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人力资源会计》教案-徐敏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备课用纸镇江高专劳安系徐敏《物业管理会计》教案-1-《物业管理会计》教案本课程总课时为72课时,其中课堂讲授60课时,实训8课时,复习考试4课时。课时分配表:章节章标题课时第一章总论2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2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第四章复式记账4第五章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12第六章成本计算4第七章账户分类2第八章会计凭证6第九章会计账簿6第十章会计核算形式2第十一章财产清查4第十二章会计报表2第十三章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组织2第十四章物业管理财务组织与制度2第十五章物业管理财务预算4第十六章物业管理的资金来源4第十七章物业管理的资金运用4实验实训财务软件使用8复习、考试4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备课用纸镇江高专劳安系徐敏《物业管理会计》教案-2-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会计的含义、对象、主体、职能等概念有较清晰的认识;了解会计的任务、方法和基本准则。[重点掌握]:会计的对象、职能,会计的核算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起源于生产实践。即会计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性劳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指出:人类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生产性劳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会计产生的时间,学术界有二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人类有了生产性行为,便有了会计行为。即从原始社会开始,如结绳记事、刻契记数等。另一种认为: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约在原始社会末、奴隶社会开始,有文字和专职人员时。我国历史上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西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会计”一词。并有:“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与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注释。自春秋战国到秦代,已出现了用竹简或木牍刻写的“簿书”(即账本),并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记录各种经济收支事项。世界会计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会计(复式簿记产生之前)近代会计(复式簿记产生~20世纪中期)现代会计(20世纪中期~至今)从记录方法上看:从原始计量→单式簿记→复式簿记12~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等地的商人,开始采用复式记账,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形成。我国近代会计的发展:19世纪中叶,“西式会计”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而传入我国,改革了我国传统的单式记账法。这是我国近代会计史上第一次变革。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备课用纸镇江高专劳安系徐敏《物业管理会计》教案-3-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引进苏联的会计模式,建立了适应高度计划经济的会计制度。这是我国近代会计史上第二次变革。1966-1976年,十年间不重视会计核算与监督,国民经济停滞。1978年,改革开放,会计制度重新被重视和发展。1981年,我国建立了注册会计师制度。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我国第一部1992年11月公布(93年7月1日起实施)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新会计法(2000年7月1日起施行)2000年底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一系列的会计法规的建立,突破了原有的会计核算模式,建立了接近国际惯例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的会计管理体系。这是我国近代会计史上第三次变革。二、会计的概念:“会计”按字义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所以会计就是记账、算账的意思。世界上对“会计”一词含义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20世纪初,美国会计职业界普遍认为,会计是一门艺术;20世纪中期,美国会计职业界普遍认为,会计是一门科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会计是一种服务活动;世界上对会计定义的认识有很多种,总括起来有四种代表性观点:(1)“技术论”---会计是以货币形式记录、分类和汇总经济业务并说明其结果的技术。(2)“管理工具论”---会计是鉴定、计量和传送经济信息的方法。(3)“信息系统论”---会计能收集用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信息,所以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4)“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形式,采用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本教材采用上述观点(4),即:“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备课用纸镇江高专劳安系徐敏《物业管理会计》教案-4-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三、会计的职能:我国《会计法》中明确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此外,会计还有: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职能。第二节会计的对象、和任务一、会计对象: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会计对象是指会计行为的客体,或会计工作的内容,或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说明):不同的会计主体,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不尽相同,所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也并不完全一样。如:产品制造企业(购、产、销)的会计对象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商品流通企业(购、销、存)的会计对象是:经营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拨款、支出)的会计对象是:预算资金的运动。但“价值运动”是个较抽象的概念,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也叫会计六要素。(六要素的定义见P.4)二、会计的任务(作用):P.51.核算经济业务,提供财务信息;2.实行会计监督,维护财经法纪;3.分析财务状况,考核经济效益;4.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第三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目标一、会计核算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或会计核算条件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单位。(是指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备课用纸镇江高专劳安系徐敏《物业管理会计》教案-5-它可以是:营利性组织(如企业、公司)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组织(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可以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也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会计主体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是:有独立的资金,能独立开展经济活动或财务活动,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组织。