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后方言时代”方言影视剧的发展空间探析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后方言时代”方言影视剧的发展空间探析学生姓名彭兰锐学号1251201267575入学时间2012年秋入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指导教师王昌满试点单位重庆奉节电大分校重庆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6月10日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材料目录1.指导任务书……………………………………………………………(1)2.指导记录表……………………………………………………………(2)3.写作提纲………………………………………………………………(3)4.论文(设计)提要……………………………………………………(4)5.论文(设计)正文……………………………………………………(5)6.参考文献………………………………………………………………(14)7.指导教师情况及评语…………………………………………………(15)8.答辩记录表……………………………………………………………(17)9.审查意见………………………………………………………………(18)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后方言时代”方言影视剧的发展空间探析学生姓名彭兰锐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指导教师王昌满职称中学高级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及要求: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本文以“后方言时代”方言影视剧为论题,涉及范围适中,自己完全能够驾驭。关键是要认真研读,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写出自己的对后方言时代”方言影视剧的分析、思考。毕业论文要求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执行中央电大和重庆电大论文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要同时制成电子文档并保管于专业管理老师处,以备中央电大抽查。详细格式要求见“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文本)格式规范”,其基本要求为:毕业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上20mm、下20mm、左20mm、右20mm,标题采用3号宋体,加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采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1、期限:自2014年3月10日起至2014年6月10日2、具体进度安排:时间完成内容3月10至4月10选题、拟定提纲4月10至5月10完成初稿5月10至5月25修改、定稿、提交毕业论文(设计)教师指导记录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试点单位重庆电大奉节分校指导教师王昌满学生姓名彭兰锐学号1251201267575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第一次指导指导时间:3.10指导内容:论文选题、提纲撰写第二次指导指导时间:4.20指导内容:论文初稿论文初稿。指导意见:请重新提取论文摘要,写明:针对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得出什么结论。第三次指导指导时间:5.15指导内容:正文修改第四次指导指导时间:5.25指导内容:尊重指导意见,论文定稿提纲一、方言影视剧的现状二、方言影视剧兴起的原因(一)利益追求是根本原因(二)媒介传播窄化、分众化的要求(三)电视观众的心理需求(四)影视剧艺术创作的要求(五)文化娱乐化趋向的表现三、方言影视剧的优势分析(一)拥有特殊的受众市场(二)具有深厚的本地文化底蕴(三)现实优势(四)有利于满足受众的心理和情感诉求四、方言影视剧的劣势分析(一)传播范围的局限性(二)受众结构不合理(三)形式内容趋同化(四)低俗化趋势(五)受国家部门文件政策限制五、方言影视剧的后续发展空间分析(一)数量会减少,质量会提高(二)实现跨区域、跨文化传播(三)内容及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四)成为普通话影视剧的有益补充内容摘要: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方言电视电影作品,让受众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精神享受,这是媒介传播由大众化向分众化、窄化传播的突出表现。尤其是2005以来,此类剧目在全国各地迅速升温,以至有人说影视界迎来了“后方言时代”。本文详细介绍处在“后方言时代”的影视剧现状,并试图从其兴起原因和优劣势等方面入手,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探讨方言影视剧的后续发展空间。关键词:方言影视剧;后方言时代;发展空间“后方言时代”方言影视剧的发展空间探析早在中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之初,就有方言文艺节目的出现。新中国建立初期,也有不少的方言播音节目存在,当时的存在有实现广泛宣传的目的、播音员普通话不过关等历史原因。随着1956年国家正式下达文件推广普通话,方言在大众媒体中一度消亡沉寂,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借助互联网、地方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的力量才再度勃兴。进入21世纪之后,方言类节目随着电视栏目平民化、娱乐化的转变,越来越为老百姓所喜爱,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电视电影媒介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经营的好坏。随着新兴媒体以及同行之间的竞争越趋激烈,处于劣势的影视媒体慢慢失去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近几年来,方言影视剧的出现以及它所获得的超高收视率和效益,使得某些电视媒体起死回生。特别2005年以来,影视剧媒体以新的姿态在全国掀起又一轮方言电影电视剧风潮,被誉为“后方言时代”。对此我们不禁会思考到一些问题:方言影视剧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让大家跟风?它的存在是否合适?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在“后方言时代”它会怎样发展?一、方言影视剧的现状与20世纪末的方言影视剧有所不同,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方言影视剧带有更多的后现代文化基因。相对于“现代”而言,对于“后现代”,学者们已形成基本的共识是后现代文化有以下特点:颠覆传统但又不对立、去中心化、注重享受、追求“短暂的快乐”等。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头几年的“方言时代”风潮渐渐趋于平静之后,近几年方言电影电视剧连续迸发而被誉为“后方言时代”,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先说电视剧。近几年来出现的《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武林外传》《闯关东》《大生活》《走西口》等等这些电视剧,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在各大电视频道收视率节节攀升,仔细研究,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掺杂了大量的方言。《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一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仅段奕宏一个人就说过不下十种方言。