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ZBA201002电工技术基础B
1《电工技术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2015年12月制定2015年12月第0次修订制定人:戴新敏一、课程名称及代码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B课程代码:ZBA201002二、适用教育层次及专业教育层次:高职专科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三、学分、学时学分数:5学时数:80四、课程类型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纯理论课五、先修课程名称及代码高等数学AⅠ(ZAA011001)六、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员所必需具备的电工基础理论及电路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本课程的学习,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具有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讲授稳态电路及动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1.知识目标21)掌握电路及其变量的基本概念;2)熟悉常用电路元件的特性;3)掌握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及其一般分析方法;4)掌握电路常用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5)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6)基本掌握一阶动态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其分析方法;7)初步掌握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其分析方法;8)了解磁路和铁心线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2.能力目标1)具备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能力;2)具备直流和交流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能力;3)初步具备动态电路的分析和应用能力;4)初步具备建立电路模型的能力;5)初步具备应用电路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电路的能力。七、教学内容及要求单元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电路模型的概念,理解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2)理解功率的概念;3)掌握电阻元件以及独立电压源、电流源的基本特性;4)掌握基尔霍夫定律;5)掌握直流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2.教学重点、难点3教学重点: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功率的概念;电阻元件及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特性;基尔霍夫定律。教学难点:功率的吸收与释放。3.教学资源动画:电路模型演示.swf,实际电路元件与电路模型的对比.swf,电流定义示意.swf,电子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swf,短路现象.swf,安全用电中的触电模型.swf,KCL定律.swfPPT演示文稿: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ppt单元二线性电阻电路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等效变换的含义;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分析方法及电阻的Y形、Δ形联接的等效变换;3)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方法;4)基本掌握节点分析法;5)基本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阻的串、并联分析;电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电阻的Y形、Δ联接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3.教学资源动画: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工作原理.swf,并联分流电路的演示.swfPPT演示文稿:线性电阻电路分析.ppt4单元三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1)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基本特性;2)掌握动态电路的换路定律及电压(或电流)初始值的计算方法;3)了解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4)掌握一阶电路的全响应;5)掌握三要素法;6)理解时间常数的意义。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基本特性;换路定律及电压(或电流)初始值的计算方法;全响应的分析;三要素法。教学难点:恒定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包括三要素法)。3.教学资源动画:一阶电路的动态响应.swf,电容元件充放电演示.swfPPT演示文稿: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ppt单元四正弦交流电路1.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角频率、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2)熟悉复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计算方法;3)掌握相量的概念、相量图的作法;4)掌握电阻、电感、电容VCR的相量表示;5)掌握阻抗和导纳的概念;6)掌握电路相量图的作法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57)熟练使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响应;8)基本掌握正弦电流电路中各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9)熟悉正弦电流电路的最大传输功率;10)了解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及谐振特性;11)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阻抗、导纳的概念;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响应;各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最大功率传输;功率因数的提高。教学难点: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响应;各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功率因数的提高。3.教学资源动画:正弦波的产生.swf,感性负载泄流演示.swf,RLC串联电路中的相位关系.swf调容调谐.swf,调感调谐.swfPPT演示文稿:正弦交流电路.ppt单元五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三相电路的基本知识;2)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基本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教学难点: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教学资源6动画:三相电路.swfPPT演示文稿:三相正弦交流电路.ppt单元六互感耦合电路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互感电路的同名端,互感系数、耦合系数等概念;2)掌握互感电路中互感电压与产生它的电流的关系式;3)初步掌握耦合电感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同名端,互感系数、耦合系数等概念;耦合电感的磁通链方程和电压电流的关系式。教学难点:互感电路中互感电压与产生它的电流的关系式;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3.教学资源动画:互感耦合.swf,同名端判定.swfPPT演示文稿:互感耦合电路.ppt单元七磁路和变压器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磁路基本物理量的含义;2)熟悉铁磁物质的磁化过程及磁化曲线;3)熟悉磁路的有关定律;4)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5)初步掌握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2.教学重点、难点7教学重点:磁路基本物理量;铁磁物质的磁化过程及磁化曲线;磁路的有关定律;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教学难点:铁磁物质的磁化过程;磁路的有关定律;变压器的连接组别。3.教学资源动画:变压器工作原理.swfPPT演示文稿:磁路与变压器.ppt单元八安全用电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触电方式;2)了解电气设备的接地与接零;3)了解安全用电常识。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教学难点:安全用电常识。3.教学资源动画:油田用电安全防范.swfPPT演示文稿:安全用电.ppt八、教学时数分配表1《电工技术基础B》课程学时分配表序号课程内容学时分配讲授习题测试合计1单元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8210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电压源和电流源8基尔霍夫定律电位的计算2单元二线性电阻电路分析简单电阻电路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122216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网孔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3单元三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628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三要素法4单元四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的基本概念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142218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5单元五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源、三相负载82212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6单元六互感耦合电路互感与互感电压426互感耦合电路的计算7单元七磁路和变压器磁场的基本物理量铁磁物质的磁性能88磁路和磁路定律交流铁心线圈及等效电路变压器8单元八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知识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安全用电措施22触电急救措施、雷电与防火、节约用电知识合计6212680九、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本课程实验为单列实验,见电工实验(ZBC201007)。9十、课程评价方法1.评价形式出勤与课堂表现、阶段测试、平时作业、期末考试。2.评分结构表3:评分结构表测试成绩(%)平时、测试成绩比例(%)期末测试成绩比例(%)出勤与课堂表现作业阶段测试100102020503.评分等级评分等级以百分制为标准。若课程以等级制录入成绩,则按以下折算方法:90-100分:优秀80-89.9分:良好70-79.9分:中60-69.9分: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十一、建议选用教材或讲义及教学参考资料序号教材名称编者版本出版社出版时间1电路基础王慧玲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电路基础胡翔俊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十二、教学方法建议1.建议教学中以应用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熟练应用,并注意结合实际电路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强化安排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实验的穿插和应用,做到理论和实验的有机结合,以达到两者相辅相成的目的。3.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可在《模拟电子电路》中讲述。拉普拉斯变10换可在《自动控制理论》中讲述。十三、其它说明无
本文标题:ZBA201002电工技术基础B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9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