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睢宁县邱集幼儿园杜春艳一、问题的提出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每年超过7万0-14岁中国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数10万因意外伤害导致终生残疾!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中国14岁以下儿童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造成的,而幼儿更是儿童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弱势群体。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的八级地震,用血淋淋的数字和惨痛的代价,再次给我们敲响了生命防范的警钟!的确,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民族的未来,所以,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无论是对于幼儿个体还是对于全人类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幼儿园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虽然幼儿园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把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但只是在安全意识上跟上了,在安全教育行为上还存在距离,往往把安全教育当作只顾眼前利益的应急教育,缺乏长远和系统的目标,比较零碎、无序、随机。此外,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小皇帝”、“小公主”的日益增多,很多家长对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为了使孩子不出意外,事事包办代替,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安全了,可长此以往孩子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同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更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我园是一所地处苏皖边界的农村乡镇幼儿园,受种种现实、客观因素的影响,环境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家长的安全意识淡薄,时有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有效避免的。而幼儿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个最稚嫩、最易受伤害时期,同时幼儿期又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和可塑时期。为此,我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影响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安全因素,总结和探讨相适应的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方法和途径。2.结合农村幼儿园实际情况,将安全自护教育融合于幼儿的一日常活动中去,认真开展各种有关安全自护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新《纲要》的教育目标,让幼儿掌握日常生活中和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3.有效地促进我园安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4.提高农村幼儿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了解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护教育的方法、内容。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征,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研究》实施方案,2.形成幼儿积极生存、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体系。(1)安全自护能力:a.自我保护能力b.一日教育活动中安全自护能力c.户外安全自护能力(2)灾害自护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目标改编、创作儿歌、故事、歌曲、情境表演、安全小画册,并制作配套教具。3.大班幼儿安全自护实施的途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幼儿园、家庭、社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在探索并形成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有效途径时,教师主要对幼儿进行直接的安全自护教育,并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家长安全意识,实现家园教育资源共享,双向沟通,渠道畅通,从而为幼儿安全自护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家长和社会则通过幼儿表现向教师反馈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a.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特色模拟活动。b.开展丰富多彩的孩子自己参与的安全管理活动。c.充分利用园内资源开展各种体能锻炼。d.创设实验物质环境,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教师安全职责工作规范,为实验提供保证。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本园大(1)班幼儿和幼儿家长各71名。2.研究时间:2009年3月3.研究方法:A.问卷调查法:根据我自身对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一些思考,编制了《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研究》调查问卷幼儿篇和家长篇。B.观察法: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的行为。C.渗透式和开放式结合的实验方法:将安全自护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感知和实验机会。D.模仿法:为幼儿提供行为规范,让幼儿通过观察进行模仿学习。E.强化法运用强化法对幼儿行为进行调整,针对不同性质的行为采用适当的强化方式,促进幼儿产生积极生存自护行为的内在动因.五、研究过程(一)前期调查:1.调查时间:2009年3月2.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现状,另一部分是幼儿家长的安全意识,应急能力。3.调查结果:表一: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现状安全意识(%)自护能力(%)好差好差交通安全57432872防火59412179防电46546837防拐骗9555149防中毒47532466防险38723367防溺水9734951身体保健保护眼睛(%)保护嗓子(%)保护耳朵(%)好中差好中差好中差224038384616454213保护牙齿(%)保护鼻子(%)身体防病(%)好中差好中差好中差10226812592931681分析:从调查结果和观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幼儿安全意识存在着差异,如在防拐骗和防溺水方面的意识很高,可见平时这方面的教育比较全面,但是幼儿的自护能力普遍上都差,说明幼儿在应对突发事件上有关救护方面的知识经验少、能力差。另一方面幼儿虽然有一定的保护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安全意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方面的能力还不是很好。表二:幼儿父母的基本情况年龄学历年龄与学历30岁以下30-35岁35岁以上初中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以上人数2188331161943比率(%)156223821332职业结构职业公务员教师农民职员医生人数1412485比率(%)0.72.887.35.63.5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幼儿家长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都不高,82%的家长的学历是初中以下,87%都是农民,从平时的观察与交流来看他们对幼儿教育与幼儿安全教育的理解也是很浅显的:首先,在安全意识方面:①88%的家长已经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有必要,但仍有12%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没有必要教给他们,等孩子大了自然会知道,63%的家长认为学习比安全教育重要。