《媒介研究》杂志曾经在06年刊登了其编辑部策划的《2007年值得关注的四大节目之方言影视剧》中就指出:衡量一档电视节目主要看它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而方言电视剧在这两个方面都是佼佼者。[1]就收视率来说,各频道播放的方言电视剧在当地的收视率都是名列前茅。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新闻社区,对555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调查有效期内36.9%的人首选《武林外传》,34.9%的人喜欢《我的兄弟叫顺溜》。其他公众喜爱的电视剧还有:《乡村爱情》(18.5%)、《士兵突击》(13.5%)、《我的团长我的团》(12.2%)、《杨光的快乐生活》(12.2%)、《大生活》(10.4%)等。只有有8.5%的人表示不喜欢电视剧中带着方言。调查查显示,62.0%的人认为,电视剧人物说方言更加真实、草根,贴近普通市民生活;35.2%的人表示电视剧开始更关注市民生活的参差多态;34.5%的人说方言表达更传神,打破了过去普通话一枝独秀的状况。广东地区更特殊。广东地区方言众多唯独粤语方言是全省“通行证”,广东电视台下属的“广东卫视”、“珠江频道”、“体育频道”、“公共频道”、“新闻频道”,除了“广东卫视”以普通话为主流外,其余台均是粤语频道。另外,粤语播报的南方电视台卫星频道,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个地方方言电视卫星频道。广东电视台制作播放的纯粤语系列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自2000年播出以来,屡创收视纪录,到2010年初累计播出1900集之多,不仅在省内播,而且其他省市的电视台也有播放,许多人看《外》剧学粤语,一时间《外》剧成为方言影视剧中的典范。另外,除了方言电视剧之外,方言电影也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方言影视剧作品就开始成为引入注目的文化现象,比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和关锦鹏的《阮玲玉》大量涉及上海方言,比如贾樟柯的《站台》采用山西汾阳方言。近年在大陆赢得极高收视率的《寻枪》、《手机》等影片中的贵州方言、四川方言更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还有《没事偷着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别拿自己不当干部》等等。冯小刚《天下无贼》中的王宝强扮演的“傻根”一口河南话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疯狂的石头》、《高兴》、《大内密探零零狗》以及2010年最新古装搞笑电影《越光宝盒》等等无一不在重要人物重要剧情上面安排了方言台词,而且都得到了不菲的票房并收到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以方言为特色而引入到各大电视剧、电影走红的王宝强,东北二人转的赵本山小沈阳师徒、以客串各地方言为特色的汪涵、坚持用上海话表演的周立波等人,对整个文化界甚至整个社会都正在或者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方言影视剧兴起的原因方言影视剧的兴起以及“后方言时代”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它和媒介的生存环境以及方言自身的传播特点具有很大联系。特别是现在电视界竞争如此激烈,各电视媒体为吸引观众,纷纷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窄化性的针对措施,加之新媒介技术的支持,使得方言影视剧日益成为电视业的新宠。(一)利益追求是根本原因从电视上看,随着电视媒体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高度的市场化竞争环境对电视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媒介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来自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多地吸引观众,电视媒体尝试在剧目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电视节目制作开始更多地考虑到受众的切身问题。衡量一个电视节目主要就看它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方言电视剧在这两方面都远远优于其他。在市场化条件下,电视台办电视节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受众“卖”给广告主。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认为媒介公司通过制作电视节目吸引了众多的受众,而这些受众受众就是一种商品,媒介公司要做的就是将受众集合并打包,以便出售。[2]通过前面的事实分析我们知道,它能吸引到大量的观众,而观众数量又决定着其生存与发展,因而方言影视剧在媒介市场化环境下再次兴起并取得瞩目成就,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二)媒介传播窄化、分众化的要求媒介市场的窄化、分众化,要求影视剧传媒制作出适合特定人群的影视剧产品。而制作出来的作品能否得到目标受众的欢迎,关键在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本土化是提高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种有力手段。影视剧本土化,就是指影视剧更多地注重本土的东西,以求“适应”本土人士的心理需求,被本土人接受。而方言影视剧,正是节目本土化在表现形式上的体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就很好的说明了本土化的重要性。著名的媒介经济学家Picard曾经说过,受众最欢迎的节目是本土化的节目,其次是临近地域文化的节目,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好莱坞之类的以世界娱乐为舞台的节目。所以说方言影视剧最能发挥本地特色,更加贴近本地观众,从而能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因此全国各大电视台不顾各种限制命令,再次花大工夫在方言影视剧上的动机和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三)电视观众的心理需求除了正式场合外,普通大众的在普通交流场合更亲近于使用方言——这是方言影视剧作品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原因所在。方言饱含了方言本土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对于本地方言,人们都有一种难舍的情怀,这也是方言影视剧更易于为本地观众所接受和理解的原因。日渐勃兴的方言影视剧为自我认同、从事意义和快感的再生产的文化资本,同时折射出地域亚文化不满自身现状、谋求重新建构自我身份、提升自我文化地位的诉求,以及地域文化在日益边缘化过程中的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策略[5]特别是中国9亿农民生活在农村地区,平时运用语言的场合多是用于日常交流,而日常交流所用的又几乎完全是方言。对本土文化的依恋和认同,使得方言影视剧能得到多数农村观众的认可和支持。而对于部分精英阶层来说,充满乡土气息的方言,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好奇感,从而也认可和支持它。这样方言影视剧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空间。(四)影视剧艺术创作的要求电视电影的艺术创作中,特定的人物、环境以及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方言。方言以其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塑造出电视电影节目中特定的人物,将人物角色的特征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方言能表达使用者强烈的生命气质特征,蕴藏着鲜活的归属性,最直接地反映出使用者的生存状
本文标题:“后方言时代”方言影视剧的发展空间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3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