各不相同,导致对用户服务水平的差异。(二)零库存在制造企业中的优越性1.可以降低生产成本(1)降低成本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制造企业选择经营品牌的首要因素就是利润,价格竞争已是厂家相互竞争的焦点。在质量和交货期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企业都希望自己经营的品牌获取最大利润。采用零库存管理策略可以降低成本,这是因为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控制库存,则企业的库存所占用的流动资金将十分巨大。巨大的流动资金将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和风险负担。根据国外一些造船业企业的测算,运用零库存管理可以使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平均库存降低40%~85%,从而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增加企业的效率。在我国,正确采用零库存管理策略后,大多数企业能将库存水平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2)零库存可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物流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采购成本的节省。制造企业相比商业企业多了原材料的采购这一环节,采购成本的降低对制造企业尤其重要。零库存策略由于供应商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及内部规模效益与长期订货,再加上消除了采购过程中的一些浪费(如订货手续、装卸环节、检验手续等)而简化了采购过程,这使得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价格和手续费得以降低。生产复印机的美国施乐(Xerox)公司,通过采用零库存和及时采购策略后,采购物品的价格下降了40%~50%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零库存策略还可以节约采购过程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设备等),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零库存可以减少库存费用。库存费用主要包括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储存费用主要有存储设施的成本、搬运费,保险费,盗窃损失,折旧费,税金等;管理费用主要是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支出。采用零库存策略后,由于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数量的大量减少,库存规模缩小,相关的储存费用降低,用于库存管理的员工也减少。这一切变化都可以为企业节约费用,增加利润。(3)零库存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率,节约企业的流动资金在日本,企业常将库存看作为掩盖生产矛盾的“万恶之源”。为此,企业不断地压缩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将零库存当作企业的目标。而在我国,宁早勿迟,宁多勿少的观念在不少员工中还依然存在。采用零库存管理策略后企业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将大量减少,企业将实行及时采购策略,从而使企业的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周转率的提高意味着流动资金的减少。贷款的减少可以为企业节省利息的支出和增加企业的应变能力。在日本制造业中,其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15~18次,像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一些跨国连锁企业,年周转更是高达20~30次。海尔集团,由于建立了现代物流系统,周转也达到了每年15次(中国经济时报,2001/7/10)。可见,采用零库存管理、提高资本的流动率对于制造企业具有极大的意义。2.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质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对于我国的制造企业来说,要想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国际产品,质量尤为关键,好的质量是企业品牌的名片。像“劳斯莱斯”汽车以手工质量名扬天下,“沃尔沃”汽车以安全质量有口皆碑。一般来说,实施零库存策略,可以使购买的原辅材料和外购备件的质量提高2~3倍。而且,原材料和外购备件质量的提高,不仅使废次品减少,设备有效作业率提高,同时也将促使企业质量成本的降低。据有关资料分析,推行零库存策略可以使质量成本减少26%~63%。零库存策略在质量方面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零库存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零库存策略要求企业不能有多余的库存,生产上需求多少就购买多少。这就是要求所有员工都必须认真对待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以及任何可能导致质量下降的行为。否则,任何质量问题都可能影响生产,甚至使生产停工,造成巨大的损失。较高的员工意识和明确的责任是零库存管理正确实施的保证。(2)零库存管理要求稳定和优秀的供应商供应商的管理是零库存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由于旨在消除原材料和外购备件的库存。所以,零库存要求供应商必须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地供应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外购件。一般来说,零库存管理所选择的供应商是从众多生产厂家中择优挑选的,这些企业一般信誉程度较高,管理制度健全,生产设备先进,检测手段严格,工艺把关认真,产品质量可靠。而且,由于需求方对质量和供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帮助,这使得供应商不断地提高质量和服务成为可能。(3)零库存管理容易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零库存策略要求与车间生产保持高度一致,一旦有质量和其他材料上的问题马上就能发现,并及时解决,不会因为有库存而淹没生产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会导致废品的产生和生产的中断)。同时,在采购和生产的整个过程都对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而有利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降低质量风险。零库存管理强调全面质量管理。零库存往往依赖于完美质量的保证。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通过诸如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提高质量,有利于成本的下降和绩效的提高。零库存管理的目标是消除不合格品,质量提高了,不合格品自然不存在。3.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1)若企业采用零库存策略,则可缩短原材料的供应时间零库存管理要求的是根据生产的实际需求来采购原材料,而且一般是及时采购、及时使用。原辅材料进入工厂后一般不进入仓库,而是进入工厂的集配中心(有的甚至可以不进集配中心),经分拣后直接进入生产车间。因此,零库存管理减少了原材料入库、储存、出库等工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物流的效率。同时,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也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原辅材料和外购备件的供应时间。(2)零库存策略减少了重大事故的发生零库存管理增大部门之间的协作,要求采购和存储部门与生产部门保持高度一致
本文标题:《中小企业管理》期末考核(选修)刘金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7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