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1165]《微生物免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磷壁酸: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有2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2、病毒:是体积微小(以nm为测量单位),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更为简单(蛋白质衣壳包绕一团核酸),具有超级寄生性即只在所感染的活细胞内复制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3、温和性噬菌体:凡在吸附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可以长期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都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4、呼吸道病毒一词并非是病毒分类学上的名称,而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首先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以及全身感染,造成呼吸道及其他器官损害的病毒的总称。5、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主要为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获得新的遗传性状。6、补体: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7、包涵体(inclusionbodies):在某些生长条件下大肠杆菌能积累某种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它们致密地集聚在细胞内或被膜包裹或形成无膜裸露结构这种水不溶性的结构。8、真菌(fungus):是一种无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少数为单细胞,大多数为多细胞。9、免疫: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后所发生的一种在本质上属于生理性的反应。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10、NK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C):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CD56和CD16是其具有鉴别意义的表面标志。NK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识别受体,可以直接或通过ADCC效应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11、原核生物:指广义的细菌,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1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13、脂多糖: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14、基因缺失疫苗:用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核或真核系统使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15、.MIC:是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或(Minimalinhibitionconcentration)的缩写,是测定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该实验通过在Nuns96孔板上进行抗菌培养实验得到测试化合物的抗菌能力大小。16、抗O试验是一种体外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用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的效价,如超过1:500,结合临床症状可对风湿热做出诊断。17、原体(elementarybody):在衣原体繁殖过程中所见较小的、具有感染性的颗粒为原体。19、卡介苗(BCG):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30次移种,历时13年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20、致敏阶段: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的第1过程是致敏阶段。21、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鼠疫和炭疽菌,引起不规则发热,皮肤和黏膜有出血点,肝脾肿大等。白喉和破伤风菌等。22、侵袭力(invasiveness):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23、芽孢:某些细菌在特定环境中,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胞。24、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亦称变态反应,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特异性免疫应答。25、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的环状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26、转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并整合入受体菌的基因组中,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27、抗生素:有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28、移植排斥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免疫学现象,除单卵双生外,两个个体具有完全相同的HLA系统的组织配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选择供者和受者配型尽可能接近是异体组织器官移值成功的关键。29、基因:一段DNA,它指定一种蛋白质、一个tRNA或一种rRNA。30、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以四聚体形式嵌于病毒包膜上,呈蘑菇状,可水解细胞膜上各种多糖受体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促使病毒释放。是流感病毒主要表面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31、微生物学: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32、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与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关系密切,在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33、胚胎抗原:是指在胚胎发育阶段有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级微量。但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而大量表达。胚胎抗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分泌性抗原,由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如肝癌细胞产生的AFP;另一种是肿瘤细胞表达的膜抗原,如结肠癌细胞表达的CEA。34、带菌者:有时致病菌在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未立即消失,在体内继续存留一定时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是为带菌状态,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很轻,该宿主称为带菌者。35、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的一种脂多糖成分,进入宿主血流后会引起与脓毒症和菌血症有关的全身性损伤,如血管内凝结、休克等,严重的可导致死亡。36、子实体:指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37、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从细菌或病毒培养物中,以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提取纯化有效特异性抗原制成的疫苗。38、肿瘤抗原泛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39、非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在抗原提呈细胞参与及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称为TD-Ag。如细胞、病毒及各种蛋白质均为TD抗原。先天性胸腺缺陷和后天性T细胞功能缺陷的个体,TD-Ag诱导其产生抗体的能力明显下降。40、血清学诊断:用已知抗原(如细菌)检测病人体液中有无相应的抗体以及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因一般采取病人的血清进行试验,故通常称之为血清学诊断。41、树突状细胞(dentriticcells):是由加拿大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发现的,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42、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者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称为顿挫感染。43、Ⅲ型超敏: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组织损伤是由免疫复合物特别是抗原略为过量时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介导。典型的疾病包括血清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等。44、Ⅰ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由IgE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因组胺和其它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而引起的IgE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抗体初次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特异性的IgE固定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细胞上的IgE类抗体与抗原结合,细胞迅速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引发速发型超敏反应。典型疾病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45、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它表示任何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繁殖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一切后代。因此,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或纯分离物均可称为某均种的一个菌株。46、免疫活性细胞:能接受抗原刺激而发生分化、增殖形成免疫效应物质并能进行特性免疫反应的细胞。47、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称侵染植物的支原体为类支原体或植原体。特点:细胞很小;细胞膜含甾醇,比其他原核生物更坚韧;无细胞壁,故呈G﹣且形态易变,对渗透压较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菌落小;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油煎蛋装”;以二分裂和出芽等方式繁殖;能在含血清,酵母膏和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多数能以糖类做能源,能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型或发酵型产能代谢。48、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细胞的辅助,所以称为TD-Ag。如细胞、病毒及各种蛋白质均为TD抗原。TD-Ag活化成熟的B细胞,诱导产生lgG类抗体,能引起回忆应答。同时也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应答。49、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50、抗体: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本文标题:[1165]《微生物免疫》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0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