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_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2期2010年6月Vol.9No.2June2010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文章编号:1006-4303(2010)02-0232-05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池晓波(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32)摘要: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阐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涵义、特点和构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两者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建议。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高校图书馆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种效益绝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也会带来社会效益。图书馆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间接地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成果虽然可能表现为经济效益,但它始终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与社会效益相伴而生。图书馆无论产生何种效益及效益大小,都将取决于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和服务类型,以及服务质量、服务深度和广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高校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图书馆要谋求高质量的生存和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图书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个“二元统一体”,图书馆学先驱杜威(J.Dewey)对此作了全面高度的概括,提出了“三最原则”:“用最低的成本,为最多的读者,提供最好的阅读”①。和信息服务的公共事业单位,其社会职责和目标是:通过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各种信息服务,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效果,最大限度地为学习型读者的精神人格的提高和研究性用户的客观知识充实提供服务,从而促进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图书馆社会效益是指整个图书馆事业或某一具体图书馆运行给社会带来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效果。图书馆有社会效益,就意味着图书馆事业或活动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精神面貌的改观,推进了社会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活动的发展。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图书馆为用户所提供的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图书馆对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作用;图书馆的科学教育性等方面。2.社会效益的构成。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由显性社会效益和隐性社会效益构成。显性社会效益表现为社会科研机构和个人通过对图书馆提供的文献、知识信息的吸收、消化并运用于实践或直接运用于科研、生产,从而创造出物质财富。这些物质财富是显性的,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但是图书馆对产生这些物质财富的作用很难清晰地界一、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一)社会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的涵义。高校图书馆是文化教育收稿日期:2010-03-04作者简介:池晓波(1976-),女,浙江上虞人,馆员,硕士,从事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研究。①Thebestreadingforthelargestnumberattheleastcost。杜威为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所写,引导人们关注图书馆服务的效率与业绩,现仍为ALA所认可的图书馆服务准则。·233·第2期池晓波: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定。隐性社会效益指图书馆通过对读者的文化熏陶和知识传播,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支柱。但是这些精神支柱是隐性的,难以用货币形式计量的[1]。无论是显性社会效益还是隐性社会效益,都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成果不明显,所以最后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不直接归诸于图书馆,而归诸于社会(用户或读者)。如图书馆为满足社会(用户或读者)特殊的要求,从社会文献信息源采集文献信息,并有序化,然后提供给读者。读者通过图书馆取得了需要的文献,消化、吸收、活化文献内容的知识信息,将之应用到自身素质的提高或经济建设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社会效益,但这种社会效益最后归功于读者个人,很难归功于图书馆。更新加工文献信息资源的经费投入,固定资产如馆舍、设备等的投入,图书馆运行所需经费,员工工资等。这些投入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可以很清晰地控制和计量。因此这里把图书馆的投入定义为一个可以清晰计量的C。图书馆产出是对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图书馆经费转化为文献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的过程及其所取得的有用结果;文献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的价值实现过程及其有用的结果。从图书馆为社会创造的效益来看,可分为显性社会效益和隐性社会效益两个部分。显性社会效益即图书馆间接创造的显性物质财富部分,理论上是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的。但是图书馆对这些物质财富的贡献大小很难清晰地判定。隐性社会效益是指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部分。隐性效益也只能通过读者满意程度和读者的事后反馈得到体现。(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图书馆社会效益评价体系,首先要界定图书馆投入和产出。高校图书馆的投入就是指高等院校应用于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的一切生产要素总和。高校图书馆的投入同样也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本文把可货币化的投入作为评价的指标,比如:添置、根据图书馆的投入产出情况,在国外的读者满意度模型、国内学者的服务实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笔者建立图书馆社会效益评价体系,分为2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2],如表1。表1图书馆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显性收益a1(权重A1)二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对用户科研(专利等)成果的经济价值贡献(a11)对用户个人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的贡献(a12)A11A12用户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图书馆的依赖度(a21)A21用户个人积极人生观的形成对图书馆的依赖度(a22)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方式、态度、精神面貌的满意程度(a23)用户个人对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程度的满意度(a24)用户个人对图书馆借阅图书和使用网络便捷性满意度(a25)A22隐性收益a2(权重A2)A23A24A25注:一级指标权重之和,二级指标权重之和都为1,即A1+A2=1,∑Aij=1由于评价体系既涉及到客观的显性效益,又涉及到主观上的隐性效益,所以评价体系中主观上的隐性收益的评分级次,权重的设置,要对用户和读者进行全面调查,才能最后得出每个指标的得分和权重。