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互联网+”驱动下的价值融合与裂变
“互联网+”驱动下的价值融合与裂变“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做到永远,那它的使命一定得比永远还要远。”V血拼网CEO董星图谈到自己打造的商业模式时,在兴奋中没有改变内在的那份理性。在董星图看来,我们并不能把互联网当做一个行业,它像电脑、手机一样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未来可能会被其他事物所替换,但互联网背后的跨界与无界只会不断深化,由此所衍生的时间及空间、虚拟与现实间的界限将会变得虚化,不同的主体将在同一个平台和起跑线上参与、分享和共赢,一起创造新的价值。互联网的虚拟脱离了实体的支撑或许会让想象无从收拢。作为互联网与实体商业的结合体,位于东莞市莞城区西城楼商圈核心位置的富美盛互联网广场(原名西城楼大街)与V血拼网的合作把互联网的跨界与无界落到了实体商业的转型与创新当中。对此,东莞市富美盛商业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柱宁有比较宏大的规划: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重构实体商业的价值分配体系,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在突出移动互联、本地化和社交的基础上,打造将共同打造一个社交+本地化+移动(Social+Localization+Mobile,简称solomo)的互联网+商业广场,实现价值的融合与裂变。东莞的“北京路”位于莞城区市中心的西城楼也称迎恩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当时东莞城东南西北四个城楼城门中西部的一个,故俗称西城楼至今。曾经的东莞护城围墙,东有和阳、西有迎恩、北有镇海、南有崇德,环城城高墙坚,四门遥相呼应,彼此步道相连。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曾与坚固高大的城墙及其他三座城楼环护东莞城的西城楼是东莞仅存的古城楼。矗立在振华路旧街巷与西正路商业区之间,西城楼见证了东莞城市的演变史,拥有六百多年的建筑历史以及五百多年的商品交易史,一直被视为是东莞城市的原点,是东莞历史文化的精神坐标。尽管建筑历史比较长,但久经岁月洗礼的西城楼仍保留着明代基座,经过重修后,红墙高基,绿瓦叠翠,斗拱张弛,更显威严与庄重,与周边的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就如一位智者在细述一座城市的嬗变与沉淀的相得益彰。西城楼浓厚的历史人文韵味是西城楼商圈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历史人文元素构成了与其他街区不同的人文氛围。位于西城楼门前的西正路和市桥路以其独有的历史人文优势,历来是莞城最繁华的商业集聚地。据《东莞县志》的记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靠近运河的西正路和市桥路倚着西城楼云集了茶楼、书局、钱庄等业态,是东莞人员来往和商品交易最密集的街区之一。如今,西正路面向西城楼的路口位置已通过“三旧改造”建起了透着现代建筑气息又蕴含当代东方建筑艺术设计的西城楼大街(现改名为富美盛互联网广场),古香古色的人文构思与现代建筑工艺的巧妙结合给西城楼的历史人文氛围添上了几笔活泼和朝气的色彩。这个搏动着莞城人文脉搏,承载着莞城城市复兴的重任的商业圈,毗邻东东莞市人民公园、文化广场,北接西正路,南至向阳路,西临凤来路,东至迈豪街,占据东莞市西城楼商圈的核心位置,区位优势可比广州北京路和深圳东门。然而,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实体商业受线上消费的挤压市场份额不断消减。随着年初“互联网+”概念的出现,以020模式带动传统实体商业拥抱互联网成为必然的趋势。互联网化改造据谢柱宁介绍,富美盛互联网广场由四区一中心组成,划用地面积4.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为了吸引适应互联网消费习惯的年轻群体,在传承原有历史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富美盛融入了更多互联网元素,其中包括富美盛互联网餐厅、休闲餐饮、书吧等业态,通过多元业态的结合打造一站式综合性现代化购物商业中心街。“来到这里的都是25岁的年轻人,其中70%是女性,30%男性。”谢柱宁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在了25岁。从年龄层次来看,或许这个定位偏窄。但谢柱宁并没有框定消费人群的年龄层次,而是在消费心态上给消费者界定一个25岁的理念——青春和朝气。“我们并不拒绝其他年龄层次的消费人群,但进入富美盛互联网广场,就应该进入或回归25岁的心态,找回青春的感觉。”谢柱宁说。在谢柱宁看来,有交集和交流首先就应该成为朋友,然后就是简单、直接、畅怀的沟通与合作,中间不应有一丝障碍。