2.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时的会计核算不同于经营终了或破产清算时的会计核算)3.会计分期:也叫会计期间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持续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成一定的期间,按期间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期间分: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按公历计算。会计分期是持续经营前提的必要补充。4.货币计量:包二含两层含义:一是一切会计事项均能用货币计量;二是假定货币币值是稳定不变的。我国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币记账的单位要折算成人民币后编制报表)二、会计的目标:总目标是:提高会计主体的经济效益。基本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单位管理者---需要全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成本变化等会计信息。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需要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等会计信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税收、会计法规执行情况,以便宏观调控。债权人---需要经营状况、偿还能力、资产变现能力等会计信息。职工---关心经营状况,更关心经营前景。由此可见,确定会计目标时必须明确: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备课用纸镇江高专劳安系徐敏《物业管理会计》教案-6-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如何提供这些会计信息。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工作实践中总结创立的,不受社会制度所制约;同时也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进和发展。一、会计的方法:是指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包括:会计核算方法、分析方法、检查(或控制)方法三个部分。二、会计的核算方法:又是有七个专门方法组成(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三、会计核算原则:1、客观性原则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3、相关性原则4、一贯性原则5、可比性原则6、及时性原则7、明晰性原则8、权责发生制原则9、配比原则10、历史成本原则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12、谨慎性原则13、重要性原则[本章课外作业]:P.11思考题:1.2.3.4.5.6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备课用纸镇江高专劳安系徐敏《物业管理会计》教案-7-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理解六类会计素的内容;理解资产与权益的关系,掌握会计恒等式,了解经济业务的类型引起会计恒等式的变动情况。[重点掌握]:1.会计要素的概念。2.会计恒等式。[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按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细分类别,见P.12-15)第二节会计恒等式一、会计恒等式的含义: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方程式或平衡公式。是指利用数学等式,对会计要素或会计项目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所做出的概括或科学表达。任何经济单位在任一时点,均有:资产=权益“资产”和“权益”反映的是同一经济资源的两个不同方面,“资产”反映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支配的所有经济资源;“权益”反映所有经济资源的提供者对资产的要求权。所以从数量上看,一个企业有多少资产,就必定有多少权益。即:资产=权益=债权人的权益+投资者的权益“权益”可分为:债权人的权益------叫“负债”投资人的权益------叫“所有者权益”因此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叫会计恒等式)另外,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收入-费用=利润上面两个等式的关系为:资产=负债权+所有者权益+利润或:资产=负债权+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资产+费用=负债权+所有者权益+收入(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备课用纸镇江高专劳安系徐敏《物业管理会计》教案-8-二、经济业务的类型与会计恒等式的关系: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千变万化的,但无论怎样变化,会计基本等式始终成立。即会计主体中不论发生何种类型的经济业务,会计恒等式所表示的数量平衡关系都不会被破坏。经济活动引起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变化的情况有下列九种:(可归纳为四种类型9种情况)举例说明各种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P.17-18[本章课外作业]:P.19思考题:1.2.3.4.5.6.7练习题:习题一、习题二经济业务种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增加增加2增加增加3减少减少4减少减少5增加、减少6增加、减少7增加、减少8减少增加9增加减少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备课用纸镇江高专劳安系徐敏《物业管理会计》教案-9-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初步了解有关账户的知识。[重点掌握]:1.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的概念。2.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分的项目。(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大类的划分)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它是会计核算、监督等一切会计工作的基础。3.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①要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即结合会计主体中经济业务的特点)②要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即要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③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我国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会计科目,各单位可按实际需要选用)④要保持相对稳定(便于不同时期会计核算情况的比较、分析)⑤会计科目名称要含义明确、通俗易懂。4.会计科目表:见P.24表3-1二.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2.按记录或提供经济信息的详细程度分:总分类科目(也叫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见P.24表3-1明细分类科目(简称明细科目、或细目)。会计科目按反映经济信息的详细程度可分多级:二级科目三级科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一级科目又叫总分类科目,二级及其以下科目统称明细分类科目,二级科目也叫子目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会计》教案-徐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8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