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器乐第一节西洋管弦乐一、管弦乐器简介由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大型器乐合奏乐队称为管弦乐队。根据乐器的构造、性能和演奏方式,大致可分成五类乐器。1、弓弦乐器组小提琴(高音)中提琴(中音)大提琴、低音提琴(低音)2、木管乐器组最早用木料制成,故称木管乐器。近代采用金属材料替代。长笛、短笛、双簧管(高音)单簧管(中音)大管(低音)3、铜管乐器组由金属材料制成,并装有活塞、音键、管套等。小号、短号(高音)圆号、中音号(中音)长号、大号(低音)4、打击乐器组分有固定音高乐器和无固定音高乐器两类。在乐队中强调节奏、加强音响效果、制造气氛、调剂音响色彩。定音鼓、木琴、排钟、钢片琴等。(有)大鼓、小军鼓、三角铁、钹、铃鼓、响板等。(无)5、色彩性乐器组钢琴电子琴竖琴吉他二、管弦乐曲1、序曲:原指歌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常采用剧中主题音乐,以概括戏剧情结。19世纪以来,作曲家常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卡门序曲》2、舞曲:以特定的舞蹈节奏为基础创作的乐曲。有的舞曲是专供伴奏用的,有的则是供音乐会演奏用的。舞曲的节奏轻巧、活泼,结构较为俭朴,旋律优美、流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北京喜讯传边寨》3、组曲:由若干器乐曲组成,其中各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4、协奏曲:指由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器乐套曲。这种体裁能充分发挥独奏乐器的性能和演奏技巧,乐队不再处于从属地位,而与独奏乐器一起共同完成艺术创作任务。5、交响童话:以童话为题材的单乐章管弦乐作品,是标题音乐中的一种,具有描写和叙事性质。梁祝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梁祝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梁祝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梁祝–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梁祝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三、交响曲:1、简介交响音乐在世界上近现代器乐曲中,是音乐表现上最丰富、最完整和最高级的一种形态。因此,在当今世界上,交响音乐发展的状况如何,可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专业音乐水平。世界各国对这一音乐表现形式都十分重视。交响音乐名作,一般都能震撼人心,这是因为它具有个性的色彩、动人的音乐语言、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宏伟的气势和辉煌灿烂的管弦乐音响、丰富而富有哲理的思想内容以及强烈的艺术魅力。交响音乐不仅能陶冶性情,使人从中得到音乐美的享受,还能给人以智慧,从而得到启迪、鼓舞和力量。(意:Sinfonia,英:Symphony)名称源出于希腊语,愿意即“一齐响”,管乐与弦乐交互鸣响。在中世纪,此词亦曾指两个音的谐和结合。至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前半叶,则泛指一切多声部的声乐曲和器乐曲。规范化了的交响曲体裁,则是由十七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成。从艺术特征上说,它是音乐艺术中最富有戏剧性、表现力极强的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它以规模宏大、气势雄厚、音响丰满、色彩斑斓而长于表现音乐形象的对比冲突和多样化的变化发展,能深刻揭示作曲家在社会生活中各种精神体验,表达什么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并常用于反映人类的重大斗争和活动,还有着巨大的戏剧性的感人魅力。从结构章法上看,具有奏鸣曲体裁的大型管弦乐套曲,是由几个基于同意构思的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的乐章组成。也可说交响曲即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它们的排列已成规范。但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一部完整的交响乐往往长达四五十分钟,犹如一座宏大的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外观和内涵。绝大多数的交响乐结构分为四个乐章,如果把这部作品比作一所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的话,第一乐章就像四合院的门楼,鲜明地彰示了整部作品的规格与风格,全曲的主旋律往往隐现于其中。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和第四乐章就像这个四合院分为三进的院子,看似各自独立、自成一体,其实又互相关联。随着你的逐渐深入,会不断地被它精妙的设计和宏大的构思所折服,层层推进,直至“院子”的最深处,也就是一首乐曲的高潮部分,将作曲家的主旨发挥得淋漓尽致。2、交响乐的结构形式(1)四个乐章的交响曲:又称奏鸣交响套曲,是交响乐艺术中最严谨的一种套曲形式。古典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交响乐,通常由四个不同性质的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快板,主调通常是奏鸣曲式,音乐发展充满动力,富于戏剧性效果,全部音乐建立在两个不同性格、不同调性的不同主题对比、发展之上;第二乐章,慢板,从属调,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富于歌唱性;第三乐章,中板或快板,主调,通常是舞曲性乐章,结构常常是复三部曲式,体裁为谐谑曲或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主调,也叫“终曲”,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2)三个乐章的交响曲:是奏鸣交响套曲的基础,早期的交响曲结构大多如此,大多数奏鸣曲、协奏曲是由“快、慢、快”三个乐章组成,海顿、莫扎特早期的交响曲也是三个乐章。(3)多乐章形式交响曲:以四个乐章传统交响曲为基础的变体,增添的乐章,往往有序奏、间奏曲、补充尾声的作用,可以清楚地看到四个乐章的影子,有些甚至要求连续演奏。(4)两个乐章和单乐章的交响曲比较少见,是四个乐章交响曲的浓缩。3、交响乐各时期的风格与欧洲古典文学一样,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音乐同样注重秩序和结构,平稳端正,往往表现庄严、宏大的题材,让人的心灵为之振奋。无论是“交响乐之父”海顿还是“乐圣”贝多芬,他们都为雏形时期的交响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浪漫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文学一样深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影响,像一座即将迸发的火山一样,更像一首诗,充满了热烈、自由、欢畅,节奏激越突进,音色繁复夸张,犹如一位热情四射的青年。现代主义音乐则和现代绘画一样,风格更加多元化,打破了很多传统艺术规则,需要你用不拘一格的欣赏心态来善待它。
本文标题:二器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4823 .html