为此,针对年轻人群沟通、沟通和休闲的习惯,谢柱宁将富美盛商业广场分为三大模块:移动、本地化和社交。其中,移动是指消费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手机等移动客户端进行消费;本地化是指富美盛商业广场具有当代东方建筑设计艺术的建筑群,可以让消费者体验本地化的历史人文氛围;而社交则是构建粉丝经济的社交圈层。董星图认为,一个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一个金融模式本质,如果做到平台的证券化,然后形成商品证券化和项目证券化,实现全民“持券持股”。“现在所有的交易都是三种权力的转移,商品的收益权、股权、债权,把商品的收益权、股权和债权打包成为一个消费的期权订单,然后让未来的交易在今天发生。”董星图说,我们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资源整合,完成空间的不同转换;再通过金融的力量,完成时空的穿梭。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端的线上消费是实现消费期权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富美盛互联网广场互联网化改造的重要模块。在本地化方面。为营造特有的人文艺术氛围,富美盛互联网广场的中心广场以文化、艺术为主题,为艺术专科大学生与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免费的创业平台。创作者们不仅可以在广场指定位置展览自己亲手制作的艺术品,还可以出售艺术品。通过汇聚艺术家影响力,打造突出绿色、人文和艺术特色的文化艺术广场,为本地化建筑群打造配套的软环境。互联网需要实体作为支撑,实体需要互联网作为传播工具。“一个平台或项目需要借助粉丝的力量去做营销的推广。”董星图表示,社交平台可以讲这种推广方式辐射到线下,带动线上线下的推广同步推进。因此,社交圈层是也是互联网化改造的重要内容。价值融合与裂变“现在,所有企业都在提倡创新,但究竟创新是什么?对于V血拼来说,创新不仅仅是创造新的商品、服务或者技术,而是创造新的价值,能够为多少最底层的人创造多大价值。”董星图表示。因此,以一个无界的融合平台为每一个最平凡的人创造新的价值成为董星图商业模式创新所追求的目标。“WEB3.0时代,个人和企业一起参与、分享和共赢,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的时候,跨界与融合开始发生。”董星图说,“V血拼将开辟一个WEB4.0时代,将是一个承载地域时空的分布式融合、打破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鸿沟的智慧平台,全民参与、全民分享、全民共赢。在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充分价值融合的同时,每一个个体的选择与需求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在传统实体商业的经营中,消费者往往是购买商品或被动接受服务的一方。董星图认为,互联网时代,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应用到传统领域,形成聚合效应,消费者与商家,线上与线下,购物与销售,不同的角色和动作或将在集合于互联网的购物链中形成反转。此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资源,让虚拟交易与线下实体经营同步进行,实现双线交易。“现在实体商业拥抱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伪命题”,董星图表示,但拥抱互联网不是把线下实体商业吞并成为一个互联网企业,而是以互联网为工具,帮助实体商业建立一个价值融合的体系,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实体商业是一个价值融合的合作。从消费者在互联网端进行选择并形成一个消费订单,线上与线上的商家随即可以围绕订单进行专业分工与合作,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和辐射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形成一个消费链,带动购物、社交、娱乐等一系列的活动。实体商业围绕消费者在不同层面的需求形成聚合,消费者在体验O2O双线购物模式的同时,各个层面的活动和消费均可以形成链接。在董星图的构思中,消费者的订单是预期利润的来源,未来消费和利润是在现阶段的期权,通过互联网思维将粉丝经济、线下实体商业、第三方服务和金融等不同的要素融合在一起,消费者将成为一个消费期权的主角,同时还有机会参与到商铺的运营和品牌的建立当中,实现价值的融合与裂变。
本文标题:“互联网+”驱动下的价值融合与裂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3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