简单地,可以把图书馆社会效益表示为:立的数学模型,一方面必须从降低投入成本入手,或者说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功能;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大产出,实现最大限度满足各类用户的教学科研需求。1.建立高素质的队伍。从以上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用户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满意度占了相当的比例,而要使用户满意,从软件方面讲,图书馆人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力资源是图书馆最重要最可宝贵的资源,也是付出劳动最大最难以管理的资源。工作人员人均每天借还量的多少,人均每天服务的读者量甚至工作人员工资占λ=δ(Aij×a)/C(1)ij其中,C为图书馆的投入成本,每单位的分值收益等于δ单位的货币。(三)提高社会效益的建议要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根据以上建·234·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图书馆整个经费的比例,这些数据都可作为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益考核的依据。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中重树“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服务理念,变被动的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提高办馆效益。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对整个社会的满足程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就某一具体图书馆而言,则是图书馆从事社会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及图书馆内部管理人、财、物等的资源配置与相应的有用效果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地说,图书馆经济效益的内涵有两个要素:一是投入,包括图书馆活动中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及其货币表现———资金的消耗,即人力、物力、财力等总消耗,通常可用经费表示;二是产出,包括图书馆在搜集、筛选、加工、开发和传递知识信息过程中形成的有用的劳动成果[3]。这里的劳动成果是要与用户的需求相吻合的成果,是有用的成果。2.积极争取财政投入。财力投入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学校经费分配,企业及个人的投资,社会团体、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等对高等院校的捐赠等。资金投入是图书馆工作的保证,要精打细算用好每一份资金,提高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益。可以通过计算总经费中文献资源购置所占的份额、在校师生人均拥有图书馆总经费的份额、每次利用纸本和非纸本信息所占用的成本等等来考核图书馆的经费利用效益。2.经济效益的体现。图书馆不是一般的经济产业,而是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它的最大特点是非盈利性,它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虽然如此,现代图书馆同样呼唤经济效益意识,需要加强成本核算。因为,图书馆经费来之不易,理应最大限度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1)对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图书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源,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劳动把沉睡在图书馆的各种知识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给有需要的科研人员,使其大大缩短了自己找寻所需知识的过程,能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上,作出更多成果。(2)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在促进知识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图书馆具有其他信息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即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较为完善的为社会服务的工作系统[4]。现代图书馆能更迅速有效地提供参考咨询、编制专题性二、三次文献以及定题服务等创造性劳动,从而更高效地传播情报信息,提高文化知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3)对宏观决策所起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不仅能向企业家们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市场信息,其决策咨询服务能给企业提供预测研究报告,也可为企业家的决策提供辅助信息,从而帮助企业调整策略;还能面向社会,给社会有关部门提供各种资讯,给有关部门在决策过程中提供帮助。3.合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设备和馆舍。物力投入主要包括添置及更新文献信息资源,固定资产如馆舍、设备等的投入。一些老的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舍面积不足和文献数量激增的矛盾,在暂时不能追加投入建造新馆的情况下,如何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挖掘老馆的潜能,摆在了大家面前。如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图书馆为80年代所建,只适合5000人左右使用,目前,学校学生已达两万多。尽管已经在新校区建立新馆,但由于两校区院系分配不同,老的馆舍远远不能满足现状。而由于资金紧张,在朝晖校区建造新馆的计划又被一拖再拖。为了尽快改善这一情况,于2006年对老馆进行了局部改造,充分利用原有空间,暂时解决了藏阅矛盾。4.开发图书馆各种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进入了知识信息时代,由此带来的信息海洋、信息爆炸等现象,使得文献的使用者有望“洋”兴叹之感。因此,必须在文献资源的开发上加大投入,做到既能为读者提供广泛的文献资源,又能为其提供专深的信息资源,使文献信息服务能深入到读者文献需求的各方面,提升服务的社会效益。二、高校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一)经济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的定义。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图书馆事业或图书馆活动中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之比,即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就整个图书馆事业而言,是指国家或地区在图书馆规模设备、文献资源等方面的财力、人力、物力等投入,与全部3.经济效益的构成。主要表现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图书馆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和科学管理,使投入的人、财、物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这些社会服务能产生直接的可货币化的·235·第2期池晓波: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成果。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开发文献信息产品,使科技信息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财富有些可以度量,但大多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因此,不能仅从图书馆创收多少来论高低,而应注重从间接经济效益对学校和社会所产生的长远效益来进行综合评价。些投入基本都是可以用货币来表示的,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所有的投入都表示为W。图书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包括图书馆对知识信息的传播程度。比如,文献资源的流通率,电子资源的点击下载率;利用图书馆用户的
本文标题:_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1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