②虽然家长已经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很少会教给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技能,有84%的家长是在幼儿发生安全问题时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而且采取训斥的方法占到61%。③基本上每个孩子都出现过或大或小的安全问题,其中在园外发生的安全问题:其中骨折4人,缝针5人,烫伤3人,抓伤是在园内发生的两倍,这些意外发生的原因有61%的家长是由于忙自己的事情,没有看护孩子而导致的。④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的安全教育主要是不跟陌生人走、不乱跑及不玩危险的东西等,比较单一。其次,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方面:从家长对在生活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如眼睛或鼻子进入异物、鼻出血及被鱼刺卡到等处理方法来看,超过一半以上的家长的处理方法是不科学的。(二)造成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的原因分析。1.幼儿的年龄特点是造成易受伤的主观原因。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幼儿的生长发育远未完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较差,又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容易受到伤害。2.家庭教育因素:(1)教养方式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在农村独生子女也再逐年增多,农村幼儿家长本身学历不高,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片面追求孩子的智力发展,意识不到孩子的生存需要。为了使孩子不出意外,事事包办代替,这种过渡的关怀,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学习、锻炼的机会,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而过渡限制、过渡保护使孩子的动作发展不协调,也是孩子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客观原因之一。(2)家长的学历职业等因素的影响。我对班中幼儿父母的年龄、学历与职业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到农村幼儿家长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都不高,82%的家长的学历是初中以下,87%都是农民,从平时的观察与交流来看他们对幼儿教育与幼儿安全教育的理解也是很浅显的,约有33%的家长不能很好的按照幼儿园的接送制度来接送幼儿,如有的家长在接送时让家中的未成年人接送;有的家长将孩子送至幼儿园大门口,还未见孩子进入就匆忙离开,更不用说将孩子交到班级教师手中了;有的家长接孩子回家时在幼儿园内滞留玩耍,自己却与朋友聊天,无心管理孩子;更有个别家长违章驾驶电动车或摩托车致使孩子受伤。在农忙这段时间里,这个问题更加凸显,家长忙着自己干活,早上有时6:30左右就把孩子送至幼儿园大门口,就自己忙去了,更不用说将孩子交到班级教师手中了,晚上要等到他们把这一整天的活忙好了,才会想到孩子这时才来接。当孩子受伤时,家长只是关注孩子受伤程度与受伤的原因,而如何对孩子开展安全教育全然不在意。(3)隔代抚养的影响。在农村,随着外出务工农民人数的不断增加,留守幼儿也逐渐增多,我对班中幼儿进行了调查,班中71名幼儿,其中留守幼儿62名,留守幼儿的家庭类型主要有:单亲监护型(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占28例、祖辈监护型(父母均外出打工,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类型)占31例、亲朋监护型(把幼儿托付给亲戚监管的类型)占3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班中约有50%的幼儿是由祖辈抚养的,年龄大多都是六十岁以上,而祖辈又以文盲、半文盲居多,一般来说,这种家庭中父母对幼儿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已不同程度的减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辈就给了孩子更多细致入微的爱,事事包办代替,这些孩子往往被祖辈溺爱、娇纵,他们大多并不了解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缺乏科学性、方法性,很难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只能承担对孩子实施温饱式的哺育,往往重“养”轻“教”,虽然他们通常会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但这种安全都是外在的被动的过度的保护,只是为了使孩子不出意外,一味地对孩子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许多本该孩子做的事情他们全部代劳,并过度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剥夺了孩子可以通过实践锻炼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结果只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基本的对危险事物的防范能力。3.幼儿园教育因素:(1)幼儿园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虽然幼儿园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把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建立建全安全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保证硬件设施的安全等,但侧重点都是针对为在园幼儿安全方面的,真正为家长宣传、指导安全教育方面的是少之又少的。在安全教育行为上还存在距离,往往把安全教育当作只顾眼前利益的应急教育,缺乏长远和系统的目标,比较零碎、无序、随机。(2)在调查中我了解到约有73%的家长了解有关幼儿安全教育知识是来自于幼儿园。那如何对家长开展安全宣传,矫正家长的安全意识已成为幼儿园必须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目前由于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宣传措施单一,效果不佳。在农村,幼儿园与家长互动主要有家长会、家长活动日、家长园地、亲子活动等形式。像家长会、家长活动日与亲子活动我园一般是一学期各开展一次,家长园地也是定期更换。虽然幼儿园也在实践着家长工作,但无论从理论的深度还是实践的广度,都还远远不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这些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指挥,幼儿园单方面决定开会的时间和内容,要求家长配合,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在这些活动中要么只是担当听众,要么就是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做游戏,家长出于一种被动服从参与的状态,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受到幼儿园生源、宣传的影响及迎合家长的心里,展示较多的是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真正有关安全教育方面是很少的。(3)作为教师面对着幼儿园和孩子在家长心中地位的独一无二的种种压力,对幼儿的安全自护教育也是出于片面强调对幼儿的过度保护状态而忽视了幼儿主动保护的积极引导。(三)研究策略1.制度保证,措施到位。汶川地震的惨痛代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也不应该忘记安全与生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当家长把他的心肝宝贝放心、信任的送到我怀里的那一
本文标题:《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0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