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第十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理论,理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关键概念:总需求总供给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周期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的理论探讨一、中国宏观经济理论范式的转换二、初步形成理论体系(一)转换过程中对宏观经济分析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讨论1.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概念问题2.总量平衡和总量均衡问题3.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4.宏观经济学的对象范围问题5.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波动分析和增长分析、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的问题(二)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围绕一个中心、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个中心是为中国的短缺、通货膨胀与经济强波的特征和成因及对策提供一种理论解说。两条主线中的一条主线,是探讨如何构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中心是有关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方式的讨论。当时提出了“板块型”、“渗透型”、“笼鸟型”、“有机结合型”、“参数型”等不同模式。其中最具代表的有厉以宁提出的“二次调节论”,即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实施第一次调节,计划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对资源配置进行第二次调节;魏杰从静态的角度考察了“参数型”间接宏观经济控制目标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的构成层次,又从动态角度揭示了宏观经济控制的实际过程,并讨论了相应的国民收入、产业、货币、财政、投资和消费政策。另一条主线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与运行机制进行剖析。戴园晨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以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运动的考察为基础,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的现实作了深入的了解,描述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关系和结构状况。符钢战、史正富和金重仁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研究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作用机制,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入手,分析了社会主义的总体运行过程,说明了总量和结构的交互作用,揭示了总需求膨胀的原因和过程,构造了一个社会主义宏观分析的基本框架。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分别以刘国光、吴敬琏、厉以宁为代表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三个流派。他们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的差异如下。(1)以刘国光、张卓元、陈东琪为代表的“稳健派”。(2)以吴敬琏为代表的“协调派”,认为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必须协调配套。(3)以厉以宁、萧灼基为代表的“非均衡派”。以陈学彬为代表的青年学者开始引入信息经济学、预期理论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张曙光等开始将中国宏观经济置于一个开放的背景下进行考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宏观经济分析基本上是一种封闭模型。郑超愚尝试构造一个一致的能够在其支持下开展竞争性研究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以形式化中国在经济转轨时期所发生的特异表现。997年以后,中国经济运行又出现通货紧缩的新问题,失业增加。宏观经济的重点转向对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中国通货紧缩的判断、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思路。直到2002下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才走出通货膨胀的阴影。到了2003年下半年经济又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四、我国宏观经济中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一)关于短缺与过剩的问题(二)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1.通货膨胀的定义2.通货膨胀的类型3.通货膨胀的测定4.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机理(1)商品现象说。(2)货币现象说。(3)体制现象说。(4)倒逼机制说。针对1994年的经济过热,对通货膨胀的讨论又有了新的发展。概括如下。(1)价格冲击说。(2)外资流入说。(3)金融体制机能说。5.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6.通货膨胀的效应(三)关于通货紧缩问题1.通货紧缩的判断2.通货紧缩的成因3.通货紧缩的治理思路(四)关于经济周期问题1.经济周期的含义2.经济周期的成因和机理(1)社会基本矛盾说。(2)两种机制矛盾说。(3)利益配置和资源配置说。(4)长期战略和短期因素矛盾说。具体的解说除了农业波动说、工业波动说、投资波动说等之外还有下面几种。(1)总量矛盾说。(2)体制效率周期说。(3)机制变换周期说。(4)综合因素说。(5)计划者冲动说,包括决策失误说和政治因素说。3.中国经济周期的实证研究4.经济周期对策第二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①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②“积极的财政政策”③“稳健或中性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①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②稳健的货币政策。(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2.就业和再就业政策3.收入政策4.汇率政策5.非常规性的工具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1978—198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二)1982—1986年的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支出方面。(2)信贷控制政策方面。与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相比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本轮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以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第二,中央银行的建立和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创立了货币政策工具的初步框架,为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货币政策开始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第三,宏观调控手段仍以行政手段为主,但经济手段的力度大为增强,并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三)1987—199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方面。(2)货币信贷政策方面。(四)1993—1997年的宏观经济政策(1)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2)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五)1998—200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1)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一,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增加政府投资。第二,调节税率,减轻税负、鼓励投资。(2)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一,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为国债项目提供配套贷款第三,取消对四大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逐步实行自求平衡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借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第四,下调再贷款、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1第五,调整个人消费信贷政策。第六,进一步发挥再贷款政策的作用。第七,努力化解金融风险。(六)2003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1)稳健的财政政策。(2)稳健的货币政策。三、中国历次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经验教训第一,针对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分别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第二,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不断丰富。在这三次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确保了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经济和法律等间接调控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提高了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第三,宏观调控的艺术不断增强。从政策措施的自觉选择、调控力度的把握可以看出,我国宏观调控的艺术逐步增强。四、“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在完善体制阶段,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改革开放以来很复杂的一个时期,经济运行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背离程度不断拉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增长;二是经济增长回升与失业率上升同时出现;三是通货膨胀现象和通货紧缩现象同时并存。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正确把握调控方向,选择调控目标和调控方式十分重要。本章小结1.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不仅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而完成了理论范式的转换:从社会再生产理论范式转向宏观经济学理论范式;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波动起伏而展开和深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为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和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2.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三类共七个。第一类是稳定目标,包括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和对外收支平衡。第二类是发展目标,包括保持适当的或健康快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合理的经济结构。第三类是平等目标,包括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关照在内的全社会的基本保障,基于人的生活需要(而不是基于市场生产要素贡献应得)实现的实际收入合理分配格局。3.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除了西方经济中使用的常规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收入政策和汇率政策以外,还包括非常规性的工具,包括行政性政策工具、产业和区域性政策工具等。4.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78—1991年为第一个阶段,即对传统计划经济改革阶段,中国经济处于短缺状态,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办法,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1993—2004年为第二阶段,即市场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短缺经济逐渐结束,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过剩,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存在通货紧缩的可能,政府的宏观调控由原来的以直接的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发展成为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政府投资等直接手段,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越来越大。案例与点评【案例1】结构性通货膨胀与债务—通货紧缩假说【点评】中国宏观经济理论创新首先必须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要学会借鉴和学习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但是唯有立足中国的现实才能发展和创新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案例2】从“软着陆”失利后的“被动灭火”、“硬着陆”的惨痛到“软着陆”的成功【点评】“软着陆”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形象比喻,其基本经济含义是,国民经济经过一段过度的扩张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所谓适度增长区间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由社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即综合国力所能支撑的潜在经济增长幅度。从三次宏观调控可以看出,我国的宏观调控是随经济运行过程而不断调整、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复习与思考问答题1.谈谈对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现状的认识。2.“稳健的货币政策”开始的提法是适当的货币政策,到后来的正式提法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不提积极的货币政策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呢?3.近年来,关于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应淡出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理论“热点”。你对当前我国财政政策有何看法?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